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人区心电轴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心肌梗死(MI)或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室速(VT)78例患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或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观察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的发生率及特点,比较冠心病的不同类型患者之间它的发生率。结果78例冠心病患者累计发生室速98阵,其中34阵室速的QRS波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占34.7%),房室分离见于34阵室速患者(占34.7%),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共见于8阵室速(占8.2%),三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人区心电轴与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等室速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在冠心病室速中具有相似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电轴是心电图诊断中重要的参考指标.QRS波平均心电轴不仅对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识别其起源和病因[1].QRS波额面平均心电轴代表心室额面除极过程心电向量的总体趋势和方向,而无人区心电轴是额面心电轴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在阵发性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出现的-个新概念、新指标[2],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针对无人区心电轴的产生及其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心悸半小时于2007年10月23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P120/80mmHg(1mmHg=0.133kPa),神清,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心率:200次/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急查心电图(图1)。初步诊断:室上速伴差传。即快速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20mg,无效,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m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ECG)在鉴别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隐匿性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的价值。方法240例窄QRS波心动过速经成功的射频消融确诊为慢-快型AVNRT和逆向型AVRT,开始的168例患者用于确定心动过速时哪些ECC特征对AVNRT和AVRT有鉴别诊断意义,另外的72例患者用于前瞻性评价基于ECG特征的分步式鉴别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心动过速时5个心电图特征对AVNRT和AVRT有鉴别诊断意义,支持AVRT诊断的ECG特征包括心动过速时可见P波(敏感性90%,特异性71%);RP间期(心动过速时QRS波起点到P波起点的时距)≥100ms(敏感性88%,特异性81%)和ST段压低≥2mm(敏感性55%,特异性81%)。支持AVNRT诊断的包括V1导联假r波和下壁导联假S渡(敏感性分别为54%和21%,特异性均为100%)。笔者制定一个根据心动过速时体表ECG假r波或假s波,RP间期和ST段压低的分步式鉴别诊断方法。在另外的72例患者(32例AVNRT,40例AVRT)中检测该鉴别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为89%。结论根据心动过速时ECG特征能较准确区分室上速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心电图在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3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通过食管心电图来确定其心动过速的性质.结果 53例经食管心电图检查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均能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15例室房1∶1逆传中,通过改变心房频率有2例出现了房室分离.经体表心电图导联形态确认室性心动过速中有2例为房性心动过速伴2∶1房室旁路前传.1例心房扑动伴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电图对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能够明确地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夏伟  李乔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95-1697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模拟导联(Mason—likar导联)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对心电轴和心电位判定的差别。方法222例患者分别按照常规导联与Mason—likar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分析二者对心电轴和心电位的判定结果。结果(1)Mason—likar导联测出的P波、QRS波及T波心电轴较常规导联时测得的心电轴明显右偏(P〈0.01)。(2)Mason—likar导联对直位、横位、半直位、半横位、不定位的判定与常规导联的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分别为29%、81%、0%、10%、24%及28%。(3)Mason—likar导联测得的Ⅰ导联、aVL导联R波电压较常规导联心电图时变小而Ⅱ导联、Ⅲ导联、aVF导联R波电压变大(P〈0.01)。结论利用Mason—likar导联心电图对心电轴的判定较实际心电轴常偏右;利用Mason—likar导联心电图对心电位的判定与实际心电位符合率甚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合并不明原因胸痛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探讨心电图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 运用冠状动脉造影,将139例高血压病伴不明原因胸痛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病组(82例)及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57例),对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9例高血压病伴不明原因胸痛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57例(41.0%),以单支和左前降支病变为主.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比较:ST段下移≥0.10 mV、ST段下移以V4-6导联为主并涉及V1-3导联、ST段延长(≥0.16 s)、T波倒置及冠状T波分别在两组中所占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血压病伴不明原因胸痛患者,当静息心电图出现ST段下移≥0.10 mV,以V4-6导联为主涉及V1-3导联,ST段延长(≥0.16 s),T波倒置及冠状T波改变时,对诊断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和56例无房颤的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测量两组的最大P波时限和最小P波时限,计算P波离散度。统计房颤组和对照组的单个房性早搏的总数、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阵数,观察房颤组房颤发作前的触发因素,并测量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对照组的联律间期。结果两组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121.11±7.50)msvs(114.55±8.16)ms]、P波离散度[(43.80±8.06)ms vs(39.55±6.89)In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组的触发因素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占83.97%,房颤的起源部位以左房上部最为多见,占79.63%。房颤组的触发性房早联律间期[(0.418±0.069)s]明显短于对照组[(0.624±0.168)s](P〈0.01)。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Pmax及Pd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且触发性房早的联律间期越短越容易诱发房颤。  相似文献   

9.
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mv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之一,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明显延长,甚至个别患者ST段无偏移,仅表现为水平延长。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998年~1999年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同时做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78例,两项检查相距5~30d,平均15d,经CAG证实冠状动脉一支或多支狭窄大于50%者45例(下称为冠心病组),男32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58岁。冠状动脉无狭窄者3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SⅠSⅡSⅢ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肢体导联标准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同时存在s波的心电图185例,分析标准Ⅰ、Ⅱ、Ⅲ导联的S波的特点和额面心电轴及其他导联、年龄、性别、体型、病史的相关参数。结果185例中130例心电轴正常(70.27%),以Ⅰ、Ⅱ、Ⅱ导联R/S均〉1为主有7l例(54.62%),没有出现3个导联R/s〈1;11例额面心电轴位于无人区心电轴,3个导联R/s〈1有10例(90.9%),没有出现1个导联R/s〈1,年龄45岁以下多见;35例心电轴左偏,9例心电轴右偏心电图,同时都伴有一、二项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SⅠSⅡSⅢ综合征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部分见于正常变异,少数其心电轴落入无人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导联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Te)及QT间期离散程度(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及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比两组Tp-Te、QTd差异,分析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冠心病组Tp-Te及QTd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Tp-Te、QTd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的诊断中,Tp-Te及QTd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且经分析,Tp-Te及QTd对冠心病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 结论Tp-Te及QTd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且对于冠心病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3例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食管导联心电图的描记并明确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类型.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占65.2%(15/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束支传导阻滞占17.4%(4/23),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室内差异传导占13.0%(3/23),心房扑动占4.3%(1/23).结论 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急症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方便、准确、迅速、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诊断为煤工尘肺(CWP)并发肺心病同时并发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指标对比分析,以提供有意义的诊断指标.方法 对尸检病例中心脏病理诊断为CWP并发肺心病及CWP并发肺心病和冠心病,且有心电图资料者(42例)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CWP并发肺心病(30例)的心电图QRS波额面平均电轴≥+90°、V_1导联R/S≥1和重度顺钟向转位(V_5导联R/S≤1)发生率分别为73.33%、56.67%、56.67%,肺型P波发生率为43.33%,Ⅰ导联R/S<1、S>1/2R与V_5导联S>0.5 mV发生率分别为63.33%、66.67%、70.00%,明显高于CWP并发肺心病和冠心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述指标较为敏感,可提高CWP并发肺心病的诊断.(2)CWP并发肺心病和冠心病者Ⅰ、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1 mm改变发生率为91.67%,V_(5~6)导联ST段下移>1 mm发生率为66.67%,Ⅰ、Ⅱ、Ⅲ、aVF导联及V_(5~6)导联呈T波倒置发生率都为41.67%,与CWP并发肺心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心电图出现QRS波额面平均电轴左偏>-30°,结合心电图V_(5~6)导联ST下移>1 mm呈恒定性改变,有助于对CWP并发肺心病和冠心病的诊断.结论 心电图QRS波额面平均电轴≥+90°、V_1导联R/S≥1、V_5导联R/S≤1、肺型P波、Ⅰ导联R/S<1、S>1/2R与V_5导联S>0.5 mV,是提高诊断CWP并发肺心病的敏感指标,心电图QRS波额面平均电轴左偏>-30°,Ⅰ、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1 mm和T波倒置,V_(5~6)导联出现恒定的ST-T改变,对CWP并发肺心病和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8周左右对每一位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生化标志物检测,根据常规心电图fQRs的有无,将研究对象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分别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24h室性早搏的发生数明显高于非fQRs组(3140±555 vs 1226±142,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34.4%VS10.7%,P〈0.05)。结论心电图12导联fQRS波可能可预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的快速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45例进行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根据运动试验开始后第1分钟心率的增加量(△HR1minute)分为心率快速增加组(AHR1minute≥12次/min)154例与心率增加正常组(AHR㈨。。〈12次/min)91例,对比分析2组在运动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运动试验、冠脉造影阳性率。结果心率快速增加组在运动试验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率增加正常组(P〈0.01);心率快速增加组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心率增加正常组(P〈0.05,P〈0.01)。结论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可反映心肌缺血,并易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进行诊断与分析。方法对54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好时间。结果54例患者中发生晕厥11例,晕厥发作的时间与检出的心律失常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表现为长R—R间期,且〉3.5s。结论动态心电图是心源性晕厥常规、有效的诊断方法,可获得直接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和心电技术在动态劳动负荷评价巾的应用.方法 8名男大学生受试者在运动功率车上跑步,通过控制运动速度和坡度来模拟动态劳动,按速度和坡度的不同设定A、B、C、D、E 5个运动组,用表面肌电技术测定右下肢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肌电,并用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电数据.分析肌电的均方根(RMS)、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运动时的心率(HR)、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及每次运动后的Borg量表分值.结果 在5种不同负荷运动中,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RMS值均逐渐增加,随着运动坡度的增加,腓肠肌RMS值逐渐增加,与A运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胫骨前肌的RMS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组运动中,B运动的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MF和MPF值均最低,D、E运动与A运动比较,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MF和MPF值普遍增加,C运动腓肠肌的MF和MPF值较A运动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运动比较,B、C、D、E运动的心率均明显增加,而SDNN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org量表分值则随着运动速度和坡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肌电和心率2个指标均能够较好地评价运动负荷;然而,就人体对动态运动负荷的应激而言,肌电MF和MPF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李乔华  夏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1107-1108
目的 评价心电图下壁导联中出现"钩形R波"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心脏彩超证实患有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并已行心导管封堵或手术修补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电图,取48例心脏彩超检查未发现房缺的其他心脏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形R波"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房缺组和对照组在下壁导联出现"钩形R波"的数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依据下壁导联中出现"钩形R波"来诊断继发孔型房缺,其灵敏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88%、81%、88%和74%.(3)术后"钩形R波"的消失率为45%.结论 下壁导联"钩形R波"的出现有助于诊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9.
樊利生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0):1391-1392
目的探讨心电图改变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及心电图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7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结果47例心电图均有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7例(57.4%),房性早搏3例(6.3%),心房颤动3例(6.3.%),肺性P波3例(6.3%),SⅠQⅢTⅢ现象12例(25.5%),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8.5%)。结论通过对心电图的变化分析,对诊断肺栓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冠心病伴T波倒置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非冠心病13例与确诊冠心病48例进行比较。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相比较,在临床特征及心电图改变上有其统计学意义。结论T波明显倒置见于冠心病与非冠心病,非冠心病伴T波倒置的临床特点明显,TNT/INI结果结合近期内ST-T动态改变是对二者进行鉴别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