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5例T2DM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3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结论CRP增高与T2DM大血管病变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70例2型糖尿病(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均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脂、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70例健康对照者(C组)比较UA水平,对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UA显著高于B、C组,B组UA显著高于C组(P<0.05或0.01),A组TG、TC、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A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A组FBG、HbA1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病程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型糖尿病为整体,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尿酸及其他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最后年龄、病程、收缩压、尿酸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尿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比非大血管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酶(SPARC)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阐明SPARC在2型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2例作为病变组,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29例作为DM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SPARC水平,并分析血浆SPARC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肿瘤坏死因子(TNF)-α、踝肱指数(AB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 病变组血浆SPARC水平均明显高于DM组和对照组 ([ 19.35±5.62)μg/L比(17.48±4.71)μg/L,(12.19±3.80)μg/L,均P<0.01],且DM组血浆SPAR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7.48±4.71)μg/L比(12.19±3.80)μg/L,P<0.01].T2DM患者SPARC与BMI、TNF-α、TG、FBG、FINS、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或P<0.05),与ABI成明显负相关(P<0.01).BMI、HOMA-IR和ABI为影响T2DM患者SPARC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SPARC水平与T2DM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尿酸和甘油三脂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选择41例2型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40例2型糖尿病(DM)无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均检测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C组)比较。结果A组患者UA、TG、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C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1);B组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C组(均P<0.01)。认为血尿酸和甘油三脂水平异常升高与DM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作为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hemerin、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2型糖尿病和3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chemerin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同时测定各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LD-C)、空腹胰岛素(FIns)、颈动脉内膜厚度等.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chemerin、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血清chemerin、CRP水平与收缩缩压、FPG、HbA1c、LDL-C、FIns、颈动脉内膜厚度等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chemerin、CRP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东海  罗宁 《河北医学》2006,12(7):602-604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经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2个月以上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二甲双胍组:加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②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R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二甲双胍组血清CRP、FBG、FINS及HOMA-IR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T2DM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能够降低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若干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MA)的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年龄、微血管病变(MI)、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锻炼运动、体重指数(BHl)、空腹血糖(FPG)、腰围、甘油三酯(TG)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SBP、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收缩压、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戒烟对糖尿病人预防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者62例(A组)、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者64例(B组)、糖耐量减低者57例(C组)以及正常对照60例(D组),测定血清CRP、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A组CRP高于B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CRP高于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CRP高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CRP水平与LD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预测其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韦旭  孙继玮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82-1484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干预DR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2004年9月—2007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眼科和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和高血压病程。结果(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DR的危险性随着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空腹最高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128.87、107.14、58.81,P<0.01);(2)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的危险性有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χ2=22.29、23.54,P<0.01);(3)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性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58.99,P<0.01)。结论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为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DR的危险性有随空腹血糖、空腹最高血糖水平的升高,DM病程延长,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辛伐他汀保护血管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69例,其中单纯T2DM组(A组)34例,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组(B组)35例,并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血清CRP水平,并观察辛伐他汀治疗A、B组前后CRP、血脂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血清CRP水平均高于C组(P<0.05和P<0.01),B组也明显高于A组(P<0.01)。血清CRP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收缩压(SBP)、体重指数(BMI)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C-HDL)呈负相关关系(P<0.01)。辛伐他汀治疗后血清CRP、TC、LDL和ox-LDL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的检测对监测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辛伐他汀通过抗炎、抗氧化及调脂作用而发挥其对T2DM大血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西宁地区(2260m)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大血管病变者、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厦正常对照组之间CRP水平变化,了解该地区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大血管病变者、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者及正常对照组间CRP水平变化。结果12型糖尿病及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CRP水平较糖尿病不伴大血管病变者及无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患者高(P<0.01)。结论:CRP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致病作用,在西宁地区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亦存在相关性,因缺氧,加重大血管内皮损伤,血液粘稠度增加更明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应及早干预,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46-4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MA组)和无大血管病变组(非MA组)。收集两组临床病历资料,找出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T2DM病程、吸烟、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能是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病程、吸烟、SBP、FPG、2 hPG、Hb Alc、TG、LDL-C可使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增加2.915(1.575~5.393)倍、3.013(1.501~6.048)倍、1.862(1.024~3.387)倍、4.354(2.108~8.992)倍、1.984(1.073~3.668)倍、2.048(1.123~3.734)倍、1.965(1.068~3.618)倍、1.926(1.057~3.509)倍。结论 T2DM病程、吸烟、SBP、FPG、2 hPG、HbAlc、TG、LDL-C是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故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改善饮食、加强戒烟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早期诊断和预测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T2DM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仪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对有大血管病变者(观察组)与无大血管病变者(对照组)的IMT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M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脑血管病变者及下肢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心血管病变者无显著性增高(P>0.05);3年后对照组完成随访的29例中发生大血管病变者颈动脉IMT值较3年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颈动脉IMT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早期诊断和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的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宽林  周青  王建 《右江医学》2007,35(6):623-62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者脂联素水平差异,探讨其与糖尿病的关系,并对受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将77例T2DM患者分为非肥胖组26例(NF组),肥胖组51例(F组)。另取18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N组)。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放射免疫法检测连接肽(CP),采用TOSHIBA TBA-120FR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C反应蛋白(CRP)。结果所有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F组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NF组(P<0.01);简单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NF组脂联素与MBp无显著相关性,F组和所有T2DM者的脂联素与TG及FPG亦无显著相关性之外,其他因素与脂联素均呈显著负性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2DM者LDLC、CP、MBp与脂联素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NF组LDL-C、CP、BMI与其相互影响意义有显著性(P<0.05);而F组LDL-C、BMI、MBp与其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是T2DM、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脂联素在T2DM、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颈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时的氧化应激表现。方珐:选择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浓度及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酸、纤维蛋白原、血脂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糖尿病颈动脉病变,采用眼底荧光造影判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结果将其分为3组:糖尿病无颈动脉病变和无视网膜病变组(DM1组)30例,糖尿病伴颈动脉病变组(DM2组)30例,糖尿病伴颈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组(DM3组)32例。结果:(1)TAOC与MDA呈负相关(r=0.312,P〈0.01)。(2)DM2组、DM3组TAOC水平均明显低于DM1组(P〈0.05)。(3)DM2组、DM3组MDA水平明显高于DM1组(P〈0.05),DM3组MDA水平明显高于DM2组(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炎症介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2DM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T2DM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NA)、微量白蛋白尿(MA)和临床蛋白尿(CP)3组,检测患者的CRP、IL-6、血糖、血肌酐和胰岛素。结果MA组C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0.01),CP组CRP、IL-6、病程、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显著高MA组(P<0.05,P<0.01)。CRP、IL-6水平与UAER、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 I)呈正相关(P<0.01)。结论T2DM CRP和IL-6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反映其肾脏受损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定量检测结果,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DM)组60例和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等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DN组患者的病程较DM组长(P< 0.01),年龄、SBP、DBP和FPG均高于DM组(P< 0.05~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DBP、HbA1c、TG和TC均为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年龄、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力  李华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19-20,11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并测定各临床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浆Hcy,MCP-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值分别为(P<0.01)(P<0.01);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血浆Hcy,MCP-1水平较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增高P值分别为(P<0.05)(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组中血浆Hcy与MCP-1正相关(P<0.05)。结论:增高的血浆Hcy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其与MCP-1之间相互作用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96例,糖耐量低减(IGT)者33例,及正常对照组(NGT)39例,比较3组血清CRP的浓度。结果(1)NGT、IGT、T2DM3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每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血清CRP水平与空腹血糖(FBG)(r=0.753,P<0.01)、OGTT2h血糖(PBG)(r=0.748,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725,P<0.01)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r=-0.568,P<0.01)、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BCI)(r=-0.489,P<0.01)呈负相关。结论CRP可能与T2DM的发生有关,可能具有致病作用,T2DM可能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亚临床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与炎症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对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依据其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足溃疡低风险组40例,足溃疡中度风险组38例,足溃疡高风险组40例,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结果:足溃疡高风险组的UAER、CRP、IL-6、LEP、病程较足溃疡中度风险组、足溃疡低风险组明显升高,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足溃疡中度风险组的UAER、CRP、IL-6、LEP、病程较足溃疡低风险组亦明显升高,与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足溃疡风险与年龄、病程、UAE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呈强正线性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与糖尿病病程、年龄、DR、UAER、CRP、IL-6、LE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