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神经系统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病因为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因此临床上经常使用微血管减压术(MVD)进行治疗〔2〕。但是,临床研究发现,MVD实施的方式不同,其疗效也各不相同,甚至还存在着无效或者复发的患者〔3〕。本文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展开改良MVD应用研究,其疗效显著,现对临床资料进行评估。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该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术中所见、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8例患者术中发现有责任血管压迫84例,无血管压迫而仅见蛛网膜粘连4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80例,疼痛减轻7例,无效1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一例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恶心、呕吐及眩晕8例,面部感觉麻木8例,面瘫3例,听力下降2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皮下积液5例,脑脊液耳漏1例。无死亡及致残患者。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手术技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操作、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将微血管隔开、减压后,34例患者疗效显著,无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对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见三叉神经入脑干段均有责任血管压迫。手术后治愈36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6%。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直接针对病因,治愈率高,术中创伤和神经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原发性TN的首选方法,但对于65岁以上的TN病人,一些医生常认为该手术操作及全身麻醉有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危险,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法.为了明确MVD是否增加老年TN患者的手术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采用MVD治疗老年TN患者疗效、并发症及死亡率,以明确MVD对老年TN病人是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2000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梳理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6例,效果满意。现将观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组(11例)采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即术中应用患者自身桥小脑脚硬膜或人工可缝合硬膜将单纯压迫在三叉神经上方或外侧方的血管包裹“悬吊”,从而达到减压目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7例,明显缓解2例,轻微缓解1例,未缓解1例;并发面部麻木感5例,外耳道异物感3例,听力下降1例;术后随访复发I例。该良组术后疼痛均完全缓解,无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可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脉压迫所导致三叉神经痛(TN)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责任静脉的处理。 方法回顾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存在静脉压迫的T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影像学评估及术中处理。 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术前3D-TOF及3D-FIESTA检查,判断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型或动脉及静脉共同作用型,其中单纯静脉型11例,动脉及静脉共同作用型4例。通过术中分析,符合术前判断。所有患者静脉均得到有效保留,手术疗效满意。 结论通过术前影像学评估能有效预判TN的责任血管,从而指导术中操作。针对静脉压迫型TN,术中应尽量保护静脉,避免因损伤静脉所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于筠  戴宏伟  韩克捷  闫永  周瑸  刘念 《山东医药》2008,48(36):60-61
显微镜下应用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1 269例.手术早期总有效率为98.54%,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26例,脑脊液漏12例,脑梗死2例,小脑出血、颅内感染各1例.认为改良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TN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2.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率高、复发率低[1].手术中要求全程减压,仔细寻找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后下动脉及椎动脉,部分病例责任血管为岩静脉及分支[2].静脉压迫时,因静脉短、游离度低,血管壁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出现三叉-心脏反射(TCR)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次开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监测,分为无TCR组63例和TCR组16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前合并症及手术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的差异。分析术中发生TCR患者的处理措施及近期预后。结果 (1)TCR组高血压病史比例31.2%(5例)高于无TCR组的7.9%(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2)行显微血管减压术过程中,TCR组16例患者共出现TCR 19次。操作前基线心率(74±10)次/min,TCR发生时心率降至(51±6)次/min;基线平均动脉压为(102±13)mm Hg,TCR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为(74±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R出现后停止操作,患者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4例次,应用药物15例次,其中应用阿托品12例次,剂量为0.2~0.5 mg;应用麻黄素3例次,剂量5~10 mg。患者心率及血压在20 s内或给药后20 s内恢复至基线水平;患者术后至出院时,无TCR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若发生TCR,需尽早选择性使用抗胆碱能类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TCR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后颅窝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2年 Jannetta等提出后颅窝异位血管对三叉神经根的压迫是引起三叉神经疼痛的主要原因。1 974~ 2 0 0 2年 ,我院对 6 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后颅窝血管减压治疗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 ,男 3 5例 ,女2 5例 ,年龄 1 9~ 72岁 ,平均 49.4岁 ;病程 3个月至3 8年 ,平均 8.5年。右侧发病 3 6例 ,左侧发病 2 4例 ;累及三叉神经 支 7例 , 支 1 8例 , 、 支 2 0例 , 、 、 支 7例 , 、 支 2 6例 ,伴心脏疾患及高血压者 1 8例。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 ,3 6例曾做过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或…  相似文献   

15.
张丕宁  刘全喜  丁弘  杨红 《山东医药》2007,47(29):118-118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微血管压迫有关。1998年8月-2006年8月,我院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TN患者136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MVD)手术的安全与有效性。方法对32例老年((65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MV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1例。脑脊液鼻漏1例,无手术死亡,无术后意识障碍及颅内血肿。结论对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MVD手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4-09~2018-12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MVD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分和比较。分析MVD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MVD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63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无复发病例。80例患者中,治疗前有抑郁者24例(30. 00%),焦虑者20例(25. 00%);治疗后,有抑郁者8例(10. 00%),焦虑者5例(6. 2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结论 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联合延髓腹外侧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伴神经源性原发性高血压(HTN)的疗效,以及对神经递质和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PTN伴神经源性HTN病人72例,采用信封抽签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三叉神经MVD治疗,观察组采用三叉神经联合延髓腹外侧部MVD治疗,比较两组神经递质、血压变异数及围术期和康复相关指标;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评价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不良情绪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较术前下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较术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BNI疼痛评分和H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143例,老年组92例,年龄65~82岁;中年51例为对照组,年龄40~62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对未发现明确责任血管或血管压迫难以解除的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随访时间2.1~2.6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等.结果 老年组接受MVD手术的患者87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8例,部分缓解9例,随访79例,复发4例(5.1%);对照组接受MVD手术者49例,疼痛完全缓解45例,部分缓解4例,随访46例,复发3例(6.5%),两组疗效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有3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听力下降、脑脊液漏、肺部感染、谵妄各1例;对照组无菌性脑膜炎、术后耳鸣及脑脊液漏各1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MVD治疗患者无面部感觉障碍.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的患者老年组5例,术后仅有1例偶有轻微疼痛,但无需药物治疗,4例疼痛均缓解;对照组2例疼痛均缓解,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觉障碍;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患者的手术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如果处理得当,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及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