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微囊藻细胞毒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微囊藻细胞毒素特征。方法以西流湖和黄河花园口段某调蓄池作为调查现场,采用96孔板结和极限稀释法对采集藻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全细胞PCR方法检测所分离微囊藻细胞株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PC-IGS)和微囊藻毒素多肽合成酶基因B(mcyB),并对提取毒素应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检测。结果自西流湖分离的XLH细胞株和黄河花园口调蓄池分离的2株微囊藻细胞BM1、BM2,PC-IGS、mcyB基因扩增均为阳性;mcyB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mcy基因同源性达99%;HPLC检测3株藻细胞所含毒素异构体主要为MC-LR,占毒素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97.9%、98.6%和99.3%。结论自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分离的3株微囊藻细胞均为产毒株,产生毒素异构体主要为毒性较大的MC-LR。  相似文献   

2.
西流湖水体藻类污染现状和产毒蓝藻的全细胞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西流湖水体浮游藻类尤其是产毒蓝藻的污染现状,并建立全细胞PCR检测产毒蓝藻的方法。方法从2004年3月开始,采集西流湖水体表层水样,用血细胞计数板法计数藻细胞;设计特异引物,采用全细胞PCR方法检测水样中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PC-IGS)和微囊藻毒素多肽合成酶基因mcyB,并对mcyB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结果西流湖水体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硅藻和裸藻,夏秋季蓝藻为优势藻门;2004年7月7日~9月27日水样PC-IGS序列PCR检测阳性,7月29日~9月27日水样mcyB基因PCR检测阳性,扩增片断mcyB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铜绿微囊藻mcyB同源性大于9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大于94%。结论西流湖夏秋季有产毒蓝藻出现,全细胞PCR法可以检测水体中产毒蓝藻。  相似文献   

3.
饮用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与蓝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S市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与浮游藻类的污染状况,并初步探讨微囊藻毒素 LR浓度与蓝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S市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及浮游藻类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藻细胞密度和藻毒素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在夏秋初季节形成污染高峰,最大值分别达到8.78×10 6个/L和2 .3 8μg/L ;而藻类种属构成比也有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含较多产毒藻种的蓝藻类在夏秋季节比例最高,而硅藻则在冬春季节达到最大密度;另一方面,水源中微囊藻毒素 LR的浓度与蓝藻细胞密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有必要加强城市供水系统中藻类(特别是蓝藻)及其毒素污染的监测,而以饮用水源中蓝藻细胞密度作为一个预警指标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 毒素的污染现状,毒性机理和检测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 引言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生态习性多种多样。蓝藻(亦称蓝绿藻 )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中的一类有色素、营自养生活的浮游藻类。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 ,使得水体急剧富营养化 ,每年夏秋季节在一些淡水湖泊、河流中常可见到大规模的水华现象 ,水质感观性状恶化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蓝藻是目前已知产生毒素最多、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大的藻类。微囊藻毒素 (microcystins ,MCs)就是由蓝藻门中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颤藻、念珠藻、束丝藻等产生的一类肝脏毒…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蓝绿藻分子标志物--mcyD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筛选自然水体中产微囊藻毒素藻株的方法.方法应用编码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D基因的特异引物结合藻类保守序列16 S rRNA对所培养的纯种蓝绿藻(铜绿微囊藻FACHB 469、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 5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采集的水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观察扩增结果,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其微囊藻毒素浓度.结果在产微囊藻毒素(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569)的藻株和水样均可以扩增出1条约870 bp的单一条带,而不产微囊藻毒素的藻株(铜绿微囊藻FACHB4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水样未扩增出此条带.结论以mcyD基因为微囊藻毒素分子标志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自然水体中的产微囊藻毒素和非产微囊藻毒素蓝绿藻是可行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傍河取水工程对黄河水中微囊藻毒素、藻细胞的去除效果,为该工程的推广应用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水样采集后,低温保存运回实验室。细胞计数板法测定藻细胞密度,ELISA法测定微囊藻毒素。结果傍河取水工程对藻细胞和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均在90.0%以上。结论傍河取水工程对藻细胞和微囊藻毒素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微囊藻的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生长和产毒特性。方法采用96孔板结合极限稀释法,对郑州市西流湖微囊藻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分离微囊藻株的细胞学和生长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微囊藻培养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分离藻株的生长曲线,计算其生长速率常数和倍增时间;用全细胞PCR和ELISA鉴定分离微囊藻株的产毒性,用ELISA测定其微囊藻毒素粗提物的浓度,并计算其产毒量。结果成功从郑州市西流湖分离出2株微囊藻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生长速率常数均呈先迅速升高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一个生长周期内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平均生长速率常数分别为0.294和0.345,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82h和70h。全细胞PCR和ELISA结果均为阳性,2株微囊藻均为产毒株,冻干藻细胞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微囊藻毒素产量分别为1.0μg/mg和2.4μg/mg。结论郑州市西流湖有产毒微囊藻污染,96孔细胞培养板可用于分离纯化微囊藻。  相似文献   

8.
上海淀山湖、黄浦江水系浮游藻类及藻类毒素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对淀山湖、黄浦江水系浮游藻类的种群构成和蓝藻毒素的季节变化进行周年监测,发现淀山湖藻类及其毒素的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份蓝藻大量繁殖,形成了一年中污染的高峰。优势种群已由隐藻被毒性较高的蓝藻所取代,而蓝藻中占优势的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等能产生一种具有强烈肝毒性的短肽,称为微囊藻毒素。应用ELISA方法对淀山湖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蓝藻的变化规律呈正相关,夏、秋季水中毒素出现高峰,最高值达55.4ng/ml,说明淀山湖藻类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通过对水体总磷、总氮、叶绿素a、pH值等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影响该水系营养水平和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淀山湖及鄱阳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淀山湖、鄱阳湖水体浮游藻类和藻类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于2000年7、10月在鄱阳湖和淀山湖各设置5个采样点,采集水样进行藻类计数,采用ELISA方法测定水样中微囊藻毒素(MC)的含量.结果 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中蓝藻百分比均高于7月.淀山湖、鄱阳湖10月水样中MC的含量均高于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点水中M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10月淀山湖水中MC含量均高于鄱阳湖,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藻已成为淀山湖、鄱阳湖水的优势藻种,淀山湖、鄱阳湖水存在MC污染.  相似文献   

10.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产生的一类毒素,是淡水水体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类藻毒素。随着水体受藻类毒素污染频度的增加,微囊藻毒素受关注的程度亦日渐加大,对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和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检测更是控制的基础。选择一种快速、经济、敏感的检测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已必不可少。笔者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各种检测方法及其成果,指出了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黄河水源水藻和藻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with algae and microcystin (MC) in source water of Yellow River in Zhengzhou city. METHODS: Algae and MC were detected continuously for source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 and S Water Works of Zhengzhou in 1998. Microcystin was determined with high-sensitive ELISA. RESULTS: Monthly average density of algae was 1,439 x 10(4)/L in source water of B Water Works of Zhengzhou, with peak algae density of 4,762 x 10(4)/L in August, and that of S Water Works was 1,071 x 10(4)/L. Blue-algae of higher toxicity has become dominant species in source water from S water Works. Detection rate of microcystin was 70.83% in 2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wo water work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arlson's trophic state index (TSI), as well as other indices, such as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chemical oxygen demands (COD) and algae density in water, source water in Zhengzhou has pres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eutrophication.  相似文献   

12.
实验条件下氮、磷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实验条件下氮、磷及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天,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20天;接种于含磷0.05、5.0mg/L的BG-11培养液中,并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20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并于培养的第8、12、16、20天将藻细胞破碎,提取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毒素的量。结果当磷初始浓度低于5.0mg/L时,微囊藻毒素的产量随培养液中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当培养液中磷初始浓度为10.0mg/L时,磷对微囊藻毒素的产量产生了抑制作用。磷初始浓度为0.05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在5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在磷初始浓度为5.0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为2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与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具有最大生物量时的氮磷比值相同。结论磷对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河滩地傍河取水工程对黄河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方法 2008年夏秋季节(5月6日至11月5日),对黄河和傍河取水工程"九·五"滩地5眼管井进行了6个月的水样采集,每季8次,共16次,ELISA法测定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黄河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均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囊藻毒素-LR基准值以下,且秋季微囊藻毒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夏季(P<0.01),滩地5眼管井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均低于黄河水,傍河取水工程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与距黄河干道距离无关。结论傍河取水工程对微囊藻毒素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淡水湖泊微囊藻毒素的污染和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海滨  严卫星 《卫生研究》2002,31(6):477-480
微囊藻毒素是淡水湖泊蓝藻产生的一类肽类毒素 ,它的产生受到藻类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微囊藻毒以肝脏为靶器官 ,通过多种作用引起肝细胞坏死 ,抑制蛋白磷酸酶 1(PP1)和蛋白磷酸酶 2A(PP2A)的活性 ,具有致癌性 ,是肿瘤促进剂。微囊藻及其毒素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广泛性、持续性以及它所具有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 ,可能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综述了微囊藻及其毒素的污染、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原因和毒理学研究现状 ,预防的基本原则 ,并就其在食品安全方面将要开展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含有微囊藻毒素(MC)表达相关基因的基因组文库,用于分离MC相关基因或鉴别MC表达藻株,方法:使用MC产毒株NIES-90,获取基因组DNA,酶切制备片段,克隆到质粒pUC18中,转化JM109构成基因组文库,结果:建成容量覆盖蓝绿藻基因组10倍以上,插入片段介于200-700bp的NIES-90基因组文库,其中获得至少一段序列具有NIES-90特异性,可能为MC相关基因,结论:构建文库成功,可用于后续MC特异性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地区饮用水藻类污染状况。方法以武汉市郊黄陂、蔡甸两个区的饮用水为样本,鉴定种类,藻类计数和测定微囊藻毒素,并与同期汉江水厂,长江水厂及东湖水水样做对比分析。结果武汉市农村地区饮用水中的藻类分布以绿藻和硅藻为主,蓝藻次之,但有微囊藻、颤藻等可能产毒的种类检出,藻类数量远高于长江水和汉江水,此次调查微囊藻毒素均未超过现有标准规定的1.0μg/L。结论农村的水质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藻类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