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黄芩注射液是从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芩甙,配制成注射液,黄芩甙不仅能解热、降压、利胆、镇静、抗菌,而且具有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采用HPLC法测定其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同时也适用于含有黄芩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绿原酸和连翘甙的含量,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不经分离也能达到排除干扰的效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绿原酸和连翘甙的含量,该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不经分离也能达到排除干扰的效果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改进HPLC法测定双黄连粉针中黄芩甙和绿原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元高效液相色谱仪,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双黄连粉针中黄芩甙中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重现性均好。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波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方法:以硅胶键合相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冰醋酸-水(40:1: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用归一化法定量。结果:黄芩甙在2.29~11.46μ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回收率为98.3%,RSD为1.68。结论:本方法测定双黄连糖浆中黄芩甙的含量,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能起到控制双黄连糖浆质量的作用,同时也适用于双黄连其他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黄苓及其制剂中黄苓甙含量测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淑华  乔卫 《中草药》1995,26(7):381-383,385
含有黄芩的中药制剂中的复杂的化学成分常会干扰其中黄芩甙的含量测定,今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甙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贞 《光明中医》2012,27(8):1714-1716
黄芩为清热解毒常用中药,黄芩中的黄芩甙已被确定为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实验证实:黄芩甙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解热作用及降压,利尿作用[1].含有黄芩制剂中常将黄芩甙作为测定指标,现将有关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含量的测定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盐酸洁霉素对双黄连注射液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双黄连注射液单用及与盐酸洁霉素合用后,健康人体内黄芩甙、绿原酸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分别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盐酸洁霉素对双黄连注射液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的药动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经用科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灭菌内服制剂,对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显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抗菌抗病毒新药。双黄连口服液按卫生部部标准(试行)〔WS-115(Z-20)-92〕用双 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芩甙的含量,测定方法较复杂,测定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且规定使用的波长不适合各种型号的薄层扫描仪测定,对仪器型号有特殊选择性,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笔者采用紫外一阶导数光谱法,可以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不经分  相似文献   

10.
薄层扫描法测定双黄连制剂中连翘甙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杰  陈卓 《中成药》1999,21(8):394-396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双黄连含片及其它双黄连类制剂中连翘甙 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4%,RSD为1.49%。为进一步提高双典在中成药的质量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制备工艺对双黄连注射液黄芩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芩甙在配制时定量加入含量稳定;用乙醇提取双黄连有效成分,提取次数及乙醇浓度对黄芩甙含量影响不大,可一次醇提。含醇量以85%为好;pH值影响较大,应控制在7.0~8.0之间;配制时,活性炭用量以0.2%为宜。  相似文献   

12.
徐凯建  张慧君 《中成药》1992,14(6):14-15
以双黄连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甙、绿原酸为控制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和注射液的人体血药浓度,求出AUC,C_(max),T_P和EBA_(绝对)。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的EBA_(绝对)(以双黄连注射液100%计),黄芩甙为96.40%,绿原酸为60.40%。计算机T检验结果,双黄连口服液和注射液黄芩甙AUC_(0~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银黄片中黄岑甙与绿原酸的含量陈勇,甄汉深,黄建文银黄片为常用中成药,有抗菌消炎之功,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症;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甙与缘原酸。测定银黄片中黄芩甙与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有UV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的有HPLC法(1),测定黄...  相似文献   

14.
平喘合剂中黄芩甙的定量及二种提取方法对黄芩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平喘合剂中的黄岑应用薄层层析,光谱分析法对其有效成分黄芩甙进行定量测定,并以测定黄芩甙的含量来比较二种提取工艺优劣,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和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甙和绿原酸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的吸收度。采用初均速法研究了其中主要成分黄芩甙和绿原酸的含量变化。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预测出该制剂中黄芩甙和绿原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薄层扫描法测定化痔胶囊中芦丁和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了化痔胶囊中主要有效成分芦丁和黄芩甙的含量,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芩解毒冲剂中黄芩甙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张丽梅广西柳州市柳江制药厂545100柳江县拉堡镇柳西路91号黄芩解毒冲剂具有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之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甙和盐酸小檗碱。对其含量的测定笔者尚未见有报道。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启华 《中成药》2000,22(12):836-837
目的: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含量。方法:盐酸溶液沉淀分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黄芩甙含量。结果:平均含量为6~9mg/ml。RSD为0.34%;与HPLC色谱相,结果相一致。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个快速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辛芩冲剂由细辛、黄芩、荆芥等十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祛风通窍等效用,用于肺气虚证之鼻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症。黄芩是辛芩冲剂中主药之一,故选择黄芩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甙作为测定指标,以期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参考罗集鹏等的方法(《中药材》1990年10期第31页),并研究了辛芩冲剂中黄芩甙的提取方法及层析条件等,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岑甙含量,取得满意效果。一、仪器与试剂751G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岛津UV260紫外分光光度仪;微量进样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辛芩冲剂及去黄…  相似文献   

20.
加工炮制过程对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及其制剂中黄芩甙含量的影响。方法: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黄芩及其煎液中黄芩甙的含量。结果:加工不当黄芩及黄芩炭中黄芩甙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加工炮制不恰当可造成黄芩甙含量明显降低,因而使得制剂中黄芩甙含量县殊;炒制及炭化过程对黄芩甙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