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硝酸益康唑温度敏感型凝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含硝酸益康唑-HP-β-CD的温度敏感型凝胶,评价其体外制剂学特征.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硝酸益康唑的HP-β-CD包合物并进行表征制备温度敏感型凝胶,考察处方因素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HP-β-CD、HPMC和PEG400对凝胶胶凝温度和相变时间的影响.制备含硝酸益康唑或其HP-β-CD包合物的温度敏感性凝胶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评价.结果: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硝酸益康唑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蒸馏水中溶解度增加38倍,相溶解度实验结果显示硝酸益康唑和HP-β-CD是按1:n(n>1)形成包合物,提高温度有利于包合物形成.处方中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用量增加,凝胶的相转变温度降低,且相变时间缩短;HP-β-CD使凝胶的LCST升高.含硝酸益康唑或硝酸益康唑包合物凝胶的体外释放速度缓慢,凝胶中加入HPMC可使药物释放速度进一步延迟.结论:初步制备同时具有溶解度改善和缓释作用特征的硝酸益康唑温度敏感性凝胶.  相似文献   

2.
张玲莉  宋兴龙  王军 《中国药师》2015,(10):1708-1711
摘 要 目的: 研制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和188为温敏材料,采用冷法制备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两种材料的最佳配比;对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的胶凝强度、生物黏附力等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其体外溶蚀行为及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泊洛沙姆407及188的最佳配比为20%∶2.5%,此时胶凝温度为(36.9±0.2)℃,胶凝强度为(115.1±3.2 )s,生物黏附力为(130.7±5.8)×102 dyne·cm-2;体外释药特性及凝胶溶蚀特性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且两者相关性良好,显示美沙拉嗪液体栓具有较好的缓释性。结论: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较好的胶凝性、生物黏附性及缓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为温敏型材料制备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通过对胶凝温度的考察确定处方,考察了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的黏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机制进行研究,对制剂的眼刺激性进行评价。结果 确定18%的泊洛沙姆407作为乳酸环丙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的基质。药物的体外释放呈零级动力学特征,释放量取决于凝胶溶蚀量。该制剂对兔眼无刺激。结论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考察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MSZ-HP-β-CD)液体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葡聚糖硫酸钠法建立大鼠UC模型,以市售美沙拉嗪(MSZ)栓剂为阳性对照,研究UC大鼠在MSZ-HP-β-CD液体栓作用下的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形态学考察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两种MSZ制剂组的CM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MSZ-HP-β-CD液体栓组的CMDI评分比MSZ栓组更低(P<0.05);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在MSZ栓剂或MSZ-HP-β-CD包合物液体栓的干预下,溃损明显好转,组织结构趋于完整,其中以MSZ-HP-β-CD液体栓组的炎症好转最为明显。结论:MSZ-HP-β-CD液体栓在UC大鼠模型中显示出比市售MSZ栓剂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药剂学性质的研究。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形成凝胶时间、胶凝强度、生物黏附力、黏度、胶凝温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处方中的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的比例、壳聚糖质量分数和pH值3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优处方工艺;测定最优处方液体栓剂的胶凝强度、生物黏附力、黏度、胶凝温度。 结果 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15:25),壳聚糖质量分数0.4%,pH值为5±0.2。 结论 经验证结果良好,液体栓剂强度及生物黏附力良好。  相似文献   

6.
Ding WM  Li M  Li GL  Xu HZ  Chen RX 《药学学报》2011,46(6):727-732
本文以泊洛沙姆F127为主要基质材料,复合使用泊洛沙姆F68和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制备盐酸博安霉素注射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对凝胶的胶凝温度、流变学、质构特性、电镜结构和体外释放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的盐酸博安霉素注射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在常温下为流动的液体,在人体温度下能够发生相转变,成为具有一定胶凝强度的半固体,方便注射给药,胶凝后呈现三维网状空间结构,药物的扩散和凝胶材料的溶蚀为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该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大鼠体内可以持续释放48 h以上。  相似文献   

7.
宋婧  梁丽娟  王锦玉  仝燕 《中国药房》2013,(35):3296-3298
目的:研究穿琥宁直肠用原位凝胶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黏度突变温度、胶凝温度、稳定性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泊洛沙姆的种类和用量、抗氧化剂和抗菌剂种类;以穿琥宁含量降低百分率为指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质量分数、苯甲醇质量分数、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试验优选抗菌剂的用量和抗氧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并对有效期进行预测。结果:优选的处方为10 g穿琥宁,18 g泊洛沙姆407,6.0 g泊洛沙姆188,0.5 g苯甲醇、6 g HP-β-CD,加水至100 g;胶凝温度为(36.5±0.5)℃;制剂有效期为1.57年。结论:优选的处方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穿琥宁直肠用原位凝胶。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制备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MSZ-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 采用搅拌法制备MSZ-HP-β-CD包合物,以HPLC法测定MSZ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综合指标,优化MSZ-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X射线衍射及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并对其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 采用搅拌法,在温度35℃、MSZ与HP-β-CD质量比为1∶4(mg/g)、包合时间3 h的条件下制备MSZ HP-β-CD包合物。经验证平均包合率达96.28%,平均包合物得率达97.87%,其冻干粉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与MSZ相比,MSZ包合物的溶出度显著提高,10 min时累积溶出度达到98%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MSZ-HP-β-CD包合物重复性好,工艺稳定,能显著提高MSZ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参黄阴道用温敏原位凝胶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以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基质,制备参黄阴道用温敏原位凝胶。考察原位凝胶经模拟阴道液稀释前后的黏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和胶凝温度,采用无膜释放法评价凝胶的体外释放,通过阴道刺激性试验观察原位凝胶的安全性。结果:所得制剂满足阴道可注入性和体内凝胶性能,对阴道无刺激性,药物释放由凝胶溶蚀来决定。结论:参黄阴道用温敏原位凝胶工艺可行,符合临床阴道局部用药物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泊洛沙姆407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原位胶凝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丙烯酸和泊洛沙姆407构成的共聚物,研究其温度敏感的原位胶凝性质。方法将泊洛沙姆407溶于丙烯酸单体,引发聚合反应,产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共聚物水溶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以维生素B12为模型药物,研究药物的释放性质。结果较低浓度的丙烯酸泊洛沙姆407共聚物水溶液具有受热原位胶凝的性质,其胶凝特征与共聚物的组成、浓度、溶液pH等有关,共聚物凝胶可延缓药物释放。结论丙烯酸泊洛沙姆407共聚物可望应用于黏膜给药的原位凝胶递药系统。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温敏性原位凝胶基质体外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考察壳聚糖对泊洛沙姆为基质的温敏性原位凝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两者的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与泊洛沙姆溶液(P407和P188的质量分数均为15%)制备成原位凝胶,测定原位凝胶的体外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结果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从0上升至0.6%时,基质的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均逐渐升高,胶凝温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壳聚糖可改善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的原位凝胶的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常用凝胶材料制备白藜芦醇原位漂浮凝胶,并对处方进行优化,获得具有温敏性质的可漂浮于膀胱内并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的凝胶剂,用于膀胱癌的膀胱灌注化疗。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海藻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铵为辅料,冷溶法制备凝胶;以胶凝温度、胶凝时间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碳酸氢铵的用量进行优化;对优化处方进行温敏性能、漂浮性能和释药性能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白藜芦醇30%,泊洛沙姆407 17.2%,泊洛沙姆188 5.5%,海藻酸钠0.15%,碳酸钙0.06%,碳酸氢铵0.15%。该处方的胶凝温度为28℃~29℃,胶凝时间为50 s,药物以扩散方式从漂浮凝胶中缓慢释放,持续释放时间超过48 d。结论:白藜芦醇原位漂浮凝胶具有膀胱内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的性质,可以作为膀胱癌治疗中膀胱灌注化疗的替代给药形式,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美普他酚鼻用温敏型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盐酸美普他酚为主药,泊洛沙姆P407为凝胶材料制备凝胶;以影响制剂胶凝温度的泊洛沙姆P407、P188及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同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生理盐水为介质进行体外释放特性评价。结果:以处方中含有泊洛沙姆P407为20%、泊洛沙姆P188为3%、PEG6000为2%为最佳处方,平均胶凝温度为32.4℃。所制制剂15min即释药约25%,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适合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14.
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斐  王东凯  罗立  徐松林  刘莱  徐飒 《中国药房》2005,16(14):1057-1059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热敏型材料制备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根据胶凝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3~11μg/ml(r=0.9991,n=6),回收率为99.62%;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8%;药物释放呈零级动力学特征,释放量取决于凝胶溶蚀量。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极具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方法: 以泊洛沙姆为基质,采用冷溶法制备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考察泊洛沙姆407与泊洛沙姆188的用量对胶凝相变温度的影响,采用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泊洛沙姆407用量的增大胶凝化温度逐渐降低,随着泊洛沙姆188用量的增大胶凝化温度逐渐升高,通过优化得到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最佳处方为:泊洛沙姆407的浓度为20.6%(w/v),泊洛沙姆188的浓度为5.7%(w/v),在温度为36.5 ℃以上可发生胶凝。药物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中呈持续缓慢释放,6 h药物的累积释放度为87.5%±5.4%。结论: 诺氟沙星阴道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可以延缓药物释放,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阴道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季胺化程度为60%的N-三甲基壳聚糖(TMC60)对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的液体栓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为两者的配伍使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将5种不同浓度的TMC60(0%,0.2%,0.4‰,0.6‰,0.8%)合并泊洛沙姆溶液(P407:P188=15%:19%)作为液体栓剂的基质,测定不同浓度TMC60对液体栓剂基质的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和生物粘附力的影响。结果:当TMC60的浓度从0%上升至0.8%时,基质的胶凝温度(℃)依次为27.2,28.2,28.8,29.6,30.8;胶凝强度(s)依次为10,30,66,97,146;生物粘附力值(×10^2dyne/cm^2)依次为35.0,46.5,50.2,60.2,82.6。表明随着TMC60浓度增高,泊洛沙姆液体栓剂基质的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和生物粘附力均逐渐升高(P〈0.05)。结论:TMC60可改善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的液体栓剂的体外物化性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考察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 β-环糊精(HP-β-CD)对美沙拉嗪(MSZ)的增溶作用,为其包合物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相溶解度法分别考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β-CD及HP β-CD对MSZ的增溶作用,绘制出MSZ的相溶解度曲线,并计算包合常数K及包合动力学参数ΔG、ΔH及ΔS。结果: MSZ在两种环糊精中的相溶解度曲线均为AL型,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环糊精对MSZ的包合常数K值均降低,当环糊精浓度和温度相同时,HP β-CD的增溶效果明显优于β-CD;包合动力学参数ΔG、ΔH及ΔS均为负值。结论:两种环糊精对MSZ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HP-β-CD的增溶效果优于β-CD。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蒲公英眼用温敏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HPMC为混合凝胶基质,以泪液稀释前后的胶凝温度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蒲公英眼用温敏凝胶的处方。结果该制剂在室温条件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在生理条件下发生相变形成凝胶,符合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凝胶溶蚀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二者均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蒲公英眼用温敏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方法:以胰岛素含量为指标,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的比例、壳聚糖含量、p H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的处方;并采用无膜、动物黏膜溶出法考察所制栓剂的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所制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的胰岛素含量为0.35%;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的比例对栓剂中胰岛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最优处方为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比例为15%∶25%、壳聚糖含量为0.4%、p H为5;使用无膜和牛肠黏膜时是通过溶蚀方式释放,使用羊肠黏膜时是通过扩散与溶蚀相结合的方式释放。结论:成功制得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对其进行了处方优化筛选,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考察含有不同泊洛沙姆407(Pluronic F127)和泊洛沙姆188(Pluronic F68)浓度配比的处方对原位凝胶胶凝温度、流变学性质、质构特性和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等的影响,从而设计和优化处方.结果 得到最佳凝胶基质组成为19%F127/0.3%F68,其胶凝温度33.7℃;达到34℃时粘度和胶凝强度明显增大;PCV自凝胶中的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 喷昔洛韦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眼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