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对急性传染性疾病及婴幼儿出生死亡的有效控制,自80年代初期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在我国全死因中所处位置已上升至第一位。在这期间,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也明显上升,1994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9.58/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87.94/10万,分别是1957年(39.0/10万,47.2/10万)的3.3倍和1.9倍。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脑卒中死亡率仅次于前苏联列世界第二位。大量研究已经证实,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病是使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发达国家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9.89%。广西1990—1992年资料≥60岁死于心脑血管病占老年人总死亡人数的9%与22.9%,合计31.9%。发达国家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脑血管病1.29—4.99倍。我国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是心血管病的1.44倍,农村是1.79倍,广西是2.54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将逐年增高,加强其防治工作应引起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与世界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有一些区别。首先,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脑血管病发病率要高于心血管病。再来就是在过去的30年里,欧美国家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而我国却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每年新发病例和总患病人数均明显上升,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璐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505-507
目的研究天津市东丽区主要死因死亡率的长期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规划。方法收集东丽区1976-2004年近30年的人口资料和死亡病例资料,采用标化死亡率和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6--2004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始终为东丽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排在死亡原因的前三位,每年因这3项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5%~75%。心脑血管疾病位于死因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死亡率由1976年的71.79/10万上升到2004年的143.21/10万。糖尿病也由第九位死因上升到第六位,死亡率由2.56/10万升至8.63/10万。而传染病的死亡率下降最为明显,由第五位死因下降到第十位,死亡率由45.2/10万下降到2.56/10万。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死亡率。结论对东丽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死亡率的长期趋势进行分析表明,与慢病病因学有关的行为、环境和职业暴露等综合危险因素仍存在。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应是东丽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最近完成的第三次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60.72/10万。跃居居民死因的首位.而前两次调查均居第3位。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5.10/10万.居居民死因第2位。心脏病死亡率为116.40/10万,居居民死因第3位.而首次调查居第1位,第二次调查居第4位。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分别居第4位和第5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对比宁化县2002年与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的变化,了解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集人口死因资料后用标化死亡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2年与2014年居民死亡率分别为4.62‰、5.50‰,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2∶1、1.4∶1.2002年死因前5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2014年前5位死因相同,恶性肿瘤从第3位升至首位(女性第2位),脑血管疾病由第4位升至第3位.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2.3岁、82.1岁;2002年减寿率前3位是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围生期疾病),2014年女性恶性肿瘤从第2位升至第1位.结论 宁化县居民死亡率男性较高,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减寿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金华市婺城区城乡居民1986—1988年和2004—2005年全死因模式。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居民死亡率下降了2.06‰;居民期望寿命男性提高了4.38岁,女性提高了5.64岁;前5位死因顺位变化依次为恶性肿瘤(原第二位)、呼吸系统疾病(原首位)、脑血管病(原第四位)、心脏病(原第五位)和损伤中毒(原第三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率下降了59.8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构成由63.4%上升到83.0%。结论:两个时期对比居民总体健康水平提高明显;前5位死因死亡率上升迅速;传染病寄生虫病死亡率有所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生》2012,(9):45-45
我们一般会感觉脑血管病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脑血管病居全世界致命疾病第二位,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又到了初春,这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应多学习一些脑血管疾病发生前兆的知识,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把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厦门市城乡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主要病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死亡率等指标分析了由福建省防疫站审核的1997~2000年厦门市死因资料。结果 4a平均死亡率城市160.67/10万,农村188.45/10万,占死亡总数32.51%,居全死因第1位。标化死亡率脑血管病农村高于城市,高血压城市高于农村,心脏病城乡接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u=11.28,P<0.001)。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以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城市为109.12/10万,农村为78.96/10万,分别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总数的67.92%和41.90%。城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都是急性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居2、3位,死亡率城市分别为26.96/10万、10.79/10万、农村分别为29.3/10万、14.96/10万。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是我市居民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对当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居民生命健康和寿命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抽样团场,结合监测资料,对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死因构成、去死因寿命、潜在寿命损失、死亡人员分布、与高血压的伴随关系以及死因在5年内的变动规律简要分析。结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专率为169.4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1.50/10万),男性死亡率为202.75/10万,女性为133.74/10万;去死因寿命中,该类疾病对期望寿命的耗损率为9.05%,居各类死因第1位,对女性耗损较大;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率为50.21%。低于损伤与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位居第3位;该类疾病是45岁以上人群的第1死因,是15—44岁人群的第3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接近中国城市平均水平,而高于中国农村的平均水平,其中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高于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平均水平;高血压是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死亡人员中伴随高血压的比例较高;5年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居各死因首位,无明显下降趋势,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患有上升趋势,传统的消化系统疾病等死因有下降趋势。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兵团死亡的最主要的死因,对人的期望寿命影响较大,对于“老年型”的兵团人口,针对造成该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地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防治工作、控制高血压水平是当前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疾病死亡模式的主要演变特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跃居死因顺位的前五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虽已退居死因顺位的第七位,但由于在我国造成某些传染病流行的环境和条件还广泛存在,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还比发达国家为高,且有较大的波动性。传染病防治问题与非传染病防治问题同时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同时应从战略决策的高度,认真研究与开展全国性的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疾病排序顺位中,脑血管病排在发病率的前四位,在死亡统计资料中,脑血管病亦排在死亡率的前四位当中。前四位一般的排列顺序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亡。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自50岁以后进入较高水平,到老年期呈直线上升趋势,60~、70~、80~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50岁组的3倍、6倍、8倍。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谱的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在亚洲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十年时间增加了2~4倍,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这种上升趋势有增无减。在中国,结直肠癌已居恶性肿瘤谱的第3~5位,死亡率位居第2~4位。因此,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省1990~1992年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同一调查范围内70年代资料进行比较.表明该系统疾病死亡率为147.64/10万,占居民总死亡的25.08%,居各系统疾病死亡的首位.其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病,占本系统疾病死亡的69.90%,其次是冠心病和高血压(含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死因死亡率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城市与农村有显著差异(男性脑血管病例外),男性显著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70年代比较,脑血管病、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而慢性风心病和高心病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上海预防医学》2013,(2):88-88
<正>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显示,2004—2005年我国居民伤害的死亡率为61.51/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0.1%,排在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之后。调查还表明,我国前5位致死性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相似文献   

16.
王长柏 《药物与人》2001,14(4):38-39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医学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往肆虐横行的传染性疾病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死亡率明显降低。在发达国家,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肿瘤的人数上升到了第一位或第二位。专家们曾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会明显上升。近几年,这些疾病在较大城市中确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上海居民五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75~1990年间五种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表明,循环系统和恶性肿瘤持续排列在全死因的第一、二位(约占60%),前者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冠心病;后者为胃、肝、肺癌。五种疾病的死亡率中、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始终排列在首位。五种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均以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预测脑血管病、冠心病、胃、肝、肺癌1995和2000年死亡率,分别为:91和81/10万、37和42/10万26和21/10万23和21/10万32利33/10万。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是各种血管性病因引起的脑部局灶性损害综合征[1],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且难治的疾病,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我国是卒中大国,平均每15秒钟就有1位患者死于脑卒中[2].据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慢性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因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倍~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3].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生率(116~219)/10万,致残率86.5%,生活不能自理者约占43.2%[4],对患者及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必须加强康复治疗和护理,争取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5],而肢体的恢复又与早期的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其中良肢位的摆放是康复训练的基础.现就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保健医苑》2008,(6):54-54
据北京市卫生局发布,2007年北京市居民死因顺位显示,恶性肿瘤已由2006年的第三位跃升至第一位,并以肺癌、肝癌、肠癌为主,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52.01%。脑血管病及心脏病分别占死因的第二、三位。这一变化说明,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温州市监测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死因别死亡率有了很大变化,主要是急性传染病、肺结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温州市从2002年开始进行居民死因监测,据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位死因。为了解温州市人群恶性肿瘤的死亡特征,为社区人群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我们对温州市监测区居民2006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