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会芹  李浩 《河南中医》2019,39(7):1042-1044
肝体阴而用阳,围绝经期女性多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故补肝体、调肝用在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肝血虚证运用补养肝血的药物充养肝体;肝阴虚证运用酸肝化阴的药物充养肝体;肝郁气滞证采用疏肝理气解郁药物使肝气调达以调理全身之气机;肝经郁火证采用苦寒泻火药物清泄肝火,疏泄肝气;阴虚阳亢证用养肝育阴、平抑肝阳药物补肝体、调肝用。  相似文献   

2.
郭振球 《山西中医》1989,5(1):11-13
抗衰长寿延年却病重在调元对于老人调元却病延年的药物疗法,宜顺其五脏五行,四时生长化收藏之气而调之。调理之方,应随阴阳体质、年龄阶段不同而用药。一、调肝气以应春生之候。人年五十,肝气始衰。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会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肝的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而为无病或不致肝气早衰。由于人体元气之衰,始于肝经,调肝即是理元气生发之首。因此,调气之始,不仅可以防护本经元气之衰,而且还可延缓自肝→心→脾→  相似文献   

3.
邱啸  魏凤琴 《中医药导报》2020,26(4):119-122
探讨张珍玉从肝论治湿邪为病学术观点的立论基础及临证经验;张珍玉主张外湿致病可伤肝,内湿致病不离肝,以气为中介,肝主调达,畅达脏腑气机以祛内湿,"肝主候外",健卫气以治外湿。通过养肝血调肝气复人体气机之常以祛湿,其中调肝气祛湿,有疏肝祛湿法与舒肝祛湿法之别,疏肝为肝气疏泄太过而设,舒肝为肝气疏泄不及而伍。  相似文献   

4.
“肝气通则心气和”理论源于《名医杂著》,从五脏母子相生关系阐释了肝与心在生理、病理上的紧密联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基于“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理论,本病的主要病机责之“肝气滞”,因肝气不畅、肝失疏泄导致心脉失和、心阳不足、情志不调,相应的治法可归纳为:调气疏肝、活血通络,调畅肝气,温通心阳,疏肝解郁、调畅情志。验之临床,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论肝气证治     
“气”是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所谓“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疏泄是肝气生理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肝气疏泄是具有调了情志活动,保持心情舒畅,疏通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分泌、水谷的消化,血流的通畅等,都与肝气疏泄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但肝气的功能活动又有赖于肝贮藏的血液作为物质基础以供养。所以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气为阳,血为阴,故有“体阴而用阳”的生物特点。若肝疏失调,即可表现神志、消化、气血等功能性的病证。如疏泄不及则肝气不用,可见神志抑郁证;如疏泄太过,便肝气有余,可出现肝气亢奋…  相似文献   

6.
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与前贤论述为基础,从肝主筋论述了慢性疲劳的病因病机及证治:一是"肝主筋"明确指出筋与肝在生理上的关系,人的运动源自筋力,筋得肝气滋养则柔顺有力;二是"肝气衰,筋不能动"则从病理上指出筋不能动是由于肝气衰所致;三是肝气衰的原因有情志过极、饮食失调、劳神过度等;四是肝气衰的临床表现分为肝主疏泄的异常及肝主筋的异常,即表现为精神情志的异常与疲乏无力;五是治疗当以补肝气、调气机为其基本治法,生黄芪为补肝气之要药,重者用生晒参以补元气达到补肝气的目的。本研究拓展了慢性疲劳辨证论治的思路,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要受累人群的慢性疲劳中医药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灸调肝法在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肝针灸法是以肝经穴位或与肝有关的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针灸疗法。《读医随笔》:“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海,性喜疏泄条达,文献记载“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凡之气结、血凝、痰饮、浮肿、鼓胀、痉厥、癫狂、积聚、痞满、眩晕、呕吐、哕呃、咳嗽、哮喘、血痹、虚损,皆肝气不能舒畅所致也”。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产生无不与肝气不疏有关,古人曰“女子肝无不郁”,“五脏之病,肝气居多,而妇人尤甚”,“因女子以肝为先易于怫郁,郁而…  相似文献   

8.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 ,肝脏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一方面表现在调节情志 ,另一方面表现在调畅气机以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也忌过亢。如木气生发的冲和条达之象。肝脏的所谓“刚脏”之性 ,主要表现在肝气方面。若肝气太过 ,则使人急躁易怒。肝气不足则易于惊怕胆怯。肝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 ,本属阴脏 ,肝体不足则肝用有余 ,若肝失条达则气机郁滞 ,气郁太过则化火 ,肝阴不足 ,阳必元盛 ,阳亢则易化风。所谓用阳 ,概括为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 ;所谓的肝气虚 ,即是胆气不足 ;所谓的肝…  相似文献   

9.
韩明炫 《陕西中医》2001,22(3):191-192
本文从肝的体用生理病理作主线入手,把肝病的几个主要证候肝郁、肝气、肝热、肝火、肝阳、肝风的病理机制、转归、综横捭阖,有机地熔为一体论述,疏清来龙去脉探求出一般转化规律,及各证候在转化过程中彼此关系,各自特性,从而达到系统阐明肝病机理。 1 肝的生理概述 肝的生理功能,主要归纳为肝气,肝血两方面。肝气主疏泄、舒展、升阳。疏泄,即舒展、条达:升阳,就是升发少火生机,启动气血升降枢机。肝血主荣养宗筋、经脉藏于肝,调五脏、六腑、百骸供求。 故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秦伯末《论肝病》说“从整个肝生理来说,…  相似文献   

10.
足厥阴肝经具有多血少气的特点,年老体衰、情志失调、酒食不节、劳倦太过、用药不当、久病等原因都会导致肝气、肝阳的亏虚。补肝气既可专补肝气,又可顺肝之性补肝,具体方法有以辛补肝、补肝体以实肝用、缓肝补肝、运用五行以补肝。补肝气常用黄芪、山萸肉、人参,并自拟黄芪补肝汤作为补肝气基础方。温肝阳遵循仲景治阳虚之法,多用温通与温补法,既可专温肝阳,又可温少阴以暖厥阴,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温通经脉以散肝寒,辛甘化阳,阴中求阳。温肝阳常用吴茱萸、附子、细辛,活用肉桂、桂枝,并自拟温肝汤作为温肝阳基础方。肝气虚、肝阳虚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病机,临证运用扶阳通络方治疗阳虚络阻型肝硬化腹水,温肝调糖方治疗肝源性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正> 肝主疏泄,以字义而言:疏是疏通、畅达;泄是宣泄。肝主疏泄是对肝性柔和、喜条达、不郁不亢的疏泄气机这一生理功能的概括。这种特异的气机运动形式,体现在使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调畅。人体脏腑气血,处于不断的升降出入运动之中。脾升胃降,肝升肺降,肾水宜升而心火宜降,肝气宜升而胆火宜降等等。其中脾升胃降,为脏腑气血升降的枢纽。但是脾胃上下升降运动有序,运化健旺,必须得到肝的疏泄。唐容川谓:“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水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肝气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气血充盛,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善于谋虑,思维与动作敏捷。这是由于肝藏血,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谓肝体阴而用阳。肝的阳气是肝气升发和疏泄的一种能力。肝的阴血  相似文献   

12.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文中从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将其内涵概括为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认为可从肝肾同补滋肝阴、肝脾同调养肝血、疏肝解郁调肝气、心肝同治清肝火分而治之,强调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王炯,甘肃省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甘肃省第二批、三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业医4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妇科月经病。认为疾病治疗中,气机通调最为重要,气机逆乱常为百病之源,其中尤以条达肝气最为关键。1月经病重在调肝调肝:王老经常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临证治疗月经病应注重调肝。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月经的化生和经期、经  相似文献   

14.
肝主疏泄,能疏通畅达一身之气机。肝气为病,多易波及他脏。臌胀之初多肝气郁滞,郁则盛,脾胃主运化水湿,但脾胃气机的升降必借助肝气的疏达始能调和不病,今肝气不和不能正常疏达反来克伐,则脾失健运,水湿难以运化而停滞腹中形成胀满。臌胀的形成与肝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臌胀从肝论治是根据肝的升达疏泄作用对气、血、水、脏腑以及情志的影响作用和臌胀与脏腑、气、血、水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临床上通过调肝的方法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水调畅,进而使人体气血恢复调和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臌胀早期肝郁脾虚,气滞湿阻,宜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臌胀中晚期肝郁血瘀水停,宜疏肝活血,化瘀利水;臌胀中晚期肝肾阴虚水停,宜柔肝滋肾,养阴利水;臌胀中晚期肝气阳虚水停,宜补肝气,温肝阳。臌胀无论从病因、病机还是辨证施治中的理法方药选择上,均应注重调肝。  相似文献   

15.
张山雷于<脏腑药式补正·肝部>中强调"肝气乃病理之一大门,善调其肝,以治百病,胥有事半功倍之效[1]",不仅指出肝脏疾病在临床中是常见病,也指出调肝在临床辨证处病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现将肝之体阴而用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下. 1 肝的生理病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谢旭善老师认为,根据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的理论,提出了肝气犯胃为胃脘痛的常见病因,胃脘痛之偏于肝者,用药当辨肝气肝郁之分,虽皆是气分实证,但因其病机不同,治法迥异。认为脾胃病与肝关系密切,因此在治疗胃脘痛的时候应注意治肝,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李龙骧 《河北中医》2007,29(11):1025-1026
阳萎是男科常见病。笔者认为,阳萎发病除少数为器质性病变外,多数与肝、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笔者不揣愚陋,将阳萎从肝、心论治心得浅述如下。1病因病机1.1肝主疏泄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肝脉布绕阴器,阴茎以宗筋为体,气血为用,肝气疏泄及时,气血充沛,宗筋自能伸展。如《辨证录》云:“肝气旺而宗筋伸。”临床观察发现,阳萎的发生与情志精神因素颇相关联,如下岗失业,家庭失和,忧思恚怒,不能自解,久则肝失疏泄,气血输布失常,宗筋失盈而致阳萎不用,正如《素…  相似文献   

18.
<正>张山雷于《脏腑药式补正.肝部》中强调"肝气乃病理之一大门,善调其肝,以治百病,胥有事半功倍之效[1]",不仅指出肝脏疾病在临床中是常见病,也指出调肝在临床辨证处病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现将肝之体阴而用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胃调肝胶囊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和胃调肝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三联西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率和胃黏膜切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嗳气、吐酸和胃黏膜切片Hp阴转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调肝胶囊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肝“体阴用阳”理论内涵进行剖析,分别阐释了肝的“体阴”与“用阳”生理病理机制,描述了其相应证候机制与症状特点,分析了调肝经典方药的组方规律,通过临床验案证实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指导意义。认为肝的升发之性,是升发人体之气以适应天地之气升发的必要保障,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平衡的关键。肝气升发失常主要体现为升发太过与升发不及两大类型,具体分析了肝气升发失常病机特点与临床表现;提出肝藏血实为肝之收敛与涵养特性新观点,阐释了肝藏血主疏泄之间的收敛贮藏与升发条达的关系,认为肝藏血涵养收敛肝气使其不过亢,肝藏血可养魂安神,肝藏血为经血生成之源等观点。本文最终提出“平肝降逆必兼养阴柔肝,疏肝解郁亦应养肝养血,清肝泻火不忘凉血养阴”的临床调肝组方观点,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