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CT血管造影特点。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15例。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影像学特点分析。结果 115个破裂动脉瘤中,38个(33.0%)位于前交通动脉,16个(42.1%)伴有一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32个(27.8%)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最大直径2~17.5(6.72±3.32)mm。37个(32.2%)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72个(62.6%)动脉瘤最大直径<7 mm。颅内破裂动脉瘤体积13~2651(369.65±187.74)mm~3。63个(54.8%)动脉瘤体积<200 mm~3。24个(20.9%)动脉瘤长宽比≤1.8,91个(79.1%)动脉瘤长宽比>1.8。67个(58.3%)动脉瘤伴有子瘤。单发动脉瘤96例(83.5%);多发动脉瘤19例(16.5%),每例有1个责任动脉瘤即破裂动脉瘤,共19个,未破裂动脉瘤23个。破裂动脉瘤最大直径明显大于未破裂动脉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提供颅内破裂动脉瘤丰富的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旨在确定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以及手术修复未破裂动脉瘤的危险性。回顾性研究:(1)临床特点:美国、加拿大及欧洲53个医疗中心1449例(18937个)颅内动脉瘤分为两组,第1组727例无SAH病史;第2组722例有SAH病史,平均随访83年。(2)动脉瘤特点:第1组动脉瘤平均直径109mm,第2组57mm(P<0001),其中第1组直径在2~5mm者238例(327%),第2组442例(612%)(P=0001)。动脉瘤位于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者第1组165例(169%),第2组91例(95%)(P<0001);位于颈内动脉者,第1组242例(248%),第2组171例(178%)(P<0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相关三维几何参数与破裂风险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8至2014年8月该院有完整临床资料和三维脑血管造影资料的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2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动脉瘤有无破裂分为破裂组240例和未破裂组4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及三维几何参数。结果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非破裂组动脉瘤发生位置前三位为后交通动脉、后循环、颈内动脉分叉处;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瘤体长径、载瘤动脉直径、动脉瘤颈斜角、瘤高与瘤颈比值(AR)、瘤高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SR)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瘤颈宽度、瘤颈与载瘤动脉直径比值(N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几何参数可以预测患者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风险,提早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青少年(年龄为15—18岁;男10例,女6例)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9%。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者8例,以肢体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外伤后鼻衄等发病者8例。共发现2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前循环15个,位于后循环5个;动脉瘤的部位:大脑中动脉5个,基底动脉及海绵窦内各3个,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各2个,眼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各1个。动脉瘤的直径〈15mm者13个,≥15mm者7个,其中4个〉25mm,属于巨大动脉瘤。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16例患者中,12例接受治疗:①介入治疗8例:其中5例行动脉瘤内栓塞术治疗,2例行载瘤动脉闭塞,1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置入术;②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例:其中2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后行动脉瘤孤立术。未治疗4例:1例治疗前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自愈;术前动脉瘤再破裂死亡1例,2例因治疗风险巨大未行治疗。9例治疗患者经平均45个月的随访,均恢复良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为4~5分)结论①大脑中动脉是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巨大型、外伤性、多发性、梭形动脉瘤比例较高;②青少年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部分病例需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孤立动脉瘤的方法进行治疗,预后较好;⑧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特点与儿童颅内动脉瘤相似,而与成人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 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大小和部位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顺性分析6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破裂诱因、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等。结果①69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557例发牛破裂出血,21.0%(117/557)存在破裂诱因;141例未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比例为13.8%(96/698),大部分位于同侧的颈内动脉或对称的镜像部位。②共有动脉瘤814个。764个囊状动脉瘤中,破裂的有539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5.63mm,范围1.39~32.04mm);未破裂的有225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6mm,范围1.30~44.88mm)。在囊状破裂动脉瘤中,5.2%(28/539)≤2.5mm,42.7%(230/539)≤5mm,70.3%(379/539)≤7mm,90.2%(486/539)≤10mm;体颈比≥1.5者破裂比例较高(P〈0.001);相对于瘤径≤5mm组,〉5~10mm组破裂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OR=2.83,95%CI:1.95~4.10),而〉15~25mm组(OR=0.29,95%CI:0.13~0.64)和〉25mm组(OR=0.14,95%CI:0.04—0.50)危险性降低。③在破裂动脉瘤中,以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35.2%,190/53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9.3%,158/539)、大脑中动脉瘤(12.1%,65/539);而在未破裂动脉瘤中,以眼动脉段最为常见(31.6%,71/225),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4.4%,55/2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19.1%,43/225)。以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发生为基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较高(OR=7.35,95%CI:3.52~15.34),而眼动脉段(OR=0.15,95%CI:0.09~0.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OR=0.02,95%CI:0.00~0.07)动脉瘤的破裂危险较低。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直径〉5~10mm、体颈比≥1.5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位于颈内动脉硬膜外段或眼动脉段、直径≤2.5mm、无瘤颈或体颈比〈1.5的动脉瘤出血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三维脑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形态、是否存在子囊,测量瘤体长度、最大直径和瘤颈宽度,并计算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之比(aspect ratio,AR).结果 共纳入243例患者(289个动脉瘤),其中破裂组149例(171个动脉瘤),未破裂组94例(118个动脉瘤).破裂组女性(71.1%对51.1%;x2=12.13,P< 0.01)、高血压(57.7%对38.3%;x2=8.69,P=0.003)、吸烟(53.0%对39.5%; x2=4.12,P=0.045)、动脉瘤存在子囊(63.7%对39.8%;x2=16.07,P<0.01)以及最大直径>5 mm(80.7%对66.9%;x2 =7.06,P<0.01)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而最大直径> 10 mm(31.6%对52.5%;x2=12.77,P<0.01)比例显著低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最大直径小于未破裂组[(8.68 ±5.79)mm对(10.67±5.78)mm;t=-2.91,P=0.004],而瘤体长[(8.27±4.19)mm对(6.94±4.77) mm;t=2.50,P=0.013]和AR[(2.32±1.18)对(1.42± 1.21);=6.34,P<0.01]长于和高于未破裂组.在289个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103个,后交通动脉瘤8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6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12个,颈内动脉动脉瘤9个,基底动脉动脉瘤25个,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生率(分别为63.1%、79.8%、41.1%、33.3%、33.3%和36.0%,P<0.01)存在显著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优势比(odds ratio,OR)6.31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673 ~ 10.844;P<0.01]、存在子囊(OR2.789,95% CI 1.624 ~4.792;P<0.01)以及最大直径>5mm(OR 1.866,95% CI 1.012~3.437;P=0.046)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动脉瘤患者发生率和破裂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吸烟史、存在子囊、动脉瘤部位、动脉瘤最大直径、瘤体长度以及AR均是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其中女性、存在子囊和最大直径>5 mm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率及临床处理策略。方法 2012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于我中心就诊,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狭窄程度≥50%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91例,通过电话和门诊进行3~12个月随访,其中5例患者进行了DSA随访。结果 191例患者中,合并未破裂动脉瘤患者12例,检出率6.3%。12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中,9例干预治疗,其中1例单纯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1例行动脉瘤手术夹闭后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单纯行动脉瘤栓塞,5例行狭窄支架置入并动脉瘤栓塞;另3例未干预治疗,仅控制危险因素,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均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等危险因素。随访期间,未破裂动脉瘤干预患者中,有1例患者动脉瘤复发;未干预患者中,有1例患者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后好转。结论在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颅内动脉瘤发生率较高。对颈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个性化的方案治疗后,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经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05年1月~2009年7月诊治的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经血管内治疗,8例经开颅手术夹闭.观察动脉瘤的特征、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结果 ①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5例,平均瘤径为(6.6±0.6)mm,颈内动脉颅内段其他部位动脉瘤12例,平均瘤径为(22.5±3.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颅手术治疗的8例中,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瘤颈残留l例;血管内治疗的19例中,动脉瘤完伞闭塞16例,瘤颈残留3例.两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的比例和瘤颈残留的比例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行开颅手术治疗组有7例治愈,1例症状改善;血管内治疗组有17例治愈,2例症状改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症状消失和改善的时间为15d至24个月.④26例患者获得6~48个月的随访,1例在随访3个月后失访.23例动脉瘤完全闭塞者无动脉瘤再通和再生长,4例瘤颈残余者瘤颈未冉生长.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6个月时仅遗留有言语缓慢.结论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较颈内动脉颅内段其他部位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动脉瘤瘤径小.对此类动脉瘤应给予积极治疗;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均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颅内血管直径2.5 mm的动脉中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并且载瘤动脉直径2.5 mm的所有颅内囊状动脉瘤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7例,未破裂动脉瘤23例;前循环占93.3%(28例),载瘤动脉直径为1.6~2.4 mm,平均(2.1±0.2)mm。分析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DSA及临床结果和4~14个月随访数据。结果 LVIS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Ⅰ级12例(40.0%),RaymondⅡ级11例(36.7%),RaymondⅢ级7例(23.3%)。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穿支动脉闭塞和术中破裂各1例。25例患者接受DSA随访(RaymondⅠ级21例,Ⅱ级3例、Ⅲ级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8.1±2.6)个月。1例患者发生支架远端的无症状载瘤动脉狭窄,无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结论 在小血管中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行的,中期随访效果较好。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及长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11.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处理方法。方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2例,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9例,行动脉瘤孤立联合颅内外搭桥手术治疗2例,未治疗而随访观察1例。结果本组10例有症状者,症状消失5例、改善4例、无变化1例;9例影像学检查动脉瘤无残留;1例无症状的小动脉瘤患者,1a后CTA复查体积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有症状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可采取积极的血管内介入或手术疗法,无症状未破裂的小动脉瘤可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 mm×5.1 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 mm×39.2 mm×34.5 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三叉动脉瘤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气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三叉动脉瘤伴颅内积气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气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nvoy DA远端通路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连续使用Envoy DA导管,行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瘘及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患者42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nvoy DA导管到位血管的部位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42例患者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Envoy DA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岩段垂直段24例(77.4%),岩段水平段3例(9.6%),鞍前段2例(6.5%),海绵窦段2例(6.5%);后循环病变100%到位于椎动脉V2段及以远部位。2例DAVF及1例AVM Envoy DA导管到位于颈外动脉起始处。术后出现1例非导管相关的缺血并发症。4例(9.5%)因Envoy DA导管在颈内动脉操作时出现痉挛,术中观察5 min后,血管痉挛完全缓解。结论:Envoy DA导管可安全建立颅内血管疾病的通路建立,为颅内不同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18~44岁)颅内动脉瘤患者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患者1 172例,其中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112例(9.6%),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基于头部CT血管成像(CTA)和(或)全脑DSA检查结果,且均为囊状动脉瘤。根据颅内动脉瘤破裂与否,将112例患者分为破裂组(69例)与未破裂组(43例)。记录患者的基线及影像学资料,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20支/d或≥20支/d)、饮酒史(10年或≥10年)、高血压病及其控制情况、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卒中、多发动脉瘤等;影像学资料包括动脉瘤分布、大小、形态等。比较破裂组与未破裂组患者基线及临床资料、总体动脉瘤(个)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责任动脉瘤与非责任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吸烟史和性别与动脉瘤分布的关系。将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不同年龄段,即18~24、25~34、35~44岁,总结不同年龄段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性别分布及其动脉瘤影像学特征。分析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基线资料组间比较以例数计,影像学资料组间比较以动脉瘤数(个)计。以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作为自变量,对多分类变量设哑变量,进行青年颅内动脉瘤破裂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12例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男34例,女78例,男∶女为1∶2.29。(2)破裂组与未破裂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缺血性卒中、饮酒史、多发动脉瘤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破裂组合并高血压病、有吸烟史的比例均高于未破裂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8%(24/69)比16.3%(7/43),χ~2=4.531;34.8%(24/69)比14.0%(6/43),χ~2=6.669;均P0.05]。(3)11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共明确诊断动脉瘤130个,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的比例最高(80个,占61.5%),其次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3个,占17.7%)。破裂组动脉瘤分布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占49.4%(39/79),其次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21个,占26.6%)、大脑中动脉(10个,占12.7%)、后循环(9个,占11.4%);未破裂组动脉瘤分布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占80.4%(41/51),其次为大脑中动脉(5个,占9.8%)、后循环(3个,占5.9%)、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2个,占3.9%)。两组动脉瘤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1,P=0.002)。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不规则动脉瘤分别占43.0%(34/79)和17.6%(9/51),两组动脉瘤形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6,P=0.003)。两组动脉瘤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动脉瘤破裂为因变量,将基线资料及动脉瘤影像学特征中P0.1的参数为自变量,进一步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吸烟史(吸烟≥20支/d)、动脉瘤的分布(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后循环)及不规则动脉瘤是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OR=2.730,95%CI:1.022~7.290,P=0.045;吸烟史(≥20支/d):OR=3.122,95%CI:1.032~9.440,P=0.04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OR=9.527,95%CI:2.517~36.059,P=0.001;后循环:OR=1.947,95%CI:1.181~20.717,P=0.029;不规则动脉瘤:OR=1.343,95%CI:1.798~10.488,P=0.001],其中吸烟≥20支/d者动脉瘤破裂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122倍,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破裂风险是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患者的9.527倍。结论青年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以女性为著,动脉瘤多见于颈内动脉系统,高血压病、吸烟≥20支/d、位于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及不规则形态可能增加青年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前瞻性观察血管内栓塞颅内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共50个微小动脉瘤进行数据分析,瘤体最大直径≤3.0 mm定义为微小动脉瘤.破裂微小动脉瘤常规急诊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常规完善术前检查,评估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是成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大多数颅内动脉瘤虽都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但实际上未破裂动脉瘤的患病率远高于SAH。目前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病率在成年人约为2%~6%[1],其中,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所占比例约为6.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及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3例OSAs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其中头痛10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例、月经紊乱1例、无症状5例。23例患者检共出动脉瘤32个,有11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其中6例为双侧动脉瘤(4例为双侧OSAs);破裂动脉瘤者5例。23个OSAs直径范围4~30 mm,平均(8.2±2.3)mm,巨大动脉瘤2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或硬膜下入路,磨除前床突,颈部切口显露颈内动脉辅助术中阻断,夹闭困难采用颅内外搭桥技术。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显微手术夹闭治疗OSAs的效果。 结果23例OSAs患者中17例进行颈部颈动脉临时阻断,13例采用硬膜外入路(未破裂动脉瘤),8例采用硬膜下入路(包括5例破裂动脉瘤),2例患者中1例颅内外搭桥动脉瘤孤立、1例颈内动脉近端阻断。21例患者恢复良好,9例头痛者症状消除,6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者好转,1例月经紊乱者术后好转。随访2~63个月,复发2例(8.7%),并发脑积水3例。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20例,4分2例,3分1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是OSAs治疗的关键。OSAs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安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3 d以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血管内介入性微弹簧圈栓塞术,对老年33例36枚颅内动脉瘤破裂进行急诊治疗(3 d内),其中1例宽颈动脉瘤采用Neuroform 3支架辅助技术栓塞.结果 在33例患者的36枚动脉瘤栓塞中完全栓塞25枚(69.4%),近全栓塞9枚(25%),部分栓塞2枚(5.6%).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继续栓塞后达到了基本致密填塞.另1例术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给予尿激酶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病残率为12%,2例(6%)死于肺感染.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安全,有效的;积极、及时的栓塞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  相似文献   

19.
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栓塞难度大,通常更适合手术夹闭。美国费城Jefferson医院在2004—2011年收治了15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直径≤3 mm),其中91例(60.3%)进行了血管内栓塞,60例(39.7%)进行了手术夹闭。两组间基线情况大致相当,但栓塞组患者的动脉瘤平均直径略大,两组动脉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策略、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医院行血管内治疗的42例患者共计48个颅内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3mm),其中破裂动脉瘤患者16例,多发动脉瘤18例(42.85%),不规则动脉瘤18例(42.85%)。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3例(0.71%)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3~12个月的平均mRS为0.142,无动脉瘤复发。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较文献报道本文的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降低、技术成功率及动脉瘤治愈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