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PDW/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6月接受住院治疗的24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实验室指标\[入院时初次血小板参数(PLT1,MPV1及PDW1)、出院前或者临终前最后一次的血小板参数(PLT2,MPV2及PDW2)\];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绘制PDW/PLT比值和MPV/PLT比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根据ROC曲线得到PDW2/PLT2和MPV2/PLT2对应的Cut\|off值,比较不同水平PDW/PLT和MPV/PLT比值患者的炎症指标和死亡率的区别。结果(1)死亡组的PLT呈下降趋势,但MPV及PDW呈上升趋势;(2)重症肺炎组的PLT1及PLT2小于非重症组,MPV2,PDW1及PDW2均大于非重症组;(3)高MPV/PLT比值组、高PDW/PLT比值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死亡率、CRUB\|65评分均显著高于低比值组。结论(1)临床上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PLT呈下降趋势,PDW和MPV呈上升趋势,提示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2)PDW/PLT和MPV/PLT比值增大与肺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李祖铭  罗春华 《海南医学》2008,19(8):136-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二组,其中急性脑梗死组233例,对照组255例,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PLT、MPV、PDW、P-LCR、PCT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PLT减少,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MPV、PDW、P-LCR增高,PLT下降,临床上对具备脑梗死高危因素或脑梗死确诊者应积极监测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及参数,特别是MPV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预估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MPV增高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大血小板比率 (P -LCR)变化。方法 检测 98例脑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PLT、MPV、PDW、P -LCR数值。结果 脑梗死组的PLT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 ,MPV、PDW、P -LCR均较正常组升高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其体积改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2-1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死亡优势比(OR),并绘制血小板相关参数,如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入院当天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较存活组高(P0.01)。两组患者PLT、PCT和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MPV整个病程呈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4)。MPV、APACHEⅡ评分+MPV预测病死率的敏感度分别为83.31%、86.70%,特异度分别为64.50%、72.30%。结论血小板参数MPV结合APACHEⅡ评分可以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小板参数在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中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IWSI患者126例,CWSI患者70例以及70里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分析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小板参数表达情况。结果:CWSI组、IWSI组TC、TG、hs-CRP、MMP-9、MPV及P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4.697~19.527,P<0.05);IWSI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MMP-9、PLT及MPV均显著高于CWSI组(χ2=8.693,P=0.009;t=13.214,6.183,4.832,P=0.000,0.019,0.0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OR:1.893,95%CI:1.117~3.896)为CWSI的独立危险因素,MMP-9(OR:2.834,95%CI:1.634~5.717)、MPV(OR:1.939,95%CI:1.024~3.326)为IWSI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PV+ MMP-9预测IWSI发生高于MPV、MMP-9单一诊断价值。IWSI组预后不良患者MMP-9、MPV均显著高于CWSI组(t=9.046,6.337,P=0.004,0.021)。结论:MMP-9、MPV参与了IWSI大脑中动脉狭窄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过程,对IWSI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作用。#$NL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小板参数;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飞  刘柱  杨修明  柏立山 《安徽医学》2020,41(2):173-175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PLT、PDW、MPV与急性阑尾炎(AA)病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116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LT、PDW、MPV检查,术后均将切除的标本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41例)与复杂性阑尾炎组(75例),评估PLT、PDW、MPV与AA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组患者PDW为(13.37±3.00)%、MPV为(11.42±1.27)fL、PLT为(220.96±58.79)×109/L,与复杂性阑尾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MPV、PDW均呈负相关(r=-0.499,P=0.000;r=-0.464,P=0.000),MPV和PDW则呈正相关(r=0.933,P=0.000)。结论 PLT、PDW、MPV与AA病理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可作为AA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晓玲 《疑难病杂志》2007,6(8):460-462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PLT明显低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TIA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急性期MPV和PDW明显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PLT低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MPV和PDW高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血小板的形态在脑梗死之前就发生变化,动态观察血小板3项参数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血小板计数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结果 :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发病时无明显变化 ,1周后PLT亦无升高 ,而MPV和PDW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急性重胰腺炎患者发病时PLT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MPV和PDW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1周后PLT显著性高 ,但MPV和PDW无明显变化。结论 :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 ,能反映病情的发展 ,可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集本院168例ITP患者全血标本,统计其血小板计数情况,将168例患者按照PLT<30×109,PLT:(30~60)×109,PLT:(60~100)×109,PLT>100×109分为4组,按照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结果,探讨ITP患者PLT与PDW及MPV的相关性。结果 ITP患者的PLT越少,MPV越大,PDW越高;随着患者的治疗,当PLT计数升高时,PDW和MPV都趋于减小。结论 ITP患者PLA与PDW及MPV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周期性血流减少(CFRs)现象的发现、发生机制,指出Folts 模型产生的周期性血小板血栓是CFRs的发生原因;综述了CFRs的诱发过程,周期性血小板血栓形成的证据及CFRs大量用于血小板激活剂及抑制剂的实验研究,最后阐明了临床患者CFRs现象的发现,提示CFRs现象对研究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作的复杂机制是非常有益的。Folts模型及CFRs现象在临床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肺癌根治术对患者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比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诊断为原发性肺癌336例,术前及术后7d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PLT、PCT及PDW,分析肺癌根治术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结果:术前肺癌PLT、PCT较正常人高,PDW较健康正常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PLT、PCT较术前明显低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ⅠB期术前PLT、PCT、PDW较ⅠA期术前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ⅠB期术后7dPLT、PCT较ⅠA期术后7d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中小细胞癌术后7dPLT、PCT较其他类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细胞可能产生某种类似血小板生成激素刺激骨髓生成血小板;肺癌根治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PLT,可能跟组织、血管破坏,短期内PLT耗损或者癌组织被清除有关;PLT、PCT、PDW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病情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各54例,测定其急性期血小板总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以2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PLT、MPV、PDW与对照组相比,PLT均明显下降(P〈0.05),MPV、PDW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推测MPV、PDW升高在脑梗塞急性期是发病的原因,而在脑出血急性期则是发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5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浆D—D、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Fbg含量升高和MPV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D-D、Fbg、PLT、MPV、PDW及P—LCR的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观樵  张奇  童海江 《浙江医学》2015,37(19):1617-1620
目的 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烧伤科收治的55例危重烧伤患者,于烧伤后3d内(渗出期)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指标和血小板(PLT)水平,并选择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55例危重烧伤患者中29例于术前动态监测TEG、凝血指标和PLT变化。结果危重烧伤患者渗出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值、K值及PLT明显减少,α角、CI值明显增大,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危重烧伤患者术前与渗出期比较,R值、MA值、Fb、PLT显著增高,TT显著缩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R值与APTT呈正相关;K值与Fb、PLT呈负相关;α角与Fb、PLT呈正相关;MA值与TT呈负相关,与Fb、PLT呈正相关;CI值与APTT呈负相关,与Fb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危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常出现明显异常,TEG与凝血指标、PLT水平存在相关性,检测3者可起到互补作用。对于全面评估危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判断出血风险、指导输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昆  郭庆畬 《医学综述》2007,13(6):462-464
医学术语“代谢综合征”至少存在两个有疑问的背景:①它是否只是简单的反映发生在冠状动脉疾病事件上的几个危险现象。②冠心病危险的增高不被认为是与胰岛素抵抗有确切关联的原因。与胰岛素抵抗相伴的肥胖、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早期都有促血栓形成的情况,这种促血栓形成的情况是高胰岛素血症以及与之相关的代谢异常在血小板、凝血、纤溶方面直接作用的反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并能降低促血栓形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并探讨其对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非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人血小板抗体,并在健康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ITP患者血清,观察其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MAIPA法对ITP患者主要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65.4%,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且血小板数量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其中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Ⅱb/Ⅲ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724);GPⅠb/Ⅸ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Ⅰb/Ⅸ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571),26例患者中10例血清抑制了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其中9例为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仅1例为抗体阴性患者.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抗体不仅影响血小板数量,还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重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浆PT、aPTT、PLT、Ca2+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钙(Ca~(2 ))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重症患者进行观察,测定手术前后血浆PT、aPTT、PLT、Ca~(2 ),的水平变化,与3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患者术后血浆PT较术前延长(P<0.01),aPT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LT、Ca~(2 )的水平低于术前(分别为P<0.01和P<0.001);与正常组比较,PT、aPTT延长(P均<0.05)、PLT、Ca~(2 )的水平低于正常组(P均<0.001);术前病人Ca~(2 )低于对照组(P<0.001),而PT、aPTT、PL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a~(2 )水平下降幅度与手术历时正相关(r=0.322,P<0.05);PLT、Ca~(2 )水平的下降幅度与手术出血量正相关(分别为r= 0.360,P<0.05和r=0.466,P<0.01);死亡组PLT水平低于生存组,术后患者PTT延长,aPTT延长,PLT减少症和低Ca~(2 )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3.5%、39.5%、30.2%和93.0%。结论重症患者术后存在高凝、相对纤溶抑制和消耗性出血倾向;手术时间过长和术中大出血可加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是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PE-SA)分别比较多次输血患者(实验组)和无输血史的住院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计算1h和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对配合型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小板无效输注率为32.6%;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1%和1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抗体阳性率与输注次数呈正相关(r2=0.853),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随机血小板45次后CCI值和输注配型血小板30次后CC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抗体类型的确认,配合性地输注血小板,有利于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后血液应激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束缚加足底脉冲电刺激制备应激模型,检测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和血浆TXB2和6-K-PGF1a的变化,并观察奥扎格雷钠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应激使大鼠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强,大鼠应激后血浆TXB2和6-K-PGFla浓度均升高,但前者增加更明显,从而使T/K比值升高,导致其平衡失调;而奥扎格雷钠对大鼠应激后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降低血浆TXB2和升高6-K-PGFla的作用,从而使T/K比值降低(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对应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防治作用,对应激性高粘血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