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CYP2C19未突变的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氯吡格雷基因多态性测定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不一致,TEG示:氯吡格雷抑制率25.2%,MADP 57 mm。氯吡格雷治疗基因预测示:CYP2C19*2 GG,CYP2C19*3 GG,CYP2C19*17 CC,ABCB1 3435 TT,PON1 576 AA,结论为氯吡格雷抵抗低风险。综合分析患者病情,临床药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同时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建议将氯吡格雷替换为替格瑞洛。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无心血管不良事件、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为患者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教育,保证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检测仪对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作基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与氯吡格雷疗效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为用药干预提供数据.经过初步的探索,在氯吡格雷的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用于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代谢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2021年4月至10月收治的住院心衰患者44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氯吡格雷组(23例)和阿司匹林组(21例),两组患者均予丹参多酚,同时分别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治疗2周。根据基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又分为耐药组(增强组)和正常组。分别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Sanger测序法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监测患者用药前后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凝血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考察临床疗效和出血风险。结果 临床疗效监测结果显示,对氧磷酶1(PON1)、细胞色素(CYP)2C19*3、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耐药组患者疗效不佳的占比均高于正常组,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CYP2C19*2耐药组患者疗效不佳的占比低于正常组,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出血风险监测结果显示,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BCB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1)增强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李智  解华  田月洁 《中国药师》2010,13(12):1729-173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体用药后所产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被发现与人体基因多态性有着密切联系。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药物,是通过体内代谢才产生具有抗凝血活性代谢物的前体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疾病(如心肌梗死、中风或血管性死亡)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氯吡格雷抵抗是冠心病复发性血栓事件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发生机制与患者疾病状态、CYP2C19等基因多态性及合并用药存在相互作用等有关。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排查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结合基因检测结果、疾病状态、药物相互作用等,协助医生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开展个体化药学监护,并建立氯吡格雷抵抗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西地区汉族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阐述基于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12月诊断为脑卒中且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653例山西地区汉族患者,依据第636号及第681号碱基对等位基因功能缺失(loss-offunction,LOF)的不同,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型~*1/~*2、~*1/~*3;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对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对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分布进行比较,研究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结果选取的653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快代谢型(~*1/~*1)为266例,发生率40.74%;中间代谢型(~*1/~*2、~*1/~*3)为287例,发生率43.95%;慢代谢型(~*2/~*2、~*2/~*3、~*3/~*3)为100例,发生率15.31%。男性患者以中间代谢型患者为主占45.8%,女性患者则以快代谢型患者为主占45.3%。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山西地区汉族人群部分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频率发生率高,其中以(~*1/~*2)为主占39.16%,且慢代谢型频率略高于我国整体水平。(2)药师利用基因检测手段为临床设计精准化治疗方案,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依据基因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是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支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药物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给药、安全用药及指导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5 ~ 8月的药物基因检测报告,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后,在阿司匹林使用患者中,21例(12.14%)更换了治疗方案,3例(1.96%)需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在氯吡格雷使用患者中,95例(58.28%)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及药物更换;在华法林使用患者中,2例(18.18%)进行了剂量调整;在他汀类药物使用患者中,5例(4.88%)进行了剂量限制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卡马西平使用患者中,3例(37.5%)需要警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并更换治疗药物。结论: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开展必要的药学服务,予以指导临床用药,并促进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利用CYP2C19和ABCB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30例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3、CYP2C19*2和ABCB1)的基因型,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给药建议。另选取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PCI术后患者,测定氯吡格雷相关基因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结果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1例为超快代谢型,8例为快代谢型,18例为中间代谢型,3例为慢代谢型;ABCB1 CC野生型13例,CT突变杂合型14例,TT突变纯合型3例。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PCI术后规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反复胸闷胸痛,CYP2C19基因检测为CYP2C19*1/*2中间代谢型,无ABCB1突变,药物代谢减慢,建议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结论通过基因检测指导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给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计成  葛卫红  张海霞 《中国药房》2011,(26):2495-2496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药物治疗,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对临床药师工作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药学干预,并对不合理用药医嘱和药师干预接受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干预,2009年内分泌科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例数有下降趋势,而医师对药师的意见接受率有显著上升趋势。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实践,可以减少临床的不合理用药和增进医药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关注肿瘤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三个方面,分析高血压肿瘤患者保肝药物的调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化疗患者抗HBV药物的使用;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以及阿帕替尼引起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调整4个典型案例,对临床药师参与肿瘤内科患者个体化用药进行分析,表明临床药师能充分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建议,提高其用药的合理安全性,在实现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适合临床药师发展的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07年7月神经科临床药师参与审核及调配的神经内科病房79例口服药疗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占调配总数的8.9%,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成功率达96.2%。不合理用药中有34.2%为专科用药,其他科室用药占65.8%。不合理用药包括用法不正确、选药不正确、重复用药、剂量差错等。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审查药疗单是确保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庞家莲  蒙光义  唐华斌 《中国药房》2012,(18):1641-164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实施的各环节中临床药师与合理用药情况。方法:结合我院临床药师的培养情况及其在临床路径中的干预作用,检索国内、外临床药师与临床路径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到临床路径的计划、执行、检查、修正过程中,可使治疗药物得以合理使用。临床药师通过有针对性地向医务人员、患者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制订出符合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用药方案,可确保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从而达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既是医院危急值管理的一部分,也是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医院应重视血药浓度危急值的管理,针对临床检测发现的血药浓度危急值,应及时反馈、沟通处理。在医疗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专科临床药师是医院药学技术服务转型的主力军。本院从2013年起,临床药师、检测药师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逐步探索,建立了患者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和临床干预体系,对临床检测的血药浓度危急值进行预警、跟踪和临床干预。所建立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我院血药浓度危急值的上报率,同时也降低了危急值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从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掌握药品说明书内容、监护整个用药过程及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四个方面探讨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物的药学监护,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药师应关注和掌握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掌握抗肿瘤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协助医生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监护整个用药过程,做好药品的正确使用、患者的用药教育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药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和团队合作共同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临床用药问题并正确预防或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临床药师干预医师用药的成功率。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期间临床药师干预医师用药61例情况,包括干预方式、医师接受程度、干预失败所涉及的用药问题和原因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医师用药成功率为85.25%(52/61),与医师面对面讨论后干预用药成功率提高(95.00%),医师较主治医师及以上者接受度高,干预成功率分别为88.37%、77.78%;干预失败所涉及用药问题中药物选择方面(药物选择违反相关规定+无依据联合用药)比例较高(52.94%),其次是用药疗程过长(35.29%);分析干预失败原因:医师不重视药师意见、过分相信自己的临床经验。结论:应加强对医师尤其是高年资医师用药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其合理用药的认知度;药师应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以提升其在用药方面的权威性;临床药师及时、主动干预医师用药值得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8.
钱南萍  魏润新  许静 《中国药房》2011,(10):954-95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和切入点。方法:结合肿瘤科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给药环节及患者用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体会,总结其具体工作内容和模式。结果:我院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方案、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护士的指导、用药咨询、营养支持和药患沟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只有深入临床,按照适宜的工作流程,才能切实做好临床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