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岗位胜任力和医德素养是应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医教协同是深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结合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临床递进式的“三早教育”路径,同时加强贯穿“三早教育”全过程的医学生医德素养培育,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打好基础。实践表明,递进式的“三早教育”模式及贯穿其全过程的医德素养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新医科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中医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提出“一核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职业素养”为核心,通过“医学与思想教育、基础教学与临床、专业学习与科研、临床医学与中医”相互融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科研能力突出、中医情怀深”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同类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参考,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推进,护理学专业相应增加了新的内涵,因而对护理学本科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医科大学坚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构建了“德术并重、交叉融合、医教协同、智慧教学”的护理学人才培养模式,且将该模式贯穿于护理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实习教学医院医教协同、共育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医学和医学检验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医院实习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文章阐述了通过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在实习教学中不断探索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临床检验思辨等能力,培养其适应检验工作岗位必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工作作风等一系列改善实习教学效果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为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顺应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强化人才培养契合未来临床岗位深层次能力需求,以岗位胜任力为根本导向,统筹推进本科生导师制、课程多元整合、问题导向学习、临床技能培训、专业化社会实践、人文素养涵育等综合改革,并覆盖本科医学教育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了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6.
医学人性化、人文化的回归要求医学教育注重医德情感的培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人文精神、岗位胜任力、医师职业精神的视角阐述医德情感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医学"半人教育"模式导致医学生医德情感培养的薄弱与欠缺。志愿者行动作为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通过岗前培训、临床体验、分享交流、理论升华四环节构成完整、系统的医德情感培养路径,提升医德情感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的教育宗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契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是发挥教育合力、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通过“德技并修”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践行三全育人的现实路径和重要举措。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缺乏体系化及大数据依托,医学生“知德”与“行德”不统一,医德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创新性认知思维不相符,与临床和社会真实需求脱轨,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医学生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医学生“德技并修”的医德培养路径,形成了“医德三融入、知行三递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创新多维度医德教育教学方式、搭建医德实践平台、建设医德文化教育数据管理平台等培养路径,以期为高职医学生医德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模式。方法 分析我校目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方法和相关措施。结果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人文医学特点,加强医教协同,培养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构建了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操作灵活和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和保障措施。结论 创新教学模式是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52-354
关于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机制的构建,本研究主要提出了教学计划内课程与第2课堂相结合、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高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及学校、家长、学生"三联动"的思路,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吸纳家长参与,增强医学生培养环节中的社会支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成长,从而构建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下,通过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完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等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建了“一核心”、“三模块”、“五统一”、“六注重”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教融合驱动下应用型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模式。方法 分析产教融合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从立德树人、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多方协同构建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课程资源体系、融合企业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校企协同开展创业教育、设立企业奖学金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7个方面进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结果 产教融合驱动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口腔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9.40%。100%毕业生从事口腔医疗工作,研究生升学率逐年增高。毕业生对母校工作的关注度与满意度均达98.00%、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匹配度达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综合表现”满意度达98.60%。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实践部分保持98.00%以上通过率。结论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使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带动医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行业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工作中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它贯穿于医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塑造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本医学院医学生600份医德认知问卷调查中,对医学生医德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途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医学教育》2019,(1):178-181
系统总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开展和推广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应用的经验,是以临床为基础,学术为导向,医教协同双向反馈,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是培养新时代具有岗位胜任力儿科医师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探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医德教育中,医德认知是基础,医德情感是动力、医德意志是保证、医德行为是目的。医学生的医德系统教育,应着力培育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磨练医学生的医德意志,最终促使医学生养成医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医教协同”教育理念,切实推进基础与临床融合,医德与医术交融,进一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中我们构建了“BOPPPS对分课堂+人文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基础与临床脱节的现状,突出了以临床应用能力和医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就此项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以期为医教协同背景下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新医科”建设中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愈发重要,构建以“育人为驱动力—立德树人为核心—‘全过程’育人路径”,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APP平台,采取随机抽样进行调研,分析数据结果,探讨构建全过程育人的路径。结果 通过实证调研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情况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自我评分以及在人文认知、态度和行为维度方面,均呈现性别、年级差异性特征,并利用交叉分析医学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教育效果呈现出显著性(chi=37.058,p=0.012<0.05)。结论 医学人文素养有助于全过程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方法:调查71名临床实习医生的医德知识和意识;分析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素质和社会环境因素;了解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的课程设置。结果;(1)部分临床实习医生对医德知识,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2)课程设置欠合理;(3)临床带教老师的医德素质有待提高。结论:(1)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与组成教学组,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弊病;(2)带教老师通过培训或自学,经考核认证后,方能上岗;(3)老师应把医德教育和临床伦理学分析贯穿到各种治疗及处理操作中,在考试中,样医学伦理学病例分析;(4)医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论医患关系认知与医学实习生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医学伦理学(以下简称医伦)教学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社会化,专业化的保障,是健全医学职业人格的催化剂。在临床实习中,医患关系是医学生学习和应用医伦知识的焦点,是医学生实现其学习主体性的载体,充分认识在医患关系。了解医患关系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加强医学生医伦教育,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增强医学生学习医伦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认同,接受,悦纳医德理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医德修养的自觉性,医伦教学才会有效益。  相似文献   

19.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医德教育刘跃梅(江西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341000)临床医德实践是医学生从医德理论转化成为医德实践的飞跃,是医学生未来医德品质确立的基础。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都已经过系统的医学伦理教育,掌握了基本的医德范畴、规范的原则。医德教...  相似文献   

20.
“校院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医学高等院校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院校一体化”操作模式入手,探讨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多元化的建设方法。床边教学是一种以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为着力点的“校院一体化”建设模式;除此之外,在人才培育模式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层面,创新建设“学院-附属医院挂包”模式和“医教研融合导师制”教育模式可以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临床实践与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相融合,科学探究方法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协调的合作育人。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是基层中医医疗发展的生力军,医学高等院校是培育中医全科医学人才的核心。为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医学高等院校应当以医教研协同理念为引领,推进“校院一体化”建设。医疗机构与高校作为利益共同体, 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合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亟待双提高,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差异化与医疗需求高速发展不相吻合等问题;能够进一步深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医教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