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方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疗效果.方法 将58例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ERCP与超声(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胆囊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诊断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评价ERCP对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ERCP优于US、CT、MRCP等影像学检查,且ERCP对此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ERCP是诊断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安全、微创手段,可作为术后胆总管结石临床首选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腹腔镜超声检查经十二指肠(DD)第一段后全方程扫描胆总管(CBD)下段的技术方法,方法:在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DD第一段后方对CBD下段进行全程扫描。结果:经该检查方法,以简便的技术可使97.67%的CBD下段得到全程显示。25例经肝下注水并经鼻胃管抽吸胃十二指扬肠内气体使CBD下段的显示得以改善,本组共发现7例术前示涌预测到的CBD结石。结论:经DD第一段后方并通过简便的扫描手法,可满意地全程显示绝大多数的CBD下段,肝下注水或鼻胃管抽吸胃十二指肠内气体可改善部分个体的CBD下段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胆囊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新疆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低频超声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然后联合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常规低频超声检查和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0例患者中,常规低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有83例;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有102例,其中胆囊息肉样病变70例(68.63%),胆囊腺肌增生症32例(31.37%),另有8例误诊,误诊率为7.3%;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92.73%)明显高于低频超声检查(7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6,P=0.001)。结论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胆囊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覃柳  梁列新  农兵  张法灿  潘咏  邓梦婷 《内科》2011,6(4):324-325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诊断胆道微结石(biliary microlithiasis,BML)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B超、CT和/或MRCP检查诊断不明原因胆胰疾病或肝外胆管梗阻病人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0—90岁。所有病人进一步行内镜超声扫查。结果43例中4例诊断胆总管炎症,39例有BML,其中泥沙样结石25例,胆泥14例;胆总管微结石25例,胆囊微结石14例。39例BML患者中5例患者症状较轻予随访观察,13例患者予忧思弗治疗好转,21例患者行ERCP诊治进一步证实为微结石,并好转,其中1例患者ERCP术后因腹痛再发而行胆囊切除术。结论EUS对BML的诊断具有独特和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对不明原因胰胆道疾病或不明原因肝外梗阻性病变患者可考虑行EUS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症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体会。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疑诊为胆囊腺肌增生症的24例患者分别采用低频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典型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为胆囊壁厚、毛糙,囊腔缩小,囊壁内见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罗-阿氏窦,多为局限型。高频超声检查的病灶定位率、罗-阿氏窦显示率、诊断符合率和分型符合率等相关指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应以高频探头检测为主,辅以低频探头补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二维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二维灰阶超声检查10例、超声造影检查17例发现罗—阿氏窦(胆囊黏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腺体样增生的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术前诊断率分别为55.6%、94.4%;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94.4%;P均〈0.05。结论胆囊造影更有助于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比较CT、超声检查对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互补性,提出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探讨我院40例胆囊疾病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超声影像学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40例胆囊疾病中CT检查明确诊断38例,可疑2例;超声检查明确诊断35例,可疑5例。结论 CT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优于超声检查,而后者因无损伤、可反复、费用低等特点可作为胆囊疾病的筛查方法,并为临床提供诊断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的影像学鉴别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内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胆固醇性息肉34例(47.2%),炎性息肉6例(8.3%),单纯性腺瘤14例(19.4%),乳头状腺瘤16例(22.2%),肌腺瘤2例(2.9%);胆囊壁有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突人胆囊腔内,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呈单发或多发;部分回声团表面不光滑,少数可见有乳头状突起,少数回声团或与胆囊壁以蒂相连。结论多数胆囊内息肉样病变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但超声在判断良恶性病变或对微小病变有无癌变方面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常规禁食水、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术后3~4周择期拔管。[结果]21例均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穿刺置管引流术,无胆瘘、出血、胃肠道损伤、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引流管自行脱出、1例出现胆囊区局限性积液、1例出现引流管阻塞;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复查超声胆囊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腹腔镜超声检查经十二指肠(DD)第一段后方全程扫描胆总管(CBD)下段的技术方法.方法在3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DD第一段后方对CBD下段进行全程扫描.结果经该检查方法,以简便的技术可使97.67%的CBD下段得到全程显示.25例经肝下注水并经鼻胃管抽吸胃十二指肠内气体使CBD下段的显示得以改善.本组共发现7例术前未能预测到的CBD结石.结论经DD第一段后方并通过简便的扫描手法,可满意地全程显示绝大多数的CBD下段,肝下注水或鼻胃管抽吸胃十二指肠内气体可改善部分个体的CBD下段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月~2000年1月,我院经手术证实59例胆囊穿孔患者,但做超声检查时误诊3例、漏诊6例。现重点对超声诊断胆囊穿孔中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临床资料:本组59例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41~84岁。患者均因腹部疼痛就诊,超声检查前大多数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少数因病情危重未空腹而急诊检查。使用仪器为AU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GE-2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5MHz,常规检查胆囊及其周围相关部位,详细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囊壁的厚度及连续性,胆…  相似文献   

12.
胆囊隆起样病变53例超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1987年2月-1994年12月超声诊断的53例胆囊隆起样病变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以探讨不同类型胆囊隆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 1 对象和方法 本文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3-75岁,平均46.7岁。多数病例主诉右上腹不同程度的隐痛或不适。体检部分病例有右上腹轻度压痛外,其余无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亦无异常。按常规方法空腹进行检查,阳性所见照相记录。 2 结果 53例胆囊隆起样病变的病理结果见表1,超声与病理诊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回顾分析了胆囊小息肉样病变(≤20mm)的内镜超声检查(EUS)特性以确定EUS鉴别诊断标准,并与经腹超声检查(US)比较,以评价EUS对胆囊小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胆囊腺肌症与胆囊癌患者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方法 2015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胆囊腺肌症患者113例和胆囊癌患者78例,均接受MSCT和超声检查,外科手术治疗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MSCT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49)显著高于超声检查(Kappa=0.577);MSCT诊断胆囊腺肌症的准确度为88.0%,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79.6%(P<0.05);MSCT对局限型胆囊腺肌症的检出率为97.1%,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82.9%(P<0.05);在CT检查上,胆囊腺肌症表现为胆囊壁光滑、RAS窦和肝胆交界清楚显示率分别为36.3%、36.3%和69.0%,显著高于胆囊癌组的9.0%、6.4%和38.5%(P<0.05)。结论 MSCT检查诊断胆囊腺肌症有较高的正确率,其特征有助于与胆囊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18例诊断明确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中,肝肿大9例,胆囊增厚18例,腹腔积液14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很好的评价患儿肝脏的肿大,胆囊壁的增厚及腹腔积液。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过程中,超声检查对肺外病变有很好的诊断和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治疗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将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胆囊造瘘术,研究组患者首先行超声引导下PTGD,择期再行胆囊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01、3.94,均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GD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特别适用于胆囊切除术风险较大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胆囊腺肌增生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在1046例胆囊切除术中,对病理检查确诊的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均行超声、CT或MRI检查。结果23例胆囊腺肌增生症临床表现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类似。病变大体形态:局限型13例(均位于胆囊底部)、节段型7例和弥漫型3例。23例均行胆囊切除,合并胆囊结石6例,合并胆囊炎14例。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成年人的胆囊壁增生性病变,此病常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并存,临床诊断困难,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联合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度。目前手术是治疗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2):118-124
部分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藻朴和剂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双重介入方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超声观察;1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肠系膜静脉血栓分析。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痛10余年,餐后即呕13d入院。查体:消瘦,脱水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上腹轻压痛,震水音(+)。胃镜检查:胃小弯溃疡,胃粘膜脱垂,胃镜不能通过幽门部。B超检查:胆囊结石。上消化道钡透:胃小弯溃疡,上腹部迷走结石位于十二指肠球内。静脉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诊断:胃小弯溃疡,胆石性十二指肠球内梗阻。剖腹,术中见胃小弯溃疡,十二指肠球部与胆囊粘连成一体,切开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一枚直径约2.5cm之结石在十二指肠球内嵌顿梗阻,球部上方僵硬疤痕,胆囊萎缩,胆囊  相似文献   

20.
张晞文 《胃肠病学》2003,8(3):175-177
一、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诊断 1.CT:CT诊断胆囊结石的敏感性不及B超,仅为75%。胆石显影的清晰度与胆石的成分相关:高胆固醇含量的结石,由于与周围胆汁密度相近而较难显示;结石的含钙量越高,显影越清晰。急性胆囊炎时,CT并不是常规选用的检查方法。但是,对于疑难的急腹症患者和有严重并发症者,CT检查有一定意义。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常见的CT表现包括: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②胆囊积液;③胆汁密度增加;④胆囊积脓时,腔内CT值可高达30 Hu以上;⑤胆囊周围积液;⑥胆囊壁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