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在校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现状及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职业防护相关调查问卷对50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职业防护知识得分为(5.64±1.31)分,职业防护意识得分为(22.46±1.23)分;不同性别、不同见习经历的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见习经历、护理是否为第一志的愿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高职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掌握较好,但职业防护实践行为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本市三所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86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表进行职业防护意识调查。结果: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防护措施"、"自身健康危害"、"污物废物处理"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二甲和二乙医院(P〈0.05);二甲医院"防护措施"得分明显高于二乙医院(P〈0.05),而二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自身健康危害"得分明显低于二乙医院(P〈0.05);二甲医院及二乙医院的"污物废物处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劳动关系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的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最高,其次是二乙及二甲医院;另外,护士的护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级别不同,职业防护意识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牛杰  周卫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125-126,8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现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培训状况、年资、学历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培训状况、学历、职称、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信念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改善防护环境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本社区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采样的方法,在本社区居民中抽取644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其健康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被调查者的健康知识问卷得分最高为57分,最低为20分,平均得分为44.91分。不同性别(t=2.06,P<0.05)、职业(F=3.229,P<0.05)被调查者的健康知识得分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被调查者的健康知识得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的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28.25分,不同职业(F=2.79,P<0.05)的被调查者获得的健康行为得分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的被调查者获得的健康行为得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本组被调查者掌握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之间存在弱正相关(r=0.23,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本组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收入、职业、文化程度并不是其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北京市政府提出的“2018年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的目标相距甚远,我们必须加大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不高的问题,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是否受影响和产生了什么变化。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分别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不同阶段,对某综合性大学护理学院全体护理本科生开展三次调查。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结果 三次调查专业承诺总体得分分别是(3.54±0.55)(3.42±0.57)(3.57±0.68),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有变化但变化程度不大;三次调查专业承诺均值得分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2.803,P=0.062);各维度中,除理想承诺(F=0.966,P=0.381)外,情感承诺(F=3.502,P=0.031)、规范承诺(F=34.791,P<0.001)、继续承诺(F=7.632,P=0.001)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疫情期间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变化程度不大,但受到了积极影响。疫情期间护理价值得到彰显,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度提升。应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用好抗疫素材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同时,应加强职业精神、职业防护知识和专科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魏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220-1223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自我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的现状。方法:自制外科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现状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法对246名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外科护士对自我职业防护的认知及行为相关6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自我职业防护的认知及行为调查问卷的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有效率为88.6%。外科护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间认知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因素间认知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护士职业防护行为评分在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和有无子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外科护士职业防护的认知及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护士受教育程度及工作年限(P<0.05和P<0.01)。结论:学历水平较低及参加工作不久的外科护士需进一步掌握职业防护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职业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7.
侯坤  李丽娟  黄丽华  沈益 《安徽医学》2022,43(4):473-478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在提升医疗机构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态度信念以及防护措施执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的91名工勤人员,根据跨理论模型将工勤人员按其行为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实施不同的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8个月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职业防护态度调查得分和行为改变阶段分布、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率。结果 干预前后相比,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60.53±11.04)分、(75.47±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3,P<0.01);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4.57±8.71)分、(82.38±6.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2,P<0.01);职业防护态度调查得分分别为(22.70±3.43)分、(29.13±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4,P<0.01);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8,P<0.01);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率中防护用品使用分别为57.95%、77.26%,手卫生分别为53.10%、68.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对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目标管理法,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职业暴露发生率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将目标管理应用于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培训中,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实习医学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流行情况和相关防护知识的掌握现状,探讨有效的防护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85名实习医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暴露情况.结果在半年至1a的实习期间,34.6%的医学生发生过职业暴露,实习医学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行为仍存在缺陷,护理专业实习生与临床专业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5).结论实习阶段医学生面临血源性职业暴露有潜在的危险,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应从个人、学校、医院等方面加强对临床实习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信、行水平现状.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3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培训状况、年资、学历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培训状况、学历、职称、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信念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资、科室的护理人员之间职业防护行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从增进防护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行为、改善防护环境多方面着手,努力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HEL事故分析法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44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2021年7月至12月实施SHEL事故分析法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评分和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基础知识、防护技能、注意事项等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刀割伤、针刺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量表评分为(64.95±6.23)分,高于实施前的(58.76±8.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有效性、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等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EL事故分析法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和管理质量评分,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现状。方法:用《KASRP,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对121名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采集的数据。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卷平均得分为(14.40±3.24),不同学历的护理实习生在疼痛知识得分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实习生疼痛知识普遍缺乏,应针对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进行相应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疼痛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昌市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以南昌市新建县、青云谱区2个国家级基层综合改革示范点为样本县区,采用单纯随机方法,抽取6家基层卫生机构的基层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职业认知调查,并对影响职业认知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181名基层医务人员总体职业认知为(3.29±0.64)分。不同地区、性别、年龄、职称和每天工作时间的医务人员之间总体职业认知及各维度水平皆没有差异,不同工作类别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绩效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P<0.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度(F=4.960,P<0.05)及职业认同水平(F=3.237,P<0.05)皆高于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月平均收入不同,其总体职业认知(F=3.556,P<0.05)及收入与绩效满意度(F=3.898,P<0.05)、职业规划水平(F=3.6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职称、月平均收入高、护士总体职业认知高(模型F=7.256,P<0.001)。结论合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建立不同工作类别人群的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机制,增加绩效分配的弹性,拓宽绩效来源范畴,建立与其职业期望相适应的相关优惠政策,对稳定基层卫生服务队伍、增强职业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强  谭强  唐萍  黄锐 《中国热带医学》2023,(5):545-549+555
目的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2016—2020年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为其职业健康监护和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2020年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计40 926人,135 622人次,5年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6 mSv,监测年剂量超过1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占总监测人数的比值(NR1)为13.019%,监测年剂量超过5 mSv的放射工作人员占总监测人数的比值(NR5)为0.335%;不同年份重庆市人均年有效剂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1.754,P<0.001);不同职业类别的年有效剂量变化趋势有差异,总体趋势均呈逐年下降。医学应用中的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业应用中的工业探伤和加速器运行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应用不同职业类别人均有效剂量在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2~682.852,P<0.001),其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于2013年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对5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教师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程度高于女性(t=2.132和2.293,P<0.05);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22和5.573,P<0.05);不同教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48和3.930,P<0.05);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衰竭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51,P<0.001);中学老师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小学教师(t=6.333和3.220,P<0.05);城市(县市)地区教师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高于农村地区(t=5.124和2.315,P<0.05)。社会支持3个因子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P<0.05);除松弛与紧张因子外,总体幸福感的其他5个因子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成就感低落呈正相关(P<0.05);职业压力的6个因子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度、总体幸福感和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染病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农业大学472名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CD-RISC量表总分为(93.89±15.24)分,其中坚韧维度(48.83±6.21)分,自强/力量维度(29.95±4.27)分,乐观维度(13.87±2.30)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的CD-RISC量表得分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16、16.673、18.403、10.210;F=41.862、77.176、256.469、15.156,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CD-RISC量表3个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南京农业大学的在校本科生SCSQ量表中积极应对维度(1.93±0.47)分,消极应对维度(1.07±0.28)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SCSQ量表得分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09、20.448,P<0.05);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的SCSQ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7.
卓瑜  余建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36-140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护士的心理急救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0 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接受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的 212 名精神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 心理急救知识问卷、心理急救能力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心理弹性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精神专 科护士心理急救知识得分为(2.77±1.20)分,心理急救能力得分为(46.28±9.01)分。不同文化程度的精神专 科护士心理急救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龄、职称以及是否参加过心理急 救培训专科护士的心理急救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专科护士心理急救能力得分与年 龄、工龄、是否接受过心理急救培训、心理急救知识得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专科护士心理急救能力有待提高,年龄、工龄、心理急救知识、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是心理急救能力的相关影 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低血糖知信行的现状,为低血糖相关教育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医护人员低血糖知信行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小程序对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护理人员543人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低血糖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低血糖知信行总得分为(94.55±10.57),得分率为85.9%。知识维度得分为(23.82±3.48),得分率79.4%;态度维度得分为(31.68±5.44),得分率90.5%;行为维度得分为(39.04±5.50),得分率86.7%。护士长的知识得分高于护士和规培护士,主管护师的知识得分高于护士,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工作时长>10年的护士的态度得分高于工作6~10年的护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为血糖联络员在行为得分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低血糖知识水平亟待提高,态度及行为水平较好,主要问题为低血糖食物使用单一、升糖食物运用能力较差,好发人群、发病原因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管理者应强化糖尿病教育团队的管理,从而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云南省某高校护理本科生职业暴露意识现状,探讨自我防护知识的普及水平,为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49名昆明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该调查人群职业暴露的现状和防护知识的普及水平.结果 (1)本次调查人数449人,其中已进入临床见习/实习的共258人,发生职业暴露的占48.8%;(2)护理本科生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有年级:OR=1.59(r=0.46,P=0.01)、洗手情况OR=0.52(r=-0.65,P=0.02)和戴手套情况OR=0.35(r=-1.05,P=0.01);(3)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与职业暴露的关联性调查结果显示:χ2值为4.20,P<0.05,列联系数为0.13,P<0.05,认为未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与职业暴露有关联性.结论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岗前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的措施之一,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洗手及适时的戴手套以及职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或减低职业暴露是发生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前后职业态度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和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分别对“优护”活动开始前后结束妇产科实习的102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助产护生总体职业态度得分(6.0162±0.56),中立偏积极,其中优护开展前结束妇产科实习的40人,得分为(6.31±0.59);优护后参与妇产科实习的62人,得分为(5.8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30<0.05),认为优护后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态度的相关因素中有8个变量与职业态度存在复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护生在“优护”活动后,职业态度得分下降.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具体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