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联合应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悬吊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双股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将半腱肌腱及股薄肌腱对折套扎编织,于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附着部据腱粗细分别钻骨隧道,用半腱肌腱重建前内侧束,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束,将肌腱自股骨隧道外口引入,胫骨隧道外口引出,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胫骨端分别行可吸收界面螺钉挤压固定。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18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61分,术后Lysholm评分为90~95分。结论: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股双柬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采用悬吊固定,动态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十字韧带(ACL)的措施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ACL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Lysholm功能评分由术前(36.6±5.2)分提高到术后 (92.6±4.7)分,优良率96.4%.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固定法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8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作为ACL的移植物,关节镜下采用股骨端en—dobutton、Rigidfix固定与胫骨端Intrafix、U型钉固定。术后随访3~11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等检查,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58例均获3-11个月随访,平均7.0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前抽屉试验、Lanchman均阴性。Lysholm术前评分为45±17,术后增加至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双固定法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重建膝关节ACL,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以及整体的功能恢复都很令人满意,术前术后的统计分析都充分证明了双固定法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牢靠的韧带重建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和后外侧角韧带结构联合损伤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外侧副韧带结构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双股半腱肌腱或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结构。关节镜下于前或后交叉韧带止点处分别钻隧道,四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或后交叉韧带;半腱或股薄肌肌腱用Aesculap聚乙烯缝线编织缝合肌腱两端,在腓骨及股骨外侧副韧带附着点处钻骨隧道,用缝线钢板悬吊固定;加固肌腱股骨止点,同时修复腓韧带。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内翻稳定性和活动度进行至少1年(12~26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1]评价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结果: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中,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屈膝30°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10例,膝内翻Ⅰ度不稳定者2例;俯卧位膝关节屈膝30°,所有患者小腿外旋活动均与对侧相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38.1分,术后平均87.3分。结论:自体四股半腱肌腱联合双股半腱或股薄肌腱移植联合重建合并有交叉韧带断裂的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具有移植肌腱创伤小、材料理想、解剖等长重建及固定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4股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并固定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20例,应用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和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20例,分别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同时分别计算每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0例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4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组术前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7.25±3.96)分;术后平均(86.90±5.68)分。骨-髌腱-骨组术前平均(46.05±4.18)分;术后平均(81.30±6.06),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骨-髌腱-骨的术后与术前Lysholm评分差平均值分别为(39.65±5.78)分;(35.25±7.07)分。二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显著(P〈0.05)。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组和骨-髌腱-骨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35%、5%,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交通、体育事业的发展,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cl)损伤的患者日趋增多,人们对手术后恢复的期望值亦越来越高,关节镜下Acl重建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科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股薄肌重建Acl 1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我院应用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对1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治疗。结果本组16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7.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法评估,16例患者术前评分为(33±11)分,随访时评分为(83±13)分(P〈0.01)。结论应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应用效果. 方法:对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所有患者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及IKDC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经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后,Lysholm及IKD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5例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90%). 结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膝关节镜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4股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11例,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11例获得6~42月平均17月的有效随访,按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49.25±4.12)分,术后平均(87.56±5.91)分,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4股自体半腱肌腱加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例资料,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4.8个月,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48分提高到术后95分,优良率96.4%。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确切。术后能早期康复锻炼,稳定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重建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提升幅度较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主动关节活动范围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大,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重建方法较保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治疗后激进康复训练与保守康复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患者32例,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内侧副韧带保守治疗,术后行康复治疗,随机分为激进训练组(16例)和保守训练组(16例),分别用保守和激进康复训练法进行术后康复,术后1年检测膝关节肌力、稳定性、活动度及Lysholm功能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与保守训练组比较,激进训练组术后早期肿胀明显、渗液较多。激进训练组15例和保守训练组8例需要关节穿刺抽液,激进训练组关节穿刺抽液量平均为(49.87±18.96)mL;保守训练组关节穿刺抽液量平均为(18.13±5.72)mL,两组关节穿刺抽液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两训练组患者都有患肢的肌肉萎缩,程度不同,激进训练组程度轻,激进训练组大腿围度差平均为(1.41±0.61)cm,保守训练组大腿围度差平均为(3.28±0.79)cm,两组肌肉萎缩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进训练组和保守训练组膝关节稳定性体格检查均阴性。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正常运动训练所需时间激进训练组8个月,保守训练组1年。结论与保守训练组相比,激进训练组能更早恢复膝关节功能,明显缩短康复时间,获得更好的肌力,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存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无头加压螺钉(HCS)固定治疗髌骨横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髌骨橫型骨折患者19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复查并随访。结果术后3~5周行 X 线片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髌骨关节面平整无位移,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周;患侧膝末次膝关节活动范围[(135.42±5.82)°]与健侧活动范围[(139.38±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膝关节 Lysholm 评分86~100分,平均(93.7±4.14)分,显著高于术前评分65.7分(P <0.05);随访期内无骨折移位,内固定物脱落、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 HCS 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橫型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关节镜手术结合术后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病人(18膝),关节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术,术后配合膝关节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8例病人中,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者14例,占77.8%;关节肿痛消失,功能略受限者4例,占22.2%;症状无缓解者0例。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数据统计P值0.01。结论关节镜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腋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早期手术修复、重建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_2012年12月经早期手术治疗的28例急性膝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的患者。所有病例均于早期行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以及侧副韧带修补。重建材料选择异体肌腱,侧副韧带修补采用切开缝合或带线锚钉修复。伴随的其他组织损伤,如半月板、骨软骨损伤等均同期处理。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对患膝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4±2.4)个月。受伤至手术时间7~14(9.3±0.6d。末次随访所有患者伸膝无明显受限,膝关节屈曲(110±20)。,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4.0±8.0)分,与术前(40.1±5.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早期在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同期行关节内外韧带结构修复增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2017年收治的58例Ⅱ型及以上的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的方法进行固定,术后定期复查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周复查膝关节屈伸0°-120。及以上,术后3个月复查X线提示骨折愈合良好,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阴性,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94.6±1.1)分,较术前(73.6±2.6)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髁间棘骨折固定牢靠,方法简单实用,经济低廉,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08-2013年共诊治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囊肿切除,随访6-12个月,平均(8±3.2)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Glasgow评定法对膝关节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7例患者均无复发,手术前、后的1周、1个月、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71.8±4.8)分,手术后提高至(92±2.1)、(94±1.8)、(95±2.6)分,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例患者Glasgow疗效评定全部为优。结论交叉韧带囊肿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MRI可提高诊断率,关节镜下可明确诊断且在治疗交叉韧带囊肿上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的优点,是治疗交叉韧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章智伟  廖乐明  刘雪龙  屠玉兰 《浙江医学》2011,33(10):1444-1446
目的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伴僵直的患者采用在关节镜辅助下同时松解及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与分期松解再重建两种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2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伴僵直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例患者先行膝关节僵直松解术,术后进行功能锻炼,二期再行交叉韧带重建术(A组);另外13例患者在关节镜下同时进行松解及人工韧带重建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膝关节活动度A组患者由术前的30°~75°(640°±3.7°)提高到90°~150°(1230°±8.5°),B组患者由术前的35°~80°(71.0°±3.5°)提高到90°~145°(1180°±91°),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A组患者由术前的45~70(610±41)分提高到80~95(860±56)分,B组患者由术前的51~72(630±45)分提高到78~94(840±53)分,两组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试验、前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在正常范围。术后住院时间A组患者16~28(20.0±2.8)d,B组患者7~15(100±16)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同时松解及人工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伴僵直,不但可以达到分期手术同样良好的疗效,而且可以消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更好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永禄  王庆锋  温鹏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2):117-119,19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系统和Intrafix系统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4SHG)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25例,以自体4股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股骨侧应用Rigidfix系统、胫骨侧应用Intrafix系统进行固定,在关节镜下行ACL重建并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经3~1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4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1例患者屈伸受限,2例膝关节有疼痛症状;前抽屉试验随访时均阴性,Lachman试验23例阴性,2例弱阳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38.27±7.03)分提高至术后的(89.06±5.09)分,IKDC评分22例正常,3例接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Rigidfix系统与Intrafix系统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肌腱重建ACL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三联术式"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观察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外侧支持带松解+MPFL重建,三联术式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15年-2018年对32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行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外侧支持带松解+MPFL重建三联术式治疗.其中单膝20例,双膝6例,男10人,女22人,年龄17-52岁.手术前后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TT-TG),测量caton指数,其中30例获随访,时间24-36个月,使用Lysholm评分,术前(48.5±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为(85.13±6.21)分.Kujala评分,术前(42.31±12.57)分,术后24个月(83.51±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膝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TT-TG=(32.51±2.21)mm,术后TT-TG=(10.02±2.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内侧髌股韧带重建三联术式能够有效恢复髌股关系,纠正习惯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也有助于膝关节软骨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