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静  李觉  王光花 《医学教育》2013,(5):761-764
目的 了解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衔接改革的实施现状.方法 参考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MGE)编制的《住院医师培训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对上海市4所高等医学院校15家附属医院的306名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调查者中回答报考专业学位的主要原因为“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过度”的98人,占比32.1%;“毕业后能够留沪工作”的76人,占比24.9%.对改革举措持赞成意见者的259人,占比84.6%.调查对象对薪资满意的的80人,占比26.3%,4所高校满意度构成有所差异(x2=14.451,P=0.025).对轮转制度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分别为146人和114人,分别占比47.7%、37.3%.此外,有151人认为通过培训其临床工作能力基本可以达到培训要求,占比49.1%;有20人则认为不能达到培训要求,占比6.5%.结论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并轨的试点工作,得到医学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的重视,上海市4所高等医学院校15家附属医院的306名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改革举措的总体认可度较高;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反映在保障措施、临床轮转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可能性,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医院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模式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上海市试点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方式有别于传统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长学制临床医学研究生,在传统型研究生数不断减少的同时,试点招生数比例增加,学科分布以全科医学比例最大.结论:临床型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一化存在技术、社会和组织管理的可行性,也存在难点:(1)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还任重而道远;(2)轮转水平认定问题;(3)传统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模式共存仍需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结业临床技能考核模式。方法:收集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结业临床技能考核方案、成绩及总结报告和2013年北京市外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案、成绩及总结报告,进行两者的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临床技能考核的硕士研究生118人,北京市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人数274人。两者的考核方案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组织的机构和考核所涵盖的内容不同。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内容缺少沟通能力、辅助检查阅读与分析,并且在相同项目上有的也存在细化程度和要求的差异。研究生在病例分析项目的分数高于住院医师(84.60±11.47 vs 82.18±10.18,P=0.039),而外科基本操作项研究生成绩显著低于住院医师(78.2±14.02 vs 90.50±6.34,P=0.000)。此外,在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外科操作等项目≥70分的通过率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学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模式需与住院医师培训目标相适应,增加沟通能力、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的判读内容,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除采用过程评估外,多站式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可作为结业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正式启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第一届学生毕业。目的:为了能够提高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第一届临床专业学位(住院医师)毕业研究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与传统临床型研究生对于培养模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看法。结果:第一届学生对于临床轮转培养的各项内容的满意度要好于传统型研究生;对临床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有较高的评价。讨论:试点项目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现行《执业医师法》之间的冲突,解决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存在的矛盾,但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之处。数据还需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自制的凋查量表对95名2010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过程(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导师指导、就读收获)进行评价,并与2010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牛(号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导师指导评价得分最高为(4.51±0.56)分,课程设置的评价最低为(3.84±0.40)分,总体评价平均(4.45±0.50)分。研究生住院医师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课程设置的评价得分高于研究生住院医师评价得分;研究生住院医师对于临床轮转、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论文导师指导等培养环节的评价得分于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培养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导师指导和实践教学。结论学生对研究生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比较满意,其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但也仔在不足之处,临床实践教学和日常过程管理应得到导师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下简称“结合模式”)对研究生临床能力提高的作用,以完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17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生培养是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分为“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分别在其完成24个月和18个月的医疗实践后进行临床能力考核,并分析考核情况。结果以“结合模式”培养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总分高于以“传统模式”培养的硕士研究生,P〈0.05。结论以“结合模式”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结合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培养、实践培养、科研培养、导师培养、管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对广西某高等医学院校1 585名临床专硕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统一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在导师培养方面满意度最高,均值超过4分;在课程培养、管理服务方面总体为满意,但在实践培养、科研培养两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其中补助津贴、科研工作的参与度、科研工作的强度均为不满意。结论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提高补助津贴待遇,提升学校管理服务能力;开拓科研培养平台,提升科研工作参与度;协同制订培养标准,适度提升科研强度。  相似文献   

8.
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结合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模式,既能够提高住院医师的学历层次,也能够提高毕业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重复的经费投入,节约教育成本,是完善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当务之急。本文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相通性、两者并轨的可行性、实施要求和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和医学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细化和完善。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共同组织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1]。试点实施方案指出,应明确落实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2]。重庆医科大学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提出了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制度创新,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新形式[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12年起实行“双轨合一”培养制度,为适应改革后的培养方案下的临床专业硕士教育,本文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的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切实保障培养质量[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方法 调查广西2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89人)、导师(213人)、管理人员(98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培养指标及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医学科研、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满意度.结果 17.5%被调查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6项培养指标非常满意,51.3%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6.7%被调查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非常满意,44.5%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被调查者总体对学科专业知识培养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达47.4%;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医学科研培养比较满意(39.7%)或一般满意(33.2%);多数研究生(40.3%)、导师(39.5%)、管理人员(60.2%)对工作能力培养比较满意;73.5% (882/1 200)被调查者对创新能力培养比较满意或一般满意.结论 广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反映专业要求及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胸外科轮转培养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1名在胸外科轮转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3名试验组学员接受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思维、科研信息及沟通协作在内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而38名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方法培训。出科前,两组学员统一考核,对比成绩并分析结果。采用SPSS 19.0对学员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学员成绩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思维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4.21±2.03)分vs.(12.97±2.06)分、(24.30±2.35)分vs.(22.37±3.10)分、(24.00±1.85)分vs.(22.71±3.17)分、(78.09±3.53)分vs.(73.34±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胸外科轮转培养当中引入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合理利用新媒体手段及多种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提高受训学员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适应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建设需要,探索建立合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评价体系并实施评价。方法 以住院医师的能力培养内涵为导向建立评价体系和评价问卷,以分层抽样方式对北京市2015至2016年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本人(691份)、用人单位(2 626份)和患者(1 470份)的360度评价。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抽取691名住院医师和毕业研究生进行评价,共得到有效分析样本577人,问卷有效回收率91.73%。受训者整体能力自评为“非常好”或“比较好”者占95.29%,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和患者对住院医师整体能力评价“非常好”或“比较好”者均达99.00%以上。各类人员的评价结果均有一致性。对各项能力指标的分项评价表明,各方对受训者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评价较高,但提示受训者的信息与管理能力以及教学和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研究生和住院医师比较提示,前者的临床诊疗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教学和科研能力优于后者。结论 北京市住院医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仍需要提升,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协同衔接有助于医学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完善浙江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培训体系,以期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职业素质。方法 通过文献法和专家访谈制定调查问卷,获得77名临床规培研究生资料,以柯氏评估的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为切入点,对规培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柯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定性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人群的评分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反应层规培态度值为9.26±1.08,规培内容值为29.29±4.36,规培师资带教教师积极性的值为11.13±2.17,规培感受值为17.38±3.10,说明住院医师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培训师资、考核及薪酬满意度较低。学习层规培前后,医学知识、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考试等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层显示规培生行为前后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P<0.05),在查房、处理常见病等能力方面有较多提高。成果层显示77名规培生均无医疗事故和投诉,全部通过年度考核,100%参与课题研究。结论 规培研究生总体对培训的计划,内容,方式等感到比较满意,但存在信息反馈不及时、带教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竞争机制等问题。柯氏评估模型从整体视角对研究生规培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可以引入到研究生规培的效果评价中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死亡认知现状与临终关怀态度,比较博士、硕士群体间的差异,探讨其死亡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性,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死亡观与临终关怀教育改革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社会学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B量表》对496名临床医学博、硕士研究生的死亡认知、临终关怀认知态度等进行调查。同时,对博、硕士两类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利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本研究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剔除27份不合格问卷,共回收469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得知,博士研究生《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趋近接受(4.28±0.53)、中立接受(3.99±0.41)、死亡逃避(2.74±0.63)、死亡恐惧(2.65±0.57)、逃离接受(2.47±0.69);硕士研究生《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中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中立接受(3.96±0.52)、趋近接受(2.84±0.61)、死亡恐惧(2.78±0.65)、死亡逃避(2.62±0.73)、逃离接受(2.39±0.77)。同时,博士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高于硕士群体[(110.63±8.96) vs. (106.78±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博、硕士研究生群体“死亡恐惧”得分与临终关怀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25,r=-0.21),而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与死亡认知中的“中立接受”得分均呈正相关(r=0.50,r=0.32)。然而,博士群体临终关怀态度得分与死亡认知中的“死亡逃避”得分呈负相关(r=-0.27)。结论 博、硕士研究生群体已具备一定的临终关怀意识,但其死亡认知与临终关怀态度仍需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角度予以提升和加强,在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需求的同时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别主要包括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依托、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和以培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学术学位硕士两大类。这两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目前较为单一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可能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不高。基于此,提出以联合导师组共同指导为基础、以“专硕+学硕”联合课题小组为特色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型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可共享不同类型导师的专业优势和学术经验,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享科研成果,以期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较为完整的医学科研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并推进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可能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效果的因素进行调查,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制问卷对某校在学的10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问卷项目包括对象基本情况、其课外人文相关经历、其是否亲身参与一些人文关怀活动、这些经历是否影响其对人文教育的态度。使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字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及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态度差异。结果 被调查者认为,对人文教育有促进作用的相关经历类型前四位分别为义诊义工活动、人际关系融洽、抢救患者经历和患病经历,选择人数分别占95.8%(91/95)、92.6%(88/95)、89.5%(85/95)和88.4%(84/95)。而对人文教育有阻碍作用的相关经历类型前四位分别为学业压力、工作负荷、有限沟通和人文关怀欠缺,选择人数分别占100.0%(95/95)、95.8%(91/95)、91.6%(87/95)和84.2%(80/95)。此外,不同类别硕士研究生在相关经历可能对人文教育造成影响的认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授课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采用灵活的人文考核方式,全面提升人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积极探索适应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专业课程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编写教学大纲、参考资料和考试题库;主要课程通过多媒体课件、授课视频形式讲授口腔医学专业理论;规范口腔临床操作技能和介绍口腔学科研究进展等,实现了口腔医学理论知识学习与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1907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为81.44%,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导师14(12,15)分、课程教学19(17,22)分、管理与服务18(16,23)分、科研环境12(10,1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课程教学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偏回归系数(Β)=0.048, 95%CI :0.002~0.095, P=0.042〕及老师的教学方法(Β=0.041, 95%CI :0.010~0.072, P=0.011),科研环境维度的科研成果产出(Β=0.033, 95%CI :0.002~0.064, P=0.038),导师能力维度的导师科研能力(Β=0.035, 95%CI :0.005~0.065, P=0.022)是影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结论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有待提高,地方医学院校应采取多元化课堂考核方式,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成果产出,持续更新导师科研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汪玲  吴海鸣 《医学教育》2011,(4):600-603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2010年实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医院和培训要求;提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覆盖背景下,必须根据规范化培训“3+x”模式,改革临床医学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标准;在梳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学制、学位类型和学位层次的基础上,围绕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特别是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2010年实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医院和培训要求;提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覆盖背景下,必须根据规范化培训“3+X”模式,改革临床医学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标准;在梳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学制、学位类型和学位层次的基础上,围绕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特别是上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