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素、京尼平抗脑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净匀  吴杰  王琰  高原雪  何林  李豪  李敏  史永恒  王斌 《中草药》2019,50(23):5802-581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以灯盏花乙素苷元(scutellarein,SE)作为参照,预测黄芩素(baicalein,BE)、京尼平(genipin,GE)抗脑缺血作用靶点,为脑缺血疾病的临床防治和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titch数据库检索和文献挖掘方法,预测SE、BE、GE作用靶点,同时应用DisGeNET、CTD、NCBI Gene、OMIM、DrugBank和PharmGkb数据库预测脑缺血疾病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3.0构建小分子-靶点网络图,用DAVID软件分析SE、BE、GE特有抗脑缺血靶点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dockVina软件对SE、BE、GE与抗脑缺血共同靶点分别进行对接研究,根据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能和抑制浓度排序,选择最佳的靶点蛋白。结果 SE、BE、GE分别预测出30、59、35个靶蛋白,SE与BE共同抗脑缺血疾病靶点有PIK3CG、CYP1A2、VEGFA、ALOX5、PTGS2,SE与GE共同抗脑缺血靶点为PTGS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受体PTGS2与SE、BE、GE对接结合能及抑制浓度相对较低。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BE-SE共同靶点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器膜、内质网膜等部位,具有与金属离子、阳离子结合功能及催化、氧化还原酶活性,参与细胞脂质、羧酸、含氧酸、有机酸代谢及脂肪酸合成等过程有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受体PTGS2主要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疾病通过抑制PTGS2(COX-2)和VEGF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因子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并改善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发挥脑保护作用。结论预测了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潜在靶点,初步验证了治疗脑缺血疾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E与GE配伍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也为下一步合成新的衍生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35,45,15 mg·kg-1)。每天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容量蒸馏水,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DNA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出现大量凋亡,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DA,TNF-α及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能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组织病理学损伤,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高、中剂量组显著提高脑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MDA,TNF-α,IL-1β含量(P0.01),黄芩苷低剂量组亦能显著降低IL-1β含量(P0.01)。结论:黄芩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自由基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黄芩素对U2OS细胞株活性的影响,检测其抑制骨肉瘤细胞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应用形态学观察、FCM,测定黄芩素对U2OS细胞的凋亡作用,并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结果黄芩素对U2OS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且呈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表现为细胞G0/G1期阻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有核碎裂、染色体凝集,对U2OS细胞的IC50值为(39.5±9.2)μmol.L-1(P<0.05)结论黄芩素对骨肉瘤U2OS细胞株的增殖有凋亡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药理研究证实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系统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通过对黄芩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总结,为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黄芩素(BAI)对去甲肾上腺素(NE,1×10-6mol· L-1)和氯化钾(KCl,6×10-2 mol·L-1)预收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离体血管环技术观察BAI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作用,记录NE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采用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1×10-4mol·L-1)、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1×10-5mol· L-1)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MB,1×10-5mol· L-1)和不同的钾通道阻滞剂预孵后观察BAI对血管环张力改变的影响,并观察对NE诱发的内钙释放和CaCl2引起的外钙内流的影响.结果:BAI对NE或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均产生明显的舒张作用,与溶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先用L-NAME,MB,KV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P,1×10-4mol· L-1),KC.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1×10-3mol· L-1),Kir通道阻断剂氯化钡(BaCl2,1×10-4mol·L-1)孵育后,BAI对预收缩的血管张力的改变与无阻断药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先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1×10-5mol·L-1)和INDO孵育后,BAI的舒张血管作用减弱,与无阻断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AI对NE外钙内流引起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素可明显降低由NE诱发的血管环张力的升高,且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此作用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特点.内皮依赖性收缩可能与前列环素(PGI2)途径有关,非内皮依赖机制与KATP通道和钙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7.
汉黄芩素的提取及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黄芩素是中药黄芩中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发现汉黄芩素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形态以及下调Bax/Bcl-2增加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端粒酶活性以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并且能够抑制肿瘤细胞转移。文章就国内对汉黄芩素的提取、汉黄芩素以上几方面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芩、栀子不同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100只,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分为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组、黄芩苷:栀子苷(1:1)组、黄芩苷:栀子苷(7:3)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持续灌胃7天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黄芩苷、栀子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以增强大鼠的横木行走能力;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提高触觉刺激反应,降低Bederson评分;黄芩苷:栀子苷(3:7)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黄芩、栀子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冰片联合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苷-冰片配伍使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在600 nm下测定加入不同浓度黄芩苷、冰片和黄芩苷-冰片混合物后菌液的吸光度,以不同剂量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率为指标比较各组的抑菌效果.结果:加入冰片后,不同浓度黄芩苷溶液的抑菌率均有显著提高;黄芩苷、冰片质量浓度分别为1200,600 mg·L-1时,两药单独使用的抑菌率分别为49.78%,13.41%,而两药合用的抑菌率为78.15%,在此浓度下,两药抑菌效果提升最为显著.结论:黄芩苷-冰片配伍使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能够显著增强两药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芩素对皮肤过敏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验证黄芩对皮肤过敏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给予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素,进行了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豚鼠Forssman皮肤血管炎症反应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组织胺致豚鼠足痒实验,豚鼠离体回肠收缩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实验。[结果]黄芩素对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耳肿、对豚鼠Forssman皮肤血管炎症反应以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搔痒反应、组胺所致豚鼠足痒反应亦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收缩,还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反应。[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黄芩具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并可明显拮抗组胺,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柏炎  蔡光先  刘维  陈雪梅 《中草药》2007,38(3):394-39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etal liver kinase1,Flk1)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补阳还五汤组,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内VEGF、Flk1的表达和蛋白水平,同时评价动物神经功能。结果在正常大鼠脑内有少量VEGF和Flk1阳性细胞,脑缺血后VEGF和Flk1阳性细胞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补阳还五汤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增强VEGF和Flk1的表达,提高VEGF蛋白水平(P<0.05);于7、14d补阳还五汤作用强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VEGF及Flk1的表达和提高VEGF蛋白水平,是其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大小剂量组,醒脑静组。各组预防给药4d后,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4小时后,考察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对缺血再灌注后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脑组织环氧化物酶(COX-2)及5脂氧酶(5-LOX)活性的影响。结果:麝香50mg/kg组及冰片50mg/kg栀子苷30mg/kg组能明显改善神经损伤引起的行为学异常;麝香组、冰片25mg/kg组、薯蓣皂苷60mg/kg组及栀子苷60mg/kg组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内COX-2的活力;麝香组、冰片50mg/kg组及薯蓣皂苷、栀子苷60mg/kg组大鼠脑组织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内5-LOX活性。结论:麝香、冰片、薯蓣皂苷及栀子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炎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麝香与冰片及其配伍对脑缺血缺氧小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麝香与冰片及其各配比对脑缺血缺氧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小鼠断头、尾静脉注射氯化镁、尾静脉注射空气等所致脑缺血缺氧模型,观察药物对脑缺血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①单味麝香、冰片均能显著延长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断头、尾静脉注射空气小鼠的存活时间,冰片还能延长尾静脉注射氯化镁小鼠存活时间;②麝香与冰片配伍能显著延长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断头、尾静脉注射空气以及氯化镁所致缺氧缺血模型小鼠的存活时间。③与各单味药比较,麝香与冰片配伍无显著增效作用。结论:单味麝香、冰片以及二者配伍,对小鼠脑缺血缺氧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提示二者配伍有"存效"作用,但未能呈现显著的"相须相使"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术后24 h开始给药,参麦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100 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NO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参麦治疗组大鼠 ET-1[治疗前后分别为(126.10±6.07)ng/ml、(105.41±0.09)ng/ml]、hs-CRP[治疗前后分别为(15.93±2.79)mg/L、(9.33±1.32)mg/L]及Hcy[治疗前后分别为(11.01±0.98)μmol/L、(8.13±0.46)μmol/L]较治疗前降低, NOS[治疗前后分别为(168.87±9.25)U/ml、(242.25±10.36)U/ml]、NO[治疗前后分别为(84.03±6.02)nmol/ml、(102.42±5.05)nmol/m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 NOS 酶活性并促进 NO合成,降低血浆ET-1、hs-CRP及Hcy,减轻血管内皮炎性渗出,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注射液组, 每组10 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的基础上, 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体积比, 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丙二醛(MDA)含量,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含量、血栓素B2(TXB2)和 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 )的含量。结果表明谷红注射液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 缩小大鼠手术后的脑梗死体积, 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 GSH-Px和CAT活性, 降低MDA含量, 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血清中t-PA的含量, 降低PAI含量, 降低TXB2的含量, 提高6-keto-PGF1α 含量。说明谷红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金丝桃苷预处理组各20只。金丝桃苷预处理组每日腹腔注射金丝桃苷连续7 d。行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10 min再灌注,再灌注后24 h每组各取5只,右侧大脑采用干湿重法计算脑水含量,左侧大脑取海马测定SOD活性及MDA含量。其余每组各15只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前、再灌注后6 h1、2 h、24h4、8 h、96 h进行改良NSS评分;再灌注后第5天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模型组脑水含量、SOD活性、MDA含量、NSS评分、平均潜伏期及探索实验中在第2象限时间比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金丝桃苷预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水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NSS评分降低,平均潜伏期缩短,第2象限时间比增高(P<0.05)。结论金丝桃苷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程度,缓解海马区自由基代谢异常,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对缺血再灌注鼠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王雪松  阮旭中  刘买利 《中成药》2002,24(12):947-95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鼠脑梗塞面积、神经功能缺失征象及鼠脑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TTC染色、临床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分析和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分别对缺血、缺血再灌注及灯盏花素治疗组鼠脑梗塞面积、神经功能缺失征象、鼠脑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的凋亡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4只大鼠缺血/再灌后TTC染色可见右侧顶叶皮质出现恒定苍白梗塞灶,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间点脑梗塞面积较缺血/再灌组明显减小;缺血/再灌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失征象,而药物治疗组12只大鼠中只有3只出现轻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假手术组仅有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缺血90min/再灌12h、24h组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限内细胞凋亡较缺血/再灌组显著关少(P<0.01)。结论:蛋白激酶C抑制剂灯盏花素能明显减小鼠脑缺血后脑梗塞面积,减轻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显著减少缺血边缘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缓缺血区神经元损害,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预处理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全身及海马区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及红景天苷预处理组(sal组)。sal组每日腹腔注射红景天苷12 mg/(kg.d),连续7 d,最后一次给药后30 min建立四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模型。再灌注后24 h取全血2 mL离心留血清-20℃保存待测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取海马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和NF-κB DNA结合活力。结果 I/R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海马MPO活力和NF-κB DNA结合活力与sham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均<0.05);与I/R组比较,sal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海马MPO活力和NF-κB DNA结合活力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红景天苷可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全身和海马区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脑组织的表达情况及通心络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并予通心络灌胃,应用反转录集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5d、7d、14d、21d、30d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细胞因子VEGF mRNA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VEGF mRNA在不同时间段均有表达,VEGF mRNA在造模后第3天开始表达增强,第5天表达最高;给予通心络处理后第3天缺血侧VEGF mRNA开始表达增强,5d、7d、14d、21d、30d时PCR表达灰度值均高于缺血对照组。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VEGF mRNA表达增强,通心络胶囊可强化此反应,进而可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GRP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表达状况及其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小时再灌注24小时模型,分别采用TTC染色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状况及CGRP的表达状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CGRP呈弱表达;模型组大鼠大脑缺血区组织明显水肿,CGRP表达较假手术组对应区显著升高,P〈0.05。结论:CGRP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可能对缺血性脑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