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清开灵治疗热证贝尔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贝尔面瘫的患者,按中医辨证为风热或湿热者共5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清开灵静滴,内服中药治疗,与对照组针刺常规治疗结合聚肌胞肌注对比疗效。结果以治疗30次为终末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6%,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65%,总有效率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次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率为92%,对照组为31%,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清开灵治疗热证贝尔麻痹见效快,疗程短,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频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期内(发病1星期内)均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恢复期(1星期之后),对照组配合电针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分级情况和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针刺配合中频疗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对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确切,并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该病与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水平密切相关,针刺治疗面瘫的可能机制是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贝尔氏面瘫通过西药结合针灸治疗的时效性。方法:6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ortma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结果均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展期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明显高于静止期以及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结合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能够迅速发挥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毫火针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毫火针半刺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良Portman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 0.05)。结论毫火针半刺法能有效治疗急性期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郑智  魏文著  文胜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30-1031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针刺,治疗后评价其疗效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且疗程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针刺比较,刺络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贝尔面瘫疗效更好,疗程缩短,提高了痊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温针、电针和闪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2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单纯西药治疗)、温针组(28例,患侧面部温针灸)、电针组(28例,电针疗法)和闪罐组(28例,针刺后加闪罐),疗程4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和治愈时间。  结果:①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4%,电针组为85.7%,闪罐组为85.7%,均高于对照组75%(P<0.05);温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②治疗后,4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灸治疗3个组H-B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P<0.01),温针组优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③3个针灸治疗组患者痊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温针组短于电针组和闪罐组(P<0.05)。  结论: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其中温针疗法在恢复面神经功能和治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基于力学理论的针刺三透法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频次和疗程同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6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痊愈率为36.4%,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Stenner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力学理论针刺三透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蔡剑飞  徐君君  袁淑芬 《新中医》2015,47(8):231-23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针灸组则根据不同分期给予相应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贝尔面瘫且面神经功能Ⅲ级及以上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加能量合剂、甲钴胺、抗病毒等常规综合治疗,其中观察组加用葛根素。观察时间为10 d。结果与治疗前对比,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满意率(92%),对照组满意率(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方案加用葛根素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在翳风穴加用温和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3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1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治疗天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麻牵正汤配合电针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天麻牵正汤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及痊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牵正汤配合电针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痊愈率优于单用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黄鳝鱼血外涂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患侧面部鳝鱼血外涂治疗;对照级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黄鳝鱼血外涂治疗面瘫较单纯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以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牵正散加减,并配合针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予以评分及分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中药牵正散加减,并配合针灸的中西结合治疗是贝尔面瘫的优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介入针刺治疗贝尔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贝尔面瘫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鼠神经因子介入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方案组),每组各30例。于治疗28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28d治疗后,治疗组痊愈率63.33%,愈显率90.00%;而对照组痊愈率40.00%,愈显率66.67%。两组间痊愈率和愈显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量表分级情况中,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治疗结束后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贝尔面瘫急性期常规针刺治疗方案中迅速、短期介入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提高疗效,有效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减低费用负担,值得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面瘫急性期独取少阳经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特立  张伟  李艳 《中国针灸》2010,30(6):461-464
目的:对比贝尔面瘫急性期独取少阳经穴与常规取穴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发病3天内贝尔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发病第3天开始至14天独取少阳经穴患侧风池、翳风、完骨等穴,15天后常规取双侧合谷,患侧风池、曲池、阳白等穴治疗;对照组一直采用常规取穴治疗。两组均应用强的松口服。比较发病第3天和第60天时H-B面神经功能分级和第3天、第14天面神经电图(ENoG)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H-B分级改善及治愈率[95.0%(57/60)]优于对照组[83.3%(50/60)];治愈病例治愈时间比较,观察组(34.21±8.026)天,对照组(42.78±9.029)天,观察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强的松基础上,急性期独取少阳经穴针刺对面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优于常规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晶  陈少萍  梁超  张燕珍 《四川中医》2022,(12):206-209
目的:探究铺棉灸结合挑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铺棉灸结合挑刺拔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疱疹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情况、情绪状态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34例(80.95%),有效8例(19.0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3例(56.10%),有效12例(29.27%),无效6例(14.63%),总有效率为85.37%,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止泡时间(4.01±0.16)d、结痂时间(7.24±1.26)d、脱痂时间(9.56±1.12)d均短于对照组止泡时间(4.69±0.28)d、结痂时间(8.09±1.42)d、脱痂时间(11.63±1.31)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天后、14天后研...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用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活动改善时间、感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药线点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刺法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新方法。方法:将60例小儿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半刺法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对患儿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刺法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小儿面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合牵正散加减联合透滞针治疗周围性面瘫(FN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9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FNP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透滞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玉屏风散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面瘫症状恢复情况、面部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痊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0.0%(24/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分级评分、躯体功能量表(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平均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散合牵正散加减联合透滞针治疗FNP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面瘫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且可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