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综述肝素前体heparosan的制备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heparosan的制备方法及药学应用的文献,对其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现有heparosan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提取法、代谢工程改造菌生产法、体外重组酶合成法;heparosan不仅可作为起始原料用于非动物源肝素的生物合成和非抗凝肝素衍生物的制备,还可作为药物载体。结论 发酵工程、代谢工程及酶工程等技术的成功应用推动heparosan的制备规模显著提高,但尚难以定制合成分子量可控的heparosan及衍生物;目前heparosan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新的制备与结构改造策略将进一步拓宽其在药物发现与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医院药学科研的选题思路和管理方法,以有助于推动医院药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方法: 从医院药学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主要研究领域、选题的思路方法和科研的管理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医院药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实验性研究和软科学研究。选题应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原则,从药学的思维路径出发,以转化医学为目标,立足于临床用药面临的实际问题。仿制药的质量评价、成药性研究等均可以发挥医院药学贴近临床的优势,是选题应重点关注的方面。医院药学科研应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人才梯队和激励制度的建设,加强团队内外的科研合作。结论:医院药学科研对于推动药学工作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如何搞好药学科研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子秋  徐晓媛 《中国药事》2018,32(12):1628-1637
目的:分析近5年美国药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为我国药学教育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对《美国药学教育杂志》1055篇文章进行文献分析,选择其中几篇进行实例分析,对文章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与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革建议。结果:美国药学教育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入,各研究机构合作较多,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实验对比,研究的热点是主动学习、跨职业教育、模拟患者以及人文关怀。结论:我国还应丰富研究对象,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以及加强研究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创建药学服务移动应用程序(APP),实现社区药师与患者的远程在线交流,提供精准的药学服务。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结合药学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药学服务APP的主要功能,包括药学资讯、合理用药、药学咨询、健康中心。结果:药学服务APP实现了患者与社区药师的对接。患者可通过APP客户端查询医院开具的处方信息,包括药品的基本信息,用法用量,还针对性地显示每个药品的相关提示。与此同时,患者能通过APP客户端及时咨询药师并提供药物使用效果反馈,弥补现有不良反应主要在医院收集的不足。结论:药学服务APP为患者与药师建立了一个新的远程沟通平台,是精准化药学服务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针对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中的研究领域开展可视化引文分析。 方法:借助可视化引文分析工具HistCite,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引文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文献中的核心期刊和当前研究的热点,并用可视化方法展示临床药学研究的发展历史。结果:得到了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等10种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核心期刊,确定了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热门研究主题,并用引文编年图直观地展示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和阶段。结论: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HistCite能够快速、直观地展现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徐敢 《中国药事》2017,31(8):833-837
目的:研究国内外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异同,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和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提供建议。方法:比较国外药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和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新矛盾,应从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重新思考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方向和制度安排。结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适时推进药学教育改革,建立以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为主体,高等药学教育与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军事药学学科体系与分类。方法 运用系统分析和系统结构化法,在对军事药学的学科定位、分类现状、分类思路和分类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描述军事药学学科体系。结果 军事药学学科体系可划分为军事药学基础学科、军事药学技术学科、军事药学工程学科、军事药学管理学科四大类及若干小类。结论 加强军事药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将完善学科体系分类,有助于提高军事药学学科整体认知水平、推进军事药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互联网药学服务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进一步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发表的有关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文献,采用BICOMB 2.02软件对纳入的中英文文献分别进行提取和统计,并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利用NetDraw 2.089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绘制社会网络图,并利用Ucinet 6.212软件对网络进行中心度分析;利用gCLUTO 1.0软件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关于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中文文献159篇,互联网药学概念最早出现于2000年;英文文献纳入62篇,相关研究最早发表于1999年;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国药房》和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确定了当前关于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的6个主题:互联网药学服务在社区慢病患者中工作模式的研究、移动互联网平台在药学咨询服务中的研究、云药房(网上药店)互联网药学服务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研究、互联网药学实践在药师或临床药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对药师的影响研究。结论 该研究全面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催化加速了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在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伴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互联网药学服务也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黎静  武志昂  杨燕  唐密  何江江 《中国药事》2020,34(6):693-699
目的: 研究英国药学服务现状,为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从政策指南、服务内容、技术支持等方面了解英国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探究对我国药学服务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英国药学服务在制度指南、内容规范、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建设较为完善,对我国药学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促进药学服务规范化、鼓励社会药房参与公共健康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3方面提出适合我国药学服务发展的建议,促进我国药学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硕  林洁  谈维  郭冬梅 《中国药事》2019,33(2):158-165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学人员资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方法:对药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中关于药学人员资质要求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目前,我国药学人员资质管理存在部分概念界定不清、缺乏统一标准,药学人员的资质准入要求较低,部分要求较为泛化,现行法律法规中强制性要求具备执业药师比例较少,相关立法有待完善等问题。结论:应概念界定明确,提高药学人员资质准入门槛,加大药学人员中执业药师的比例,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信息技术在我院用药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医院药学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医院药库、药房、临床用药管理实践中的难题及信息化解决方法,总结实践经验。结果: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防范用药错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服务质量。结论:实现医院药学管理的信息化,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 探讨我国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 结合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的现状、存在问题等,阐述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明确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的重要意义。结果: 建立培养专业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必将促进中药临床药学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提升。结论:建立中药临床药学培训基地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是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医疗机构推行药房托管的可行性,为药品零差率改革、药剂科向临床药学转型做出有价值的探索。方法:通过实地调研上海市7家不同类型医院药剂科和1家著名药品流通企业,访谈相关负责人,并对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非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使用统计学软件Statwing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得到93份有效问卷,尽管某医院药房托管改革成效显著,但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医院药房托管持否定态度,认为医院药房托管目前对临床药学的发展弊大于利。结论:未来全面药品零差率和发展临床药学的形势下,药房托管值得探索和尝试,应在法律上明确药房托管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规范流通市场,保障患者权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综合中药特点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为中成药治疗或干预疾病的临床综合价值判断提供科学、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工具,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药事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研究中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流程、维度和方法。构建体现中成药特点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理论框架,初步形成指标池。通过德尔菲法对形成的指标池进行遴选和优化,形成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准则决策法探索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确认、遴选和优化,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SPOR)发布的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实践指南,探索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路径。结论 构建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明、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强,在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中分别融入了中成药特色指标,可量化评价中成药的临床价值,多维度、多层次、全面综合的反映中成药的临床综合价值。构建的中成药临床综合价值评价路径能够为相关研究开展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沈珠  鲍君杰  陶宏  曹斌  曹国文 《中国药事》2018,32(6):815-817
目的:统计分析苏州市卫计委公布的重点监测品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统计重点监控品种中的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量、销售金额和科室分布情况,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并排序。由临床药师对排序前4位的中药注射剂(注射用血栓通、醒脑静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的住院医嘱,对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别进行点评。结果: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在我院临床使用中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临床药师通过定期监测,结合专项处方点评,为医院管控重点监控品种的临床使用提供了药学保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点药品监控,是药事管理新的任务和要求,可减少重点监控品种的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Hospital pharmacists cannot provide extensive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 to every inpatient because the demand for these services can exceed pharmacists’ available work time. A way to solve this issue is hospital pharmacists to prioritize their clinical tasks. Tool prioritization could determine which patients would benefit from clinical pharmacists’ input.

Aim

Establishing consensus on which criteria are relevant for prioritizing patients f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Method

The Delphi method was performed with criteria identified from a previously published Scoping Review. The panel of experts included hospital pharmacists, who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riteria in a three-round Delphi pane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20. They determined the need for sub-criteria and evaluate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The experts also analyzed the criteria/sub-criteria as to their applica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Consensus criteria were defined as 70% or more participants scoring the criteria as critical and 15% or fewer scoring the criteria as unimportant.

Results

A total of 19 criteria and 230 sub-criteria were included for evaluation by panel experts based on scoping review. Twenty-nine, 22, and 17 experts participated per round, respectively. After completing the three rounds, experts suggested the inclusion of one criterion, the exclusion of one criterion, and the inclusion of 29 sub-criteria. The final list consisted of 18 criteria and 177 sub-criteria, divided into 28 groups.

Conclusion

The result was comprehensive and coherent, potentially contributing to developing an instrument for prioritizi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f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相似文献   

17.
18.
摘 要 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中药临床药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医药不分家”下发展的中医传统理论,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中药师的能力建设,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培训目标、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方案,分析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及不足,为各医院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梳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具体内容,细化综合能力、药学及临床基本知识、临床药学技能培训和中药科研技能培训的方案及内容,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在中药临床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中药临床药师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结果:明确了学员的报名条件和培训目标,突出了药学、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的重要相互作用关系,并分析讨论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和不足。结论:中药临床药师是执行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主体,优化基地的培训体系和内容,丰富人才培养方案,解决问题与不足,本基地的工作内容可为中药临床药师的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构建思路与应用现状。方法 介绍苏州科技城医院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建设。从药品管理、发药模式、药品运输、调配效率、调配差错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 一体化智能药房降低了药品管理成本、优化了发药模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了药房管理水平。结论 一体化智能药房可有效地整合药房的各项工作流程,有利于开展深层次的药学服务,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