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诊断乳腺结核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平  周艳敏 《北京医学》2009,31(7):414-415
目的探讨乳腺结核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乳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超声检查发现19例乳腺结核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并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本组的19例,男3例,女16例。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3型:①囊实混合性回声9例,超声均正确提示;②实性回声4例,超声均误诊;③钙化型回声6例,其中4例符合,2例误诊。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结核的诊断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表现对其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红 《吉林医学》2013,34(13):2413-241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超声表现及对不同类型DICS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46例,分析比较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特点。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分为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单纯低回声结节、混合回声肿物型、无特殊超声表现或仅有乳腺导管轻微扩张4种类型。其中以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和单纯低回声结节为主,分别占43.48%(20/46)和32.61%(15/46)。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向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95-19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高频声像特征。结果:2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3型,实质结节型(17例)、混合性结节型(5例)和局限性导管扩张型(2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高频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型表现,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36例乳腺导管内癌中低回声结节伴微钙化型14例、单纯低回声结节型11例、混合回声肿块型4例、腺体局部增厚紊乱型7例。结论乳腺导管内癌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高频超声检查疑似浆细胞性乳腺炎并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病例。结果18例中,浆细胞性乳腺炎14例,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包块型、囊性包块型和导管扩张型 另乳腺导管内癌伴坏死2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结核1例,与浆细胞性乳腺炎声像图相似,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检查明确诊断。结论高频超声结合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能明确诊断、鉴别诊断疑似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例。  相似文献   

6.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5例乳腺癌二维高频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内部钙化、纵横比值、有否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本组115例乳腺癌中,术前经彩超诊断为乳腺癌98例,诊断符合率85.2%(98/115)。超声误诊17例,其中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7例,纤维腺瘤6例,炎性病变4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方法简便、易行,诊断符合率较高,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对乳腺感染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3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乳腺感染的声像图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诊断要点。结果乳腺内一低回声,具有无包膜、无明确边界呈毛玻璃样,内部回声欠均匀或不均匀,部分呈冒泡征,导管增粗呈花瓣样,内部血流增多等声像图特异性表现。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感染具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误诊的原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对其误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的20例,符合率为66.7%,误诊10例,误诊率达33.3%,2例误诊为乳腺积乳囊肿,3例误诊为乳腺纤维瘤,3例误诊为单纯的导管扩张,1例误诊为乳腺增生结节,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根据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各种类型声像图特征、与导管的关系、临床表现,可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诊断符合率,是基层医院一种实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科诊断为86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高频超声诊断为实质性46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4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超声诊断囊实混合型30例,后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26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超声诊断钙化型10例,经穿刺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1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虽然不一,但均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这些特点来准确诊断,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时机,同时根据其声像图表现来推断相关疾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性.方法 对40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乳腺导管乳头状瘤患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9例经高频超声检出,其中5例误诊;1例高频超声未检出,诊断符合率为85%,误诊率为12.5%,漏诊率约为2 5%.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Ⅰ型:导管扩张并导管内低回声团(17例);Ⅱ型:囊实混合性团块(4例);Ⅲ型:导管扩张(5例);Ⅳ型:导管扩张并远端处实性团块(3例),Ⅴ型:实性团块(10例).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干酪样坏死性附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核菌培养证实的干酪样坏死性附睾结核的超声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1例患者术前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5.0%,根据超声造影表现分为3型:分隔样增强型、环形增强型、无增强型。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显示各型干酪性附睾结核的血供特点,对干酪性附睾结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判断二维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简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资料,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进行总结。并比较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本组资料中,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94.2%,乳腺癌的声像图多表现为外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偏低、针尖样族状钙化、后方回声多衰减,可伴有淋巴结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较丰富,但也有例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上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44-845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高频超声及造影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对经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诊断的197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部分结合超声造影,分析其临床及声像图特点,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8组。结果:11~20岁组发病率(22%)最高,总体以单侧(55%)较多,该组双侧(72%)多于单侧(28%)。285个乳腺中,男性乳腺发育症声像图表现弥漫型(82%)235个,结节型(5%)14个,边界不清型(3%)8个,火焰型(10%)28个。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明确诊断大多数类型的男性乳腺发育,但边界不清型因二维图像与恶性病变相似,超声造影有望作为补充检查帮助鉴别诊断,从而避免过度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恶性肿块61例,超声声像图上大多数有典型恶性特征,但也有肿块小、超声表现不典型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其血流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脉冲多普勒频谱呈现高阻力指数.结论:利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特有表现,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5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乳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34例,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5%(21/22)、91.2%(31/34)。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差异,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光玉  金永红  项金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97-1099, 1103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结节的超声图像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探讨超声对乳腺结节BI-RADS分类的价值,以提高超声对乳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乳腺结节226例女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再将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26例病人共256个乳腺结节,超声提示乳腺BI-RADS 2~4a类良性结节206个,BI-RADS 4b~5类恶性结节50个;病理结果显示199个为良性结节,57个为恶性结节。超声对乳腺良性结节的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96.60%,对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87.72%。超声声像显示: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薄膜、内部回声、微钙化、纵横比、结节周边高回声晕、后方衰减、血流情况、RI、腋窝及周围淋巴结方面,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性质诊断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5例脾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脾结核的超声声像图,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并对其进行超声分型。结果15例脾结核患者中有3例弥漫粟粒型,8例弱回声结节型,2例混合回声团块型,2例钙化型。结论脾结核声像图呈多样化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脾外器官结核,超声可作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雷震武 《海南医学》2013,24(6):845-846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9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29例男性乳腺肿块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为乳腺增生。腺体层厚度3~15mm,平均约6.3mm。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超声表现为乳头下方或偏向一侧的弥漫型、结节型及类女性乳腺型低回声区,回声不均匀或斑片状回声,边界清楚,血流不丰富,部分病例探及点状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简便、无创伤、可重复性、敏感性高的特点,是诊断男性乳腺增生症首选检查及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疾病的声像图特征,探讨ABVS联合常规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我科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的66例患者,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各种常见恶性及良性病变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66例病理资料中,恶性肿瘤23例,良性肿瘤38例,炎症病变5例,超声误诊1例导管原位癌为乳腺腺病,1例纤维腺瘤误诊为恶性病变,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恶性病变,本组乳腺疾病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5.45%(63/66)。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能获得乳腺病变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ABVS能从冠状位上更直观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有无"汇聚征",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颖 《实用医技》2008,15(2):173-174
目的:分析乳腺实性肿块的声像图表现,评价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病理对照,发现其异同点,以期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综合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并从患者的年龄、乳腺小肿块的形态、方位、内部回声、后壁回声、包膜、边缘、边界等多方面来分析。结果:50例乳腺实性肿块发病最高的3处依次为位于乳腺外侧、乳腺上方及外上象限。良性39例,占72%;恶性11例,占22%;诊断符合率94%。误诊3例,误诊率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