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汤口服,疗程为6周,观察并记录2组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硝酸甘油用量,并行心电图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SA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ECG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脑复原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30天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以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CAT、MDA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3.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科  张弘  李曦 《陕西中医》2018,(1):32-3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型心衰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疗程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与常规西药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CHF都具有良好效果,但联合治疗对CHF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其中医证候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FR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FFR在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FR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5%,对照组为18.52%,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FF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救脑汤治疗偏头痛急性期(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L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7例与治疗组33例。对照组口服芬必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救脑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溶血磷脂酸(LPA)及TNF-α水平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LPA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救脑汤联合芬必得治疗偏头痛(血瘀证)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能够减轻患者头痛症状,降低血清LPA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8.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以及Hc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汤配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分散片、拜阿司匹林片治疗,治疗组给服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疾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疾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气活血汤,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00%,低于观察组92. 50%(Z=2. 576,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从微炎症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对应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方案(饮食控制、降糖、降压、降脂等)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20方,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汤,疗程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12周,治疗组患者的血肌酐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P0.01),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降低(P0.01),血清CRP和IL-8水平亦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在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升高血清白蛋白,下调血CRP,IL-8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具有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CRP,IL-8等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DKD机体的微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朴钟元 《天津中医药》2012,29(4):398-40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消岩汤对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Ⅳ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接受体外高频热疗联合口服消岩汤治疗)、中药治疗组(单纯接受口服消岩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0 d。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LC43)及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结果]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提高水平较中药治疗组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在EORTCQLQ-LC43量表中的躯体领域、情感领域的改善程度上较中药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在疼痛改善情况上较中药治疗组明显(P<0.01)。而联合治疗组在FACT-L量表中的躯体状况、社会/家庭情况、功能情况、量表总分均较中药治疗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医药治疗能提高气虚毒瘀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症状及生存质量,在躯体、情感、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气虚血瘀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疗效,对血清胱抑素 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亲环素(CypA)的影响。方法:将118例CHF(气虚血瘀证)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噻片,25 mg/次,1次/d;口服卡托普利片,12.5 mg,2次/d;地高辛片,0.25 mg,1次/d; 口服倍他乐克,25 m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内服,1剂/d,分2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ee氏评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价,6 min步行实验(6 MWT)和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系统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值;检测两组患者Cys C,Hcy和Cyp 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9.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WT多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和E/A均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LVEF和E/A比对照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ys C,Hcy和Cyp 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强心、利尿的基础上,益气活血汤可改善气虚血瘀型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可能与降低Cys C,Hcy和Cyp 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圣方内服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肌痉挛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甘氨酸(Gly)和γ-胺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89例,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两组患者行常规对症干预。对照组44例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组45例内服通圣方,1剂/d,2次/d;中药药蜡膏饼外敷于相应穴位,用红外线理疗机加热模拟灸法,l h/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评分,巴塞尔(Barthel,BI)指数分,步行能力及中医(TCM)症状评分;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反应情况;检测两组血清Gly和GAB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SI,Ashworth,步行能力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ly和GA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圣方内服联合中药泥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肌痉挛疗效确切,上调血清Gly和GABA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痰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淄博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火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熄风清火活血化痰汤与西医基础治疗.治疗10d后,观察2...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LEAD)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D-二聚体(D-Di),C反应蛋白(CRP),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ABI)及肱踝脉搏波速度(ba PWV)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片40 mg,qd,拜阿司匹林片100 mg,q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并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血脂,D-Di,CRP,股动脉IMT,ABI,ba PWV的变化,并监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DL-C,D-Di,ba PWV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辛伐他汀、拜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降低LDL-C,D-Di,ba PWV,可能对改善动脉僵硬度有益。  相似文献   

18.
何旭丽  徐军建 《陕西中医》2021,(1):51-53,60
目的:研究芪归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及对患者肾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CR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进行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服用芪归益气活血汤.对常规组和研究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肾功能和肾血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CRF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活血化痰通络方早期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8月1日—2019年9月30日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风痰瘀阻证急性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2周.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后遗肢体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强腓肽(Dyn),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将119例脑卒中患者除去脱落及不符合研究的,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肚脐旁皮下注低分子肝素40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ADL),平衡能力、肢体功能、步行能力,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yn,NPY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巴塞尔指数(BI),博格平衡量表(BBS),傅格-梅尔氏(Fugl-Meyer)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肌力恢复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Dyn,NPY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浆Dyn,NPY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