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者会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有被迫中止化疗的可能甚至是危及生命。本文以药师对7例实体瘤手术后化疗多次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合并肝病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药师参与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覃业语  杨菁 《海南医学》2016,(8):1308-1310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 embolism,VTE)是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8%~19%,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癌症患者急症中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比非肿瘤患者高数倍,住院的肿瘤患者及接受化疗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更大.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及接受化疗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栓形成的风险分别增加4.1倍和6.5倍[1].此外肿瘤相关的VTE的发生对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经费的支出都会产生严重影响[2],如住院患者VTE发病率增加、抗凝药物的使用、出血并发症、VTE复发风险增高及肿瘤治疗的延迟等.本文就一例膀胱癌患者合并左下肢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从肿瘤患者血栓发生的机制、高危因素、防治、用药监护和患者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凝管理对于安全、有效地进行长期抗凝治疗至关重要,临床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与医师或其他医疗人员相比,可提高患者的抗凝达标率,减少出血、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医疗成本。目前抗凝治疗管理主要集中在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上,管理多采用抗凝门诊形式,少数通过网络、电话等进行患者自我监测和管理,药师上门监测等模式。对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管理尚缺乏经验,仍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摸索。了解药师参与管理抗凝治疗的进展,可为未来我国药师参与抗凝治疗管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临床药师参与我院主要科室查房,在药物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实施中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服务,发挥药物的最佳临床治疗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对临床药师自身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脊柱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实践体会。方法针对1例脊柱椎管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下,患者病情有所控制,但患者因经济原因最终放弃治疗。总结临床药师在本病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药师的工作能力。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463例发生相关静脉血栓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结果:发生静脉血栓9例,占置管总数2%;其中肺癌患者6例(66.67%),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患者2例(22.22%),乳癌1例(11.11%)。其中6例患者经过抗凝、抗血小板、降纤治疗好转,无需拔除PICC。3例(33.33%)拔除PICC,其中2例介入放置滤网后行溶栓治疗,1例在介入放置滤网后溶栓时出现肺栓塞,经抢救好转出院。结论:PICC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某种肿瘤疾病、化疗、置管等原因有关。评估置管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早期处理机械性静脉炎,早期预防性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淤等药物,正确手法按摩等综合措施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说明如何对老年合并高血压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及药学监护对患者的重要性。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合并高血压的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提供合理化用药方案,即时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下,患者在围术期,抗菌使用合理,无切口感染;在化疗期,化疗药物安全使用,保证了手术和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不仅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还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长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长期PICC置管肿瘤化疗且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35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长期PICC置管肿瘤化疗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67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持续置管时间、穿刺血管、促血小板药物、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糖尿病、持续置管时间≥14d、穿刺血管为头静脉、使用促血小板药物、未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是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 分析肿瘤患者长期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对策利于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保障化疗效果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用药监护中的工作要点.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发挥其在药物治疗学方面的作用,参与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患者病情,与医师一起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结果 该患者治疗后胸痛明显好转,出院后病情稳定.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能够开展有特色的药学服务工作,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笔者通过全程参与1例AECOPD合并药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探讨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和药源性糖尿病的治疗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为临床药师如何做好对特殊患者的治疗监护和用药教育提供参考。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可以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消除怀疑和恐惧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95-9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8月收治的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药学知识制定导管接触性溶栓及抗凝用药方案,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 结果 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8例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轻微牙龈出血后自行止血,1例出现血尿,停止溶栓治疗后改为口服抗凝药,血尿现象消失。患者预后改善明显,血栓完全溶解,静脉恢复畅通,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结论 临床药师在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监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临床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静脉插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3例在接受经静脉途径溶栓后又接受了经动脉溶栓.术后继续抗凝治疗12月,随访12~24月,平均18月.结果 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缓解或...  相似文献   

13.
Bauer KA 《JAMA》2011,305(13):1336-1345
Numerou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have compared various duration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with a vitamin K antagonist (ie, warfarin) for an initial episod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Despite majo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hrombosis and its genetic basis, clinical risk factors at presentation have emerged as the primary determinant of recurrence risk. Following a minimum of 3 month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patients with VTE in association with transient risk factors (eg, major surgery, trauma, pregnancy) have a low annual recurrence risk, while patients without identifiable provocative risk factors have a recurrence risk of approximately 25% at 4 years with the highest annual rates occurring in the first 2 years. Extending warfarin therapy is highly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s bu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ates of major and minor bleeding.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therefore requires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of recurrence and bleeding risk, coupled with patient preference. After 3 month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a first episode of unprovoked VTE, male sex, age older than 65 years, and an elevated D-dimer level 1 month after discontinuing anticoagulant therapy are useful parameters in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an increased recurrence risk. The case of Ms W, a woman with unprovok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d hemorrhagic event while receiving anticoagulation, is used to illustrate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 to determine ongo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刘莹  周鸿  张川  曾薇  张振玲  杨兴洲  陈西蜀 《四川医学》2012,33(9):1518-1520
目的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ICU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106例ICU患者小腿肌间深静脉丛管腔、血流、血栓形成及治疗后血栓再通情况。结果 ICU住院超过7d的无症状和/或局部轻度症状的危重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检出率达10.38%,长期卧床、急性创伤及外科手术的ICU患者小腿肌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次递减,抗凝治疗有效率达93.93%,治疗性诊断与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接近。结论对无临床症状和/或局部轻度症状ICU高危患者,可常规进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凝血常规指导下应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本院近3年无抗凝禁忌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回顾性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抗凝用药,其余治疗条件、方案大致相同.比较两组患者3月内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有无静脉血栓、肿瘤进展及死亡情况.结果治疗组静脉血栓1例,肿瘤进展12例,死亡3例,纤维蛋白原降低;对照组静脉血栓7例,肿瘤进展20例,死亡9例,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减低.结论 在凝血常规的指导下预防性抗凝治疗能有效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可延缓肿瘤进展、不同程度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VAD方案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蛋白C、蛋白S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就诊的10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VAD治疗组(56例)和T-VAD治疗组(52例)两组。分别给予VAD化疗方案及T-VAD方案治疗,检测两组的蛋白C和蛋白S活性变化,观察血栓发病情况。结果 2个治疗组均导致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治疗后6月T-VAD组比VAD治疗组降低更明显,T-VAD组治疗后6个月发生静脉血栓率约为VAD治疗组的3倍。结论 VAD化疗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如联合沙利度胺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静脉血栓发病率升高,蛋白C、蛋白S活性检测可作为应用抗凝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PAS)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结合北京安贞医院2001年10月至2010年5月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PA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国外有关文献,对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原发性肺动脉肉瘤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气短和胸闷,休息可缓解,和肺血栓栓塞症相似,但前者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胸部增强CT肺动脉造影多显示肺动脉扩张,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大块充盈缺损,管腔外浸润阴影,溶栓、抗凝治疗无效等,确诊需手术。手术成功治疗后症状多明显缓解,术后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可提高疗效。结论原发性肺动脉肉瘤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和肺血栓栓塞症相似,易误诊为肺血栓栓塞症而给予溶栓抗凝治疗。胸部增强CT肺动脉造影及手术病理有助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介入置管溶栓联合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产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16年2月34例产后合并中央型或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单纯抗凝组和介入治疗组,其中单纯抗凝组23例,介入治疗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随访6~14个月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单纯抗凝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与单纯抗凝组比较,介入治疗组Villalta评分及各等级例数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置管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12例(80.0%)患者临床表现以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为主,8例(53.3%)患者存在局灶性脑损伤症状。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形式多样的脑实质病灶,并可显示受累静脉窦。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后临床显著改善率80.0%(12例),病死率6.7%(1例)。结论 CV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结合MRV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抗凝治疗是CVST的主要治疗方法,该病经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静脉血栓诊治(附11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肠系膜静脉血栓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2001年收治的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例。结果 腹部手术(尤其是肝硬化和门脉高压)(27.3%)及血栓史(27.3%)是主要诱发因素,11例患者中2例行早期溶栓治疗,治愈;另9例在外院误诊而来本院后手术。无术后死亡,术后复发1例(11.1%)。结论 对于具有可能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早开始抗凝治疗十分必要。对于可疑病例应及早行CT检查 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积极抗凝、溶栓治疗可有效避免肠管切除。术后维持相应时间的抗凝可减少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