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 70 kVp低管电压联合等渗碘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I/mL)在头颈心“一站式”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行头颈心“一站式”CTA的患者5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管电压70 kVp,碘克沙醇320 mgI/mL;B组管电压100 kVp,碘美普尔400 mgI/mL,对比剂剂量均按0.7 mL/kg计算。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指标、辐射剂量和摄碘量。结果 A组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血管、头颈部动脉的平均CT值和SD值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图像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医师对冠状动脉和头颈部血管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好(分别为0.839、0.719和0.762、0.749)。与B组相比,A组冠状动脉CT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低"扫描技术(低管电压及低浓度对比剂)在头颈部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例,A、B为低浓度对比剂组:对比剂为碘克沙醇(碘浓度为270 mgI/mL),A组管电压80 kV,B组管电压100 kV;C组为常规高浓度对比剂对照组:对比剂为碘帕醇(碘浓度为370 mgI/mL),管电压为120 kV;3组管电流均采用350 mA.对比3组中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CT值及颈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同时测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碘摄入量.结果:所有患者的颈动脉及其分支均可清晰显示,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的CT值分别为:A组(541.37±53.23、612.28±71.69、575.94±75.09、348.11±27.07)HU,B组(470.75±66.32、557.00±95.48、533.75±65.00、314.00±44.29)HU,C组(423.05±30.02、539.66±66.38、488.38±43.89、294.05±27.23)HU,3组中各支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A组(0.43±0.10)mSv,B组(0.87±0.44)mSv,C组(1.45±0.15)mS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碘量分别为A组(20970.00±679.49)mg,B组为(20790.00±714.35)mg,C组为(28736.67±931.15)mg,A、B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C 3组颈总动脉的SNR值分别为51.19±7.05、49.81±8.19、68.80±5.66,CNR值分别为45.32±8.01、43.90±7.60、58.4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的主观评分A组为(3.65±0.59)分,B组为(3.80±0.41)分,C组为(3.90±0.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双低CTA检查能在较大幅度降低碘摄入量及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临床满意的图像,合适管电压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超低剂量宽探测器CT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检查患者辐射剂量、图像优良率的影响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东芝320排螺旋CT检查,常规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佳能Genesis640层CT可变螺距技术在使用心电门控的主动脉血管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上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组1(n=31):采用可变螺距技术进行扫描,根据部位需要进行三段螺距以及心电门控状态切换.第一段:胸廓开口-气管分叉,螺距HP 91,心电门控关闭;第二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的冠状动脉图像,比较三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分析407例利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回顾性螺旋扫描(RES-SPIRAL)、前瞻性序列扫描(SEQ)、前瞻性大螺距螺旋扫描方法(Flash)行CCTA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由剂量长度乘积×0.014转化系数获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脉15段分法,分别进行5等级评分;客观方法采用将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标准差设为图像噪声,然后分别评价左主干近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对比噪声比、信噪比。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样本方差分析比较3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扫描方法、管电压、管电流对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3种扫描方法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中,RES-SPIRAL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最好,且三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扫描方法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辐射剂量的比较中发现,SEQ[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Flash[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均较RES-SPIRAL扫描方法明显降低[DLP=(951.78±197.92)m Gy,ED=(13.33±2.77)s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Flash扫描方法剂量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辐射剂量控制在DLP<364 m Gy·cm的较强预测因子为管电压(OR=1.336)及扫描方法(OR=0.006)。结论:CCTA检查的辐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扫描方法扫描速度快,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为CCTA检查安全推荐剂量修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能谱宽体CT探测器宽度对在头颈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能谱扫描,将40例头颈CTA检查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探测器宽度40 mm,B组探测器宽度80 mm,其他扫描参数及对比剂注射方式2组保持一致.分别测量A、B组患者CTA主动脉弓部、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I段中部平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个性化对比剂用量剂及迭代重建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将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60名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A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管电压120 kV,...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CT扫描技术在臀部窦道造影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创疡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怀疑异物致臀部窦道造影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扫描剂量200m A,30例)与低剂量A组(扫描剂量100m A,38例)及低剂量B组(扫描剂量50m A,42例)。比较三组的ED、CTDIvol、DLP并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三组DLP之间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A组ED、CTDIvol分别为(7.4±0.7)m Sv、(8.6±0.8)m Gy,低剂量B组的ED、CTDIvol分别为(4.2±0.4)m Sv、(4.3±0.5)m Gy,低于常规组(16.2±1.1)m Sv、(18.9±0.6)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100%,低剂量A组为92.1%,与常规组接近;低剂量B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3.3%,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部窦道的诊断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管电流50 m A与常规剂量相比可减少辐射损伤,同时也满足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及虚拟平扫联合应用在脑血管疾病(CVD)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2年6月15日2022年至8月20日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113例CVD患者,按扫描方式及对比剂用量分为常规剂量组(49例)、能谱低剂量组(49例)、能谱超低剂量组(15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扫描,对此剂剂量0.9mL/kg,注射速率为5mL/s,能谱低剂量组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联合50%ASIB-V重建,对比剂剂量0.6mL/kg,注射速率为5mL/s,能谱超低剂量组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技术、50%ASIR-V重建和虚拟平扫成像技术,对比剂剂量0.55 m L/kg,注射速率为5mL/s。比较三组图像质量、动脉CT均值、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碘摄入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能谱超低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主动脉弓CT值、颈总动脉CT值、颈内动脉CT值、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颈部血管SNR、颈部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双低)在头颈 CT 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头颈 CTA 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双低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双低组采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头颈 CTA 检查,常规组实施常规 CTA 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CT 值等级、辐射剂量等。结果双低组不同兴趣区(ROI)的 CT 值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在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中的图像质量评分稍低于常规组(P <0.05);在其他 ROI 中,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低组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剂量长度乘积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使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进行头颈 CTA 检查,能够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对比剂用量、减少辐射剂量,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屏  张玉平  梁金峰  杨吉操 《重庆医学》2013,(23):2712-2714
目的对比320排CT冠脉成像(CTCA)与冠脉造影(CAG)两种技术对患者辐射剂量的差别。方法随机抽取接受320排CTCA检查的90例患者为A组,其中7例采用钙化积分(CI)扫描,为A1组;43例采用CT冠脉成像/心功能分析扫描(CTCA/CFA),为A2组;40例采用前瞻性扫描(Prospective CTA),为A3组。随机抽取接受CAG检查的139例患者为B组,分别对各组射线剂量进行对比。结果 A组与B组、A1组与B组、A2组与B组、A1组与A3组、A2组与A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与B组、A1组与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接受320排CTCA的患者,尽量采用Prospective CTA,以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能谱CT大剂量对比剂智能追踪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与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肺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 将106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分A、B两组行能谱CT扫描,A组(54例)为肺动脉大剂量对比剂智能追踪成像,B组(52例)为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肺动脉成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右肺动脉降支、右肺动脉后底支的CT值及肺下叶碘含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大剂量对比剂智能追踪肺动脉成像伪影少,血管强化均匀清晰,较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肺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与传统的滤波反投影技术(FBP)比较,应用iDose4迭代技术提高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接受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120 kV管电压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BP-120 kV组)和iDose4迭代技术重建(iDose4-120 kV组);另一组采用100 kV管电压和iDose4迭代技术重建(iDose4-100 kV组)。将FBP-120 kV组的图像质量分别与iDose4-120 kV组及iDose4-100 kV组进行比较,并比较FBP-120 kV组和iDose4-100kV组的射线剂量。结果:图像质量主观评价中,FBP-120 kV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值为(3.29±0.61)分,iDose4-120 kV组为(3.43±0.5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17);iDose4-100 kV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值为(3.21±0.43)分,与FBP-120 k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58)。iDose4-120 kV组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均高于FBP-120 kV组(P<0.05);iDose4-100 kV组SNR及CNR均低于FBP-120 k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se4-100kV组有效剂量(ED)明显低于FBP-120 kV组(P<0.001)。结论:冠状动脉CT成像中,与滤波反投影技术比较,采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且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管电压可降低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辐射剂量方法结合运用低浓度对比剂进行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180例受检者首先根据使用碘克沙醇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I组(270 mgI/mL碘克沙醇)和II组(320 mgI/mL碘克沙 醇),然后将A(120 kV/300 mA),B(100 kV/400 mA),C(100 kV/300 mA)3组不同的扫描条件随机分布于I组和II组各期 (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动态增强扫描中;记录、统计并比较各组有效辐射剂量(eff ective radiation dose,ED)、图 像CT值及反映图像质量的噪声值(image of noise,NI)、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 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整体图像质量(overall image quality,OIQ)。结果:总体样本中C组的ED值比A组在3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分 别降低约38%,40%,41%,图像质量各值(NI,SNR,CNR,OIQ)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ED值比A 组在3期动态增强扫描中分别降低约18%,20%,20%,而图像质量各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扫描条件及时相下 I,II两组图像CT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图像质量各值无明显差异(P>0.05);A-II组与B-I,C-I组图像CT值无明显差 异(P>0.05);所得图像质量各值A-II组与B-I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A-II组与C-I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降 低管电压适当提高管电流结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肝脏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及对比剂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轴旋转冠脉造影(XperSwing)术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辐射剂量,评价2种冠脉造影技术的差异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行临床冠脉造影检查患者30例,其中CCA组20例,XperSwing组10例,分析2组患者检查的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和图像质量评分。应用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模拟XperSwing技术及CCA检查环境,将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布放于仿真胸部体模的主要组织器官,测量各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计算2种冠脉造影技术的有效剂量。结果:与CCA组比较,XperSwing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减少27.74%(P<0.05),透视时间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erSwing组仿真胸部体模各组织器官平均吸收剂量低于CCA组(P<0.05);XperSwing组有效剂量(4.94 mSv)低于CCA组(5.57 mSv)。结论:XperSwing 术可满足冠脉造影图像质量要求,并可有效降低冠脉造影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中心静脉CT血管成像(CT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用西门子第3代双源Force CT行中心静脉CTV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采用120 kV管电压,有效管电流100 mAs,开启Care Dose 4D技术,准直宽度192×0.6 mm。常规组采用常规扫描模式,螺距0.8,转速0.5 s/圈。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转速0.25 s/圈,当心率≤70次/min时,采用60%~70%时相触发扫描,当心率>70次/min时,采用30%~45%时相触发扫描,并由系统自动重建最佳时相图像。比较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扫描时间、中心静脉的图像质量。结果:常规组和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年龄、性别、心率、BMI、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的扫描时间(3.29±0.41)s,明显少于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扫描时间(9.91±0.9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DLP为(234.26±26.52)mGy·cm,CTDIvol为(9.27±0.88)mGy,ED为(3.98±0.45)mSv;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DLP为(233.01±25.89)mGy·cm,CTDIvol为(9.24±0.97)mGy,ED为(3.96±0.44)m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2组患者共420段的中心静脉图像质量,前瞻性心电门控组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而2组的左锁骨下静脉、右锁骨下静脉、左颈静脉、右颈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可显著提高中心静脉CTV中上腔静脉段及左、右头臂静脉段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螺旋CT在肺动脉CTA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肺动脉CTA扫描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每组各28例.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常规扫描组管电压120KV,造影剂欧乃派克350mg/mL,"双低"扫描组管电压100KV,造影剂威视派克270mg/mL.图像分析由同机Vitrea FX工作站完成,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各段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肺动脉主干、肺动脉叶、肺段动脉,以及肺亚段动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扫描组和"双低"扫描组的SD[(7.7±2.1)vs(8.3±2.4)]、SNR[(23.9±7.3)vs(25.1±7.8)]、CNR[(24.9±6.6)vs(27.1±7.2)]和图像质量评分[(4.1±0.8)vs(3.8±0.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扫描组的CTDIvol[(6.1±0.4)vs(8.4±0.6)mGy]、DLP[(293.4±21.7)vs(391.5±33.2)mGy.cm]、ED[(4.3±0.4)vs(5.7±0.6)mSv/mGy.cm],以及碘摄入量[(6.2±0.9)vs(8.3±1.1)g],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辐射剂量低浓度造影剂扫描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而且与常规扫描比较,能显著降低辐射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9.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技术方法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7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和3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心脏平扫和经肘静脉以3 ml/s的速率注入100 ml对比剂增强扫描,分别进行钙化积分分析和冠状动脉MPR、MIP、VRT三维重建,评价冠状动脉主干和各级分支的显示情况.结果在患者准备充分和扫描技术合理的情况下,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达到诊断要求.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受心脏和呼吸运动、回顾性门控技术选择、扫描参数的设置以及射线硬化效应的影响.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中充分准备和训练患者、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是获得高质量三维重建图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