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工结合”专业,该专业课程种类多,教学难度大,专业设备价格高、更新快,目前的教育投入远不能满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训教学要求,必须走校院合作之路。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践显示,分段渐进、理实一体、情景教学、工学结合等策略适合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教学;由此探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3.5+0.5+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形成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医教结合、校院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在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王挺 《卫生职业教育》2013,(23):110-111
随着各种高端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螺旋CT、MRI、彩超)大量投入临床,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在各级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内对专门从事影像检查的技术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最近十余年进入高速发展期。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不断实践和完善“校院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改革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与泰州市人民医院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院校合作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形成"1+1+1"人才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中迈出了关键一步,结合这几年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结与再认识,进一步推进护理教学改革.方法:总结五年来教学改革实践与实施方案.结果:构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工学结合、校院合作、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可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工作实际,感受医院文化,明显缩短学生到医院实习的临床适应期,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结论:有效保证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黄刚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27-28
自2005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且颁发了一系列文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改革培养模式、办学模式也是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1 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提高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工学结合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重要方面依然是“教”和“学”,其创新方面在于探索了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质量评价标准,依托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现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产学合作实践,探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1+2m"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我校针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突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毕业生诚信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笔者充分研究"1+2m"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毕业生诚信教育"三级水平,分层提升"体系构想,以期进一步完善"1+2m"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合作办学为例,介绍了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背景,具体实施方法,主要特点及成效。实践证明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特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岗位群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切入点,从实践教学现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系统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改革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实践教学内容,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学,优化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校企(院)合作"的特点。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鲜明的高职高专特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立足医学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改革思路和实现路径。以厦门医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例,系统构建了融合医学人文和医学专业等学科内容、彰显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挖掘"新医科"的基本内涵,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及课程评价智能体系,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进行"四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建立不同面向的应用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于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课程教学体系,着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条块分割、教学中讲授与训练单一、人才培养支撑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此改革建立了一套强化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达到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交流逐渐增多,为了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实现"卓越医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是各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内科学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内科学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蚌埠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根据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了内科学分阶段课程体系和考评体系的教学改革,将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制定了系统的、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考评方案。在课程建设方面,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推广线上教学,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医学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思维导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的方案,教师考核实现了教研室考核、系部考核、学院考核、学生评价4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实现了理论考核、过程性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148-151
作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将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疗人才作为目标,强调在教学中注重对研究生医学理论知识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临床技能。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此次研究分析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现状,探究了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对策,以期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及理论基础的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住院患者化疗期间的显著心理痛苦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11月临潼区妇幼保健医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次序连续抽取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录入EpiData 3.0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心理痛苦检出率(DT≥4分)为71.0%,单因素分析显示,心理痛苦程度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化疗前是否绝经及所处的化疗周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大(OR=0.731,95%CI:0.409~0.842)和医疗费用医保支付(OR=0.349,95%CI:0.144~0.846)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OR=1.463,95%CI:1.033~2.071)是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较多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心理痛苦,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是引起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成为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痛苦的干预点。   相似文献   

16.
高原军队卫生学是高原医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培养高原部队急需的军事医学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金课”建设和陆军课程改造的背景下,针对目前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较单一、实践课程容量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金课”建设有效路径:更新课程建设理念,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拓展案例教学、装备教学方法,推行课程思政及考核评价改革并实践应用。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了课程建设水平,也为军队院校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舒放  郭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45-146,148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考验。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严重落后于社会需求,出现了诸多弊端,局限性日趋显现,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迫切和必然。通过分析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进行了观念转变、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实习基地拓展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原课程体系与基层医师岗位要求不能充分对接。针对其现状,学校以培养能胜任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结合“素质为先、能力为重、知识为本”原则,提出构建“融素质、能力、知识为一体”临床医学专业跨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分析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拟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与岗位能力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等医学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研究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人才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结果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深受本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欢迎;实施模拟医院、校院(企)一体化培养,实现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直接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结论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着力培养服务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