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从操作到管理要求严格,但多种因素造成硬膜外穿刺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按教科书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出穿刺针,选高一个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或改全麻。本人总结对26例T11以下误穿蛛网膜下腔的病人,直接置入硬外导管按腰麻处理,选用重比重溶液,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穿刺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病人出血量多少引流或置换脑脊液解除高颅压症状,防止蛛网膜下腔粘连。结果:15现人无一例死亡,疗效比内科保守治疗明显提高。结论:蛛网膜下腔穿刺是适应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脑室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方法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以来采用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肌松完全,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麻醉并发症少。麻醉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着重加强对循环和呼吸的管理。结论蛛网膜下隙阻滞可用于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等产科手术。起效快、效果好、局麻药用量少、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4.
林婷 《北方药学》2013,(10):67-67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麻醉正中穿刺与侧入穿刺对患者术后腰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侧入穿刺椎管内麻醉的观察组和给予正中穿刺椎管内麻醉的对照组,观察麻醉后腰痛发生例数、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发生腰痛的例数、中国整脊颈腰痛评分、JOA下腰痛评分以及NR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侧入穿刺入路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减少腰痛发生率、缓解腰痛程度,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当硬膜外穿刺针误入蛛网膜下腔后立即拔出在同一椎间隙或上一椎间隙改换部位重新穿刺,并将局麻药配置成重比重液。结果15例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满意。结论误入蛛网膜下腔仍行硬膜外麻醉在具有一定麻醉经验的麻醉师操作和指导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手术的患者常选择蛛网膜下腔麻醉,本文比较两种体位施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股骨骨折手术130例。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2年2位麻醉学家Lifschitz和Jedeikin发明了带有背孔的硬膜外穿刺针(Tuohy针),运用此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显效迅速,阻滞完全,持续注药,可用于术后疼痛治疗,提高了麻醉质量,深受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欢迎,作者于1996年至1998年共施行该式麻醉150例,取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的可靠性。方法:老年前列腺摘除术患者l10例,取坐位选L2—3或L3—4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针达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通畅流出,用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3—3.5ml以30--40秒恒速注入,观察麻醉效果、患者反应及血压变化。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压下降幅度不大,血液动力学稳定。术中患者安静,术后无发现头痛及其它脊麻并发症。结论:只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也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止血、解痉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预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脊液置换)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加适量置换脑脊液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结论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腰段脊柱手术,多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全麻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共200例,上述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麻醉。观察两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49.3±6.9)S,对照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为(211±34)s,观察组麻醉显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81例,麻醉效果一般共16例,麻醉效果差共3例;对照组产妇中麻醉效果好共67例,麻醉效果一般共22例,麻醉效果差共11例;观察组麻醉效果好和麻醉效果一般所占比例(97%)高于对照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脊髓蛛网膜下腔扫描以显示椎管有无狭窄及阻塞,并据此确定病变部位,已有较长历史.由于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更无碘油造影后的并发症和需移除造影剂的麻烦,目前已被临床广泛采用.本文报道24例用核素~(113m)In淋洗液作脊髓蛛网膜下腔扫描的结果,并就扫描时间,体位及与奎根试验联合检查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谭建强  陈宁  洪文学  刘平  周家强  邵兆军  刘强  何伟 《天津医药》2012,40(5):474-476,530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择期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红外热像技术采集蛛网膜下腔麻醉前、后红外热像图、定性、定量进行分析,分析热图温度平面变化、并同针刺法测定的痛觉阻滞平面法进行比较。结果:红外热像仪测量的最高温度平面高于针刺法测定的痛觉阻滞平面,痛觉阻滞平面固定后为T9-S1,红外热像仪测量最高温度平面为T12-L5,二者相差2个脊神经节段;蛛网膜下腔神经被阻滞后红外热像图色码温区发生了变化,尤其是L5-S1所支配的神经平面色码温区变化显著。结论:可以间接通过用红外热像技术测量痛觉阻滞平面、红外热像技术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平面的测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内科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70例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治疗一般给予降低颅内压、止血、预防脑血管痉挛、营养脑细胞等。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病因、病情、血压情况及神经系统体征等。一般及时适当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内科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后均给予止血、降颅压、脑保护及防止血管痉挛、防止再出血,血压高者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治疗,其中死亡3例.结论 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目前常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仍为反复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此法因反复穿刺,每次操作时间长,病人痛苦而难以接受。自2001年来我们改为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SAH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做一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SAH~其中12例由CT提示腰椎穿刺确诊后置管引流,5例因伴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形成,而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开颅术后2~3d置管引流。1.2方法:在局麻下于L3~4间隙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见血性脑脊液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妇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常规经。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5%布比卡因2.0ml,术中生命体征正常,无意外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仅有3例发生轻微头痛,1例发生中度头痛,无严重头痛发生。结论硬脊膜穿破后引起的头痛程度,主要决定于脑脊髓液外漏的程度、穿刺孔的大小(即穿刺针孔的大小)、卧床平躺的时间及心理心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7,(3):211-213
目的:建立一种微创、有效、重复性好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正常对照组和SAH组大鼠,每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大体标本,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t=12.37,P<0.01),蛛网膜下腔可见弥漫性分布的血液或血凝块,脑含水量(t=-9.04,P<0.01)及血脑屏障通透性(t=-38.70,P<0.01)明显增加。结论: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可成功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295例SA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SAH为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动脉瘤为SAH的主要病因,其他病因有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血管畸形等.临床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再出血为主要合并症,PNSH无再出血发生.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结论 早期病因诊断,尽快施行病因治疗,是降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的关键;PNSH作为SAH的一个特殊类型,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