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在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替罗非班组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C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桔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4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给予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后者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30天内的临床疗效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同时观察出血发生率及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30天内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血、输血的比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ACS患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h/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陈玉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75-76,7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诊或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盐酸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维宁(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分级(TIMI 0~3级)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小板减少、其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盐酸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盐酸替罗非班组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介入治疗中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明显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已确诊的AMI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PCI,30例)和对照组(常规PCI,30例)。替罗非班组PCI术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半量肝素,对照组仅应用全量肝素治疗,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TMP(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血流情况,24h及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TMP3'级为96.7%(29/30),对照组为80.O%(24/3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替罗非班组6.7%(2/30),对照组16.7%(5/30)(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安全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应用组(n=35)与常规治疗组(n=35),疗程36h,终点事件是36h和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死亡、新发心肌梗死、顽固心肌缺血)。结果36h及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36h:2.9% vs 22.9%,30天:5.7% vs 35.7%,P〈0.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胡忠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62-62,6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手术治疗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两组,受试组(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4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0例)。结果:替罗非班组24h和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替罗非班在ACS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周强  李皓亮 《中原医刊》2009,(11):36-38
目的观察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常规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7例),疗程均为24h。结果替罗非班组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h:3.0%vs14.9%,30d:6.0%vs25.4%,P〈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1.5±0.6)μg/L及24h平均水平(1.2±0.6)μ/L均明显较对照组[(2.4±0.5)μg/L和(1.8±0.4)μg/L]低(P均〈0.01)。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均未见大出血或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8%和19.1%,两组之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替罗非班组,对照组除常规的抗心肌缺血外,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替罗非班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与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30d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变化及用药前后的APTT、Hb、Plt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p〈0.05(u=2.2.54),心功能得到改善p〈0.01;替罗非班组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较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组间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能有效的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59例,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亚组和对照亚组,比较各亚组间48h心电图改变、住院期间及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出血的发生率等。结果示两组中替罗非班亚组心电图均明显改善(P〈0.01);内科保守治疗组中替罗非班亚组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亚组显著降低(P〈0.05),出血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S患者使用替罗非班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1例和对照组(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00%vs 80.6%)。治疗组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为38.7%,高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24 h时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3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及出血情况。结果:2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和少量出血、血小板减少,观察组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20.0%,与对照组的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 h时的cTnT峰值水平为(1.47±0.58)μg/L,低于对照组的(2.34±0.49)μg/L(P0.05)。观察组3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5%,与对照组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率80.0%,左心室射血分数(57.8±6.7)%,均优于对照组的60.0%、(45.4±4.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ACS能够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心功能,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下降趋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组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分层高危组的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纽(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d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性死亡,新出现的心肌梗死、脑卒中、顽固缺血状态伴ST-T改变,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30d内所观察MACE发生率有所降低(7.78%,26.67%,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出血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高危ACS治疗中可减少30d内MACE,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运  袁义强  于力  王瑞敏  孙俊华  黄琼  陈丰毅 《医学综述》2009,15(14):2220-222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后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评价欣维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且急诊或择期行PCI。替罗非班组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PCI术前或术中给予欣维宁。观察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心肌灌注分级(TIMI0~3级),术后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4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vs23%,P<0.05)。围术期出血并发症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欣维宁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杨超  李彦  杨永忠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91-92,95
目的观察对比磺达肝癸钠和那曲肝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那曲肝素0.1 mL/10 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治疗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1次/d,连用7 d。观察治疗7 d及30 d后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死亡、室速、室颤)及严重出血(脑出血、腹膜腔出血、呕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血+++以下)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提前肝素化和超选择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STEMI患者行急诊PCI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程序,观察组采用提前肝素化、直接用指引导管造影和超选择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靶血管TIMI血流3级的校正帧数,术后90?min的心电图ST段回落率,入院后30?min、6、12、24、36和48?h的心肌型酸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值和到达峰值时间,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严重出血事件。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IMI校正帧数减小,ST段回落率增加,CK-MB和cTn?I的峰值降低,峰值时间提前,MACE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前肝素化和超选择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急诊PCI可缩短缺血心肌再灌注时间,增加心肌存活,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n=34)和安慰剂组(n=32),其中巴替非班组脱落/剔除5例,安慰剂组脱落/剔除8例。2组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治疗。观察2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与支架植入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观察2组术后2 d、30 d内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P>0.05),术后均未发生即刻慢血流事件,TIMI分级均为3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 d、30 d内均无MACE事件发生。2组术后2d内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或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78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PCI术前4-6h给予替罗非班,n=39)与即刻组(PCI术中导丝通过病变时立即给予替罗非班,n=39),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聚集率(PAR)、心电图ST段改变、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给药后cTnI、CK—MB均明显增高(P〈0.01),PAR显著降低(P〈0.01),但给药后两组患者此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以及TMPG分级均显著改善(P〈0.01),且术后早期组患者TMPG分级显著优于即刻组(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减轻(P〈0.01),缺血导联数目显著减少(P〈0.01),且给药后早期组患者ST段压低程度显著低于即刻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高危ACS患者PCI围手术期能够有效增加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态,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