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秀禧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649-3649
目的探讨采用以旋转复位为主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因颈椎环枢关节紊乱所致的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和住院的颈性眩晕患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以旋转复位为主配合手法按摩。对照组32例采用颈部牵引配合物理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90.62%。结论因颈椎侧弯、后突、错位造成环枢关节紊乱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颈性眩晕以旋转复位为主加手法按摩治疗,具有操作便利、轻巧、可靠、疗效迅速的特点。对颈件眩晕的治疗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40例颈性眩晕且触诊、X线检查证实环枢关节错位的患者进行定点手法复位.结果治愈3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法能纠正环枢关节错位,舒张椎动脉,改善脑部血供,治疗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130例环枢关节紊乱患者及46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环枢关节紊乱患者多数有颈性眩晕(占60%),而颈性眩晕患者多数有环枢关节紊乱(占89%),经纠正环枢关节紊乱后临床症状大多消失或减轻。结论:提示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认为环枢关节紊乱很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应重视纠正环枢关节紊乱,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关系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分析130例环枢关节紊乱患及46例颈性眩晕患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环枢关节紊乱患多数有颈性眩晕(占60%),而颈性眩晕患多数有环枢关节紊乱(占89%).经纠正环枢关节紊乱后临床症状太多消失或减轻。结论:提示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认为环枢关节紊乱很可能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应重枧纠正环枢关节紊乱.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法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4例颈椎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复位组42例,综合组42例,经两个疗程疗效观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复位组比综合组疗效显著(P〈0.025)。结论复位组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综合组,提示手法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型颈椎病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因眩晕症状来康复门诊就诊的患者众多,其中不乏因寰枢关节紊乱或半脱位引起眩晕者。手法复位治疗颈性眩晕的功效显著。由于具有简便、安全、见效快、疗效高等优点,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牵引并手法复位治疗侧向旋转型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6例侧向旋转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牵引加手法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并手法复位治疗侧向旋转型寰枢关节半脱位能针对病因,纠正半脱位,恢复颈椎的动力性平衡,疏筋通络,活血化瘀,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孙利军  周永田 《现代康复》1998,2(7):670-670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序列不正常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以来.自制软组织松解针,对颈、肩部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松解,然后用手法复位,矫正颈椎小关节紊乱,配合内服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现将资料完整的8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与环枢关节紊乱的临床和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探讨颈性眩晕症状与环枢关节结构紊乱的关系和X线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527例,分析总结其环枢关节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颈性眩晕患者出现环枢关节X线检查结构异常的阳性率为94.9%,其表现形式可大致分为3种。结论:环枢关节紊乱是颈性眩晕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X线张口位及正侧斜位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收集126例寰枢关节紊乱病例(包括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例)通过触诊及X线对照检查确诊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探讨寰枢关节紊乱采用水平旋转复位法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经复位治疗1~4次后原偏歪的枢椎棘突可得到纠正,局部压痛及软组织肿胀逐步消退,活动改善,所有病例眩晕、头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水平旋转复位法应用于寰枢关节紊乱易于操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谢维琪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545-3545
收集126例寰枢关节紊乱病例(包括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例)通过触诊及X线对照检查确诊后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探讨寰枢关节紊乱采用水平旋转复位法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经复位治疗1~4次后原偏歪的枢椎棘突可得到纠正,局部压痛及软组织肿胀逐步消退,活动改善,所有病例眩晕、头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水平旋转复位法应用于寰枢关节紊乱易于操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90-192,F003
环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王楚怀11环枢关节紊乱概述环枢关节紊乱是指由于外伤、劳损、炎症、退行性变、先天发育畸形等因素造成环枢关节正常解剖改变,如关节松动与位移,并伴有相应症状者,也有人称之为环枢椎不稳〔1〕、上颈椎不稳症〔2〕、环枢关节错缝〔3〕或环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肌与颈椎的关系,运用颈部软组织松解手法按摩,以筋骨并重、动静结合为原则治疗交通警察颈性眩晕,以达到恢复颈性动静平衡的目的。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症状典型的60例交通警察作为治疗组,并与对照组56例进行对比。治疗组运用手法按摩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04例,占667%;好转18例,占3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58例,占96.7%。对照组治愈15例,占268%;好转17例,占30.4%;无效24例,占429%;总有效32例,占5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诊断明确,手法得当,手法按摩无疑是防治颈性眩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对照组以常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主动活动度(AROM)、眩晕障碍量表评分(DHI)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VAS评分和DH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枕颈交界区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缓解疼痛、眩晕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疗效优于常规脊柱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儿童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探讨发病机理。方法对80 例颈性眩晕儿童进行颈椎X线片及TCD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患儿的颈椎X线片异常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关节紊乱,可并发颈椎失稳、颈曲变直甚至颈曲反弓、颈轴侧弯;异常TCD表现以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少数表现为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及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儿童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或/和C2、C3椎,发病机制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间多种形式的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16.
王远德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96-2397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及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及手法治疗寰枢椎关节紊乱综合征84例.[结果]治愈46例(54.7%),显效28例(33.3%),好转7例(8.3%),无效3例 (3.6%),总有效率96.4%.[结论]颈椎牵引联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及其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述之  陈湘昂 《中国康复》1995,10(3):134-135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手法治疗有其独特的地位,它具有正骨理筋、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及通利关节的作用。手法治疗包括纠正紊乱的椎间关节,对错位或脱位椎体的复位及对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治疗。依医者的经验和师传不同,在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法,大多采用综合手法,也有单纯作用于软组织的按摩手法。 一、错位椎体的复位手法 根据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原理,有旋转、侧扳、牵引等方式,而以旋转复位法应用较广。①旋转复位法。坐位:有单人旋转复位法与双人旋转复位法、不定点旋转复位法、顺向旋转复位法(拇指推患椎横突)、按肩旋颈法与侧牵旋颈法、端提旋转复位法等;卧位: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在徒手牵引下旋转复位,如俯卧位旋颈推肩法、二点一面复位法、仰卧位牵拉旋转复位法等(多用于环枢椎的复位)。施行旋转复位法,医者必须熟习局部解剖结构,能够掌握好颈部前屈、侧转、头颈沿矢状轴上旋的角度和力度,还必须依据患椎部位的高低、颈椎生理曲线变化(变直、反张、成角),上下椎间隙大小、颈肌紧张程度而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进行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予以手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Tetra平衡测定仪跌倒风险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价得分及跌倒风险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基于颈椎失稳及本体感觉失调的颈性眩晕施以颈椎稳定性训练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三种手法治疗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探寻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的患者在行常规手法的基础上,另加用龙氏颈椎复位手法进行推拿治疗,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颈椎复位手法组23例、常规推拿按摩组29例、联合治疗组(颈椎复位手法结合常规推拿按摩)38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颈椎复位手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1~1.54,P<0.05,);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推拿按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9~3.57,P<0.01)。结论联合治疗对上位颈椎位置失衡引起的劳损性肩胛背部软组织疼痛综合征有明显疗效,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交流小儿环枢椎半脱位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枕颌牵引带床头卧式持续牵引复位,后期配合颈托外固定进行关节组织修复。结果:经65 例临床治疗观察,全部获得复位与满意康复。结论:持续牵引与颈托固定治疗少儿环枢椎半脱位安全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