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调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我国现阶段“双轨合一”教育模式的满意度。方法 根据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现状等各种因素,征求多位相关专家的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先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4级研究生进行预调查,根据调查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调整了部分内容,形成包括对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带教老师是否满意等在内的综合问卷,于2016年3月-5月通过中国新青年论坛网上发布调查问卷,选择正在参加或者已经参加完成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项设置为多选题,应答人次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较满意的培训内容依次是:轮转时间[42.8%(428/1000)]、培训基地[41.8%(418/1000)]、临床实践能力培养[41.6%(416/1000)]、带教老师[40.2%(402/1000)]、经济收入[38.8%(388/1000)]、轮转科室安排[38.4%(384/1000)]、科研能力培养[37.5%(375/1000)];认为可以接受的培训内容依次是:轮转科室安排[46.0%(460/1000)]、科研能力培养[45.5%(455/1000)]、经济收入[42.6%(426/1000)]、临床实践能力培养[41.1%(411/1000)]、培训基地[39.8%(398/1000)]、带教老师[39.7%(397/1000)]、轮转时间[39.7%(397/1000)]。其中不同专业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双轨合一”教育模式的满意度不同。结论 “双轨合一”的教育模式应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重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住培期间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以及其在住培期间的需求,提高研究生对于科研能力培养、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满意度,建立科学规范的住培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实验室轮转训练成效,提高和加强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对四届共130名参加实验室轮转训练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训练内容、带教方式、成效、必要性、数量、时长及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以“学习专项技术”(34.9%)、“直接参加课题研究”(27.9%)和“观看实验操作”(21.4%)为主要训练内容,带教方式主要为“学长带教”(39.2)和“导师带教”(36.1%),58.6%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带教效果很好,68.4%的研究生认为学长带教效果较好,67.7%的研究生认为实验室轮转训练取得较好的训练成效,60.8%的研究生认为开展实验室轮转训练对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帮助,45.4%的研究生认为应在3个实验室进行训练,41.5%的研究生认为每个实验室应该训练2个月,28.5%的研究生认为应采取“撰写学位论文”的考核方式。结论:开设实验室轮转训练是提升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并已经成为医学生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评估其在提升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就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2021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学生64人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简称大创项目)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大创项目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检索文献能力[39人(60.9%)]、论文写作能力[37人(57.8%)]、基础科研能力[30人(46.9%)]、临床科研能力[36人(56.3%)]和团队协作能力[42人(65.6%)]。医学生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 主要为检索文献[61人(95.3%)]。为此, 提出优化大创项目的建议:为学生提供详细课题背景和科研内容、筛选项目并开设科研技能培训课程、结合本校培养方案调整大创项目设置、设置导师-学生双向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简称“并轨”模式)与“传统”模式培养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消化科轮转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并轨”模式(30人)或“传统”模式(20人)培养,比较研究生的临床知识、技能以及各项核心能力。采用SPSS 1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并轨”模式较“传统”模式培养的研究生临床考核各项成绩总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60±2.52)vs.(83.80±3.14),t=10.93,P<0.01];两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在职业素养、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轨”模式培养后的研究生在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思维能力、诊治技能、心理素质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研究生(χ2=27.00, χ2=10.23, χ2=12.21,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科研能力方面,“传统”模式较“并轨”模式略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4)。结论 “并轨”模式优于“传统”模式,“并轨”模式较“传统”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其临床实践等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并轨前后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差异.方法 对7所医院并轨前后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轮转和能力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结果 并轨后临床轮转时间达到培训细则要求,掌握病种丰富,临床操作完成比例较高,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结论 并轨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医教协同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并轨后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面临很多问题。并轨后的"专硕"培养模式重视临床技能培训,忽视科研能力培养,以致"专硕"科研能力普遍不足。然而,当前的医疗行业紧缺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完善原有的培养模式使之与医疗新需求相适应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此文结合教学以及临床工作经验,提出当前培养模式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本文就以下九个方面探讨了并轨培养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包括:导师管理、招生复试、入院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临床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培养、教学能力培养、安全管理及后勤保障管理,旨在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西北医学教育》2016,(1):75-77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并轨后,关于这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临床专科实践能力、临床应用科研能力三方面培养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作者借助"以结果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与阐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医学研究生科研素养现状,并探讨存在问题。方法 2015年7至8月,采用自编的《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科研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协和医院在读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6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应用SPSS 18.0统计与描述调查结果,不同学位类型研究生得分比较行t检验。结果 研究生科研素养平均得分为10.28,其中科研意识得分最高,科研能力得分次之,科研精神得分最低。临床型研究生科研素养以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学术型研究生(P值均小于0.05)。结论 应强化科研训练,培养临床型研究生科研思维,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关注和指导,促进研究生注重团队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解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原因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岗位胜任力作为切入点, 对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及要求进行质与量的叙述.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法和统计学分析的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正式在编,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 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占总样本的72%;以及相关人员:护士、行政管理人员、患者, 占28%进行访谈, 发放问卷90份, 回收有效问卷86份, 有效率为95.56%。第二部分选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访谈, 发放问卷96份, 回收有效问卷92份, 有效率为95.83%.结果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预期目标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且差距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更看重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结论 应加大与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及交流、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培训及建设、完善研究生学位培养课程制定和健全, 完善研究生综合能力测评机制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MDT)协作模式的P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方法 以目标抽样原则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内科学方向为主)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32名)根据全日制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有关内容要求,执行传统的LBL讲授+实践训练教学模式,实验组(n=32名)在相关研究生培养课程中,开展基于MDT条件下的PBL教学模式。对两组研究生临床技术能力进行专业考核,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CTDI-CV)》以及自主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估问卷》对两组研究生进行相关指标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病案分析及内科学实践技能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生CTDI-CV测评量表的评估总分及多数因子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开展MDT模式支撑指导下的PBL教学,可显著提高研究生专业技术能力并促进学科更好的发展,有利于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and operate)理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和创新实验平台、指导学生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用医工交叉的方法解决临床难题,产生医学成果。CDIO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形成融合性的创新思维、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临床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探索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改革.随着招生规模的 扩大,如何提高培养质量已成为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对制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对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摘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医学硕士生“5 3”培养模式的改革,既往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参考成人影像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缺乏儿科专业性,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创新及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我院通过几届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总结了相关经验,主要通过轮转科室开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等措施,强化临床技能培养和影像学基本功培养;将影像诊断技能和操作及临床实践工作量的评分纳入考核评价制体系;加强影像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但目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均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背景及历史概述,结合本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38-140,146
医学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医学专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教育背景迥异、年龄不齐、入学后面临医疗改革、培养方式多样等诸多问题。而其中的党员更是具有精英性、独立性、分散性以及复杂性特点,这就增加了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难度。笔者围绕党员自身建设、党员干部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以解决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它是对已经经历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学习和进行了专科技能培养的优秀医学人才的进一步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是我国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较好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教育。对于我国的医学教育而言,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一步向科研型与临床型分立以及复合型的医学人才格局迈向崭新的一页。其中偏重临床工作能力的专业性硕士研究生是临床教学单位的主要培养和发展方向。因此,针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每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面临的工作不但包括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而且要对研究生的毕业后就业、学科的良性发展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八年制新概念CBL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了新概念CBL课程模式并用于八年制临床教学中。新概念CBL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影像医学研究生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为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达到逐步提高学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推动医学实践不断发展的目的,是医学影像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医学新教学模式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旨在探索系统整合的临床医学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医学基础专业模块教学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临床医学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构建了医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平台,综合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医学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