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表明,口服铁剂在接受EPO治疗的透析贫血患者中常常不能维持充分的铁储备。静脉铁剂因其有效增加铁储备,提高EPO疗效而被推荐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补铁方案。目前国内应用的静脉铁剂主要有右旋糖酐铁(科莫菲,全称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蔗糖铁(维乐福,全称氢氧化蔗糖铁复合物),两者在腹膜透析(PD)患者的相关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状况。方法 选取52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取血测定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在透析后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结果 Hb 9.67±1.75g/d1,HCT 29.15±5.23%,RC 1.290±0.763%,SF 307.56±226.81ng/ml,TSAT 0.225±0.097%。绝对性缺铁占48.1%,功能性缺铁占15.4%。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口服补铁的患者铁缺乏占55.3%,不用EPO及铁剂患者铁缺乏占85.7%,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补充元素铁达到每天200mg的患者铁缺乏占41.7%,达不到200mg的患者铁缺乏占61.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较为普遍,口服补铁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慢性肾衰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琥珀酸亚铁口服补铁,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可以显著提高CAPD患者的Hb,Hct,TS,SF,效果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CAPD患者铁缺乏,改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血透时的药物辅佐治疗纠正血透时贫血、低铁、高代谢骨病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已取得很大进展.透析时以静脉注射方式治疗此类并发症具有方便、无痛及顺应性好的优点.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静脉注射剂:人类重组促红素(γHUEPO)右旋糖酐铁、万古霉素和钙化醇在透析患者的疗效与药代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PO不同给药方式分为静脉注射组26例和皮下注射组26例,比较2组EPO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EPO治疗前,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87.8±11.8)g/L]与皮下注射组[(85.4±15.7)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后3个月,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08.2±21.8)g/L]高于皮下注射组[(91.4±18.2)g/L](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EPO均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静脉注射EPO纠正贫血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补充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例长期腹膜透析致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静脉补铁右旋糖酐铁(科莫非)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均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10 000 U/周,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输注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实施积极护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透析患者补铁时,严密观察和及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使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科莫非联合EPO纠正腹膜透析致肾性贫血患者临床效果比口服铁剂疗效好,在合理应用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能降低不良反应,以确保补铁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 (维乐福 ,venofer)治疗血液透析 (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30例HD患者 ,分为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和口服铁组 ,每组 15例。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 :每次血液透析时静脉注射 2 0 0mg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 10 0ml生理盐水 ,直至完成总补铁量 ;口服铁组 :琥珀酸亚铁 2 0 0mg ,每日 3次 ,共 8周。均同时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EPO) 5 0 μ·Kg-1·次 -1皮下注射。比较 2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贫血均改善 ,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组血红蛋白 (Hb)上升每周 (4.5± 2 .0 ) g/L ,8周内Hb达到靶目标 (110 g)占 6 0 .0 % ,平均每人EPO总用量 4 5Kμ ,比口服铁组少 37.5 % ,而口服铁组Hb上升每周 (1.5± 0 .8) g/L ,8周内无 1例达到靶目标 ,平均每例EPO总用量 72Kμ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静脉注射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可作为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 ,配合EPO治疗贫血 ,疗效优于口服铁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周春晓  李亚洁 《临床荟萃》2005,20(2):105-106
铁缺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常见,特别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MHD)尿毒症患者中。其原因包括:频繁取血化验、透析时血液残留于体外循环管路、慢性胃肠道失血以及摄人不足等,均可造成血液丢失(铁的丢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增加了红细胞的生成率,也增加了对铁的需求。当上述两种情况合并存在时,血液透析患者要保持充分的铁储备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同反应性的机理.方法选择本院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EPO及中和性EPO抗体,并检测常规生化及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水平及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i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探讨透析充分性与EPO、Hb、BUN、iPTH及ALP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EPO抗体和贫血的关系.结果①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5,-0.41,P<0.05),但EPO与Hb、Kt/V及iPTH等均无相关性.Hb与BUN、ALP、iPTH等无相关关系(r分别为-0.03、-0.05、0.12,P均>0.05);②Kt/V大于1.2透析较充分的一组中Hb高而iPTH较低,Kt/V小于1.2的一组中Hb低而iPTH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两组中BUN、Alb、ALP及EPO水平无明显差别;③利血宝组及益比奥组抗EPO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例(1/17)、2例(2/35),两例抗体滴度为1:8~1:16,益比奥组中有1例EPO抗体滴度为1:128,该患者骨髓活检示红系增生低下-纯红再障.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但贫血程度与EPO、BUN、iPTH、ALP无明显直接相关,充分透析能较好改善贫血.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产生抗体,该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 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和CRP,记录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以rHuEPO用量/Hct比值(EPO/Hct)作为EPO抵抗指标.结果 96例患者中57例(占59.4%)CRP升高(CRP增高组),39例(占40.6%)正常(CRP正常组),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Fib和CRP水平均高于CRP正常组,Hct、Hb、血浆白蛋白(Alb)低于CRP正常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EPO/Hct比值的因素有CRP、Alb和透析疗程(R2=0.388,P=0.039).结论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C-反应蛋白升高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患者铁缺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59例长期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肾性贫血程度:血红蛋白(Hb)60~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0.18%~0.27%,随机分为静脉组与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及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补铁治疗,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血清铁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生化指标,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①共50例完成本临床研究,其中静脉组与口服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相匹配。②治疗8周时,静脉组Hb及Hct显著升高,分别为(24.1±17.9)%和(27.2±19.7)%,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12.1±16.5)%和(15.8±11.8)%],P<0.001。③治疗8周时,两组血清铁蛋白(SF)与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静脉组升高幅度[SF(487.3±390.8)%,TSAT(93.1±87.0)%]明显高于口服组[SF(178.9±271.7)%,TSAT(38.9±41.7)%],P<0.001。④治疗8周时,静脉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钾较治疗前升高,白蛋白由(35.7±6.1)g/L升至(39.4±5.9)g/L,血清钾由(4.1±0.7)g/L升至(4.9±0.8)g/L,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白细胞及其它生化指标均相近。⑤静脉组2例有不良反应,其中1例轻微心悸,1例轻度胃肠道反应。口服组7例出现明显胃肠道症状。静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0%)明显低于口服组(7/25,28.0%),P<0.01。结论①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可有效纠正CAPD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及EPO的治疗效果。②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铁参数,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铁代谢状况及重组EPO(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对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血液透析和接受rh-EPO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31例,分别测定血常规及血清EPO、铁参数,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和rh-EPO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BBC、Hb、Hct、SI、TS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SF、sTrFR和TIBC高于健康对照组,尤其是sTrFR和血液透析组的SF显著升高(P〈0.05)。血清EPO的检测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贫血伴缺铁及铁代谢紊乱。给予rh-EPO治疗可改善肾性贫血,同时改善铁代谢紊乱。rh-EPO的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内EPO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登记是血液透析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第一次全国透析登记是1999年进行的,当时全国接受维持性透析的患者41755例,华东地区是9564例,全国1999年29.6%的血液透析患者和28.7%的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1999年安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仅约300例左右,90%以上是普通透析、临时血管通路多是动、静脉穿刺、EPO使用不到10%,50%以上透析患者伴有中等度以上贫血,纠正贫血基本上靠输血。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省血液透析登记工作被搁置。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不同剂型铁剂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并建立严密的护理观察体系。方法: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尿毒症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32例。两组均常规血液透析,使用r-HuEPO治疗,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观察组采用右旋糖酐铁注射,疗程均为10周,静脉注射严密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经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后,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临床疗效比口服琥珀酸亚铁疗效好,在合理应用的同时,密切监测,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氨甲酰化水平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于血液净化科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0例,根据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用量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b/Hct)是否达标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组和非EPO抵抗组。其中EPO抵抗组15例,非EPO抵抗组2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氨甲酰化清蛋白(cAlb)、清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磷(P)、髓过氧化物酶(MPO)、尿素氮(BUN)、铁蛋白(Fer)、甲状旁腺素(PTH)。结果促EPO抵抗组的c-Alb水平明显高于非EPO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c-Alb与每周体质量量化后的EPO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后证明两者呈正相关(r=0.871,P0.05)。结论在透析患者中,cAlb水平能够作为反映患者体内氨甲酰化负荷的替代指标。氨甲酰化水平与EPO抵抗相关,并且能够比EPO抵抗指数更好的预测透析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6.
蔗糖铁佐治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血液透析的CRF并贫血的患者120例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其中40例加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40例加用经口硫酸亚铁治疗,40例不给铁剂作为对照组,以上3组同时观察3个月.结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β后,3组患者贫血均改善,但对照组基础铁低,促红细胞生成素-β疗效差,用量大,比蔗糖铁组多32.5%;硫酸亚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3.5g/L,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比蔗糖铁组多15.6%;蔗糖铁组血红蛋白每月上升18.2g/L,且促红细胞生成素-β用量较小,与对照组及硫酸亚铁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补铁的方式,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β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不宁腿综合征2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并发RLS,每周行1或2次常规血液透析及1次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透析末给予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 mg静脉注射,每周1次;左旋多巴50~100 mg睡前1~2小时口服.连续治疗4周,现察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4周后22例贫血状况改善,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按国际RLS研究小组诊断标准评分,0分10例症状完全缓解,1分8例症状部分缓解,3分2例症状偶尔发作,6分1例症状完全无缓解,总有效率为95.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及左旋多巴联合治疗RLS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甲状旁腺激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贫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以及血浆白蛋白(Alb)、肌酐(Scr)和iPTH,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以r-HuEPO用量/Hct比值(EPO/Hct)作为EPO低反应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20例(占43.5%)iPTH升高(iPTH增高组),26例(占56.5%)正常(iPTH正常组),iPTH增高组EPO/Hct比值、磷(P)、钙磷乘积(Ca×P)和iPTH水平均高于iPTH正常组,Hct、Hb低于PTH正常组;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影响EPO/Hct比值的因素有iPTH、年龄和透析疗程(R2=0.388,P=0.039)。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是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菊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696-698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右旋糖酐铁片(简称口服组)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19例,观察8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贫血均有改善,但静脉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幅度和升高速度显著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口服组6例(31.6%)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重要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尤为突出,且随病程进展日益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速患者死亡.因此,积极而有效地纠正贫血是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很多因素影响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1].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和吸收较差,影响了疗效.为此,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静脉补铁维持足够的铁储备和机体的实际应用.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们应用南京恒生制药厂生产的蔗糖铁(森铁能)静脉注射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性贫血,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