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索和发现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 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EMs的文献(检索日期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5.7.R4绘制中医药治疗EMs的知识图谱,并进行核心作者群体、研究机构及文献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绘制及分析。结果 作者合作图谱绘制出1个主要作者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分析发现2个核心单位及若干合作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686个节点、2865条线组成,研究热点是桂枝茯苓丸、中药保留灌肠、病因病机等10个聚类。研究前沿是:①中药对性激素水平的下调;②治法以补肾活血为主。结论 基于可视化结果,目前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若干研究团队,如北京、黑龙江,但在机构间合作较为分散,中医药治疗EMs的研究未来之路是加强基础研究、明确EMs发病机制及中药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以下简称“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检索CNKI和PubMed,纳入在中医药领域运用知识图谱方法的中英文文献,转换格式后导入CiteSpace,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并对年度发文量、发表期刊、发表地区和可视化软件名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39篇文献,包括中文127篇,英文12篇。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领域有关知识图谱的论文增长趋势明显;CiteSpace是应用最广泛的知识图谱工具;文献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有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文献计量学、用药规律、中医药、针灸。结论 知识图谱可用于分析中医药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发现用药、配穴规律。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尚属于探索阶段,仍需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更好地为中医药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了解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发展趋势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后续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NKI中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文献(检索日期1992年1月1日—2021年12月28日)。该研究运用科学计量学工具CiteSpace 5.8.R2绘制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知识图谱,并对该领域核心作者群体、研究机构绘制合作网络,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绘制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对所得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分析。结果 经检索筛选后纳入1040篇高质量文献,作者合作图谱绘制出多位作者及其合作团队;研究机构分析发现多个以兰州、成都、北京等老牌大学及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单位及合作机构;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634个节点、770条线组成,研究热点是用药规律、微创治疗、综述等10个聚类。研究前沿及热点主要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探寻名老中医用药规律、重新制定国内专家共识及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结论 从各种可视化图谱分析可知,国内该领域作者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研究机构很多新起之秀成果不可忽视,但各作者团队及区域间缺乏合作,相对独立。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研究趋势在于探索名老中医经验,完善方药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数据...  相似文献   

4.
知识图谱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搜索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广,成为了近年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目前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可视化分析,尚无能够支持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和知识服务领域的中医知识图谱。本研究使用了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伤寒论》桂枝汤类方的小型知识图谱,可以实现对桂枝汤类方的证、方、药的可视化分析以及检索等功能。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为今后将中医类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工具,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肺癌的发展状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9年-2018年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3.9.R6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50篇,近10年发文量较为稳定。研究学者440位,以徐振晔等为代表;研究机构为352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为代表;关键词为140个,频次最高的为非小细胞肺癌,聚类显示研究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观察、名老中医诊治肺癌规律分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等方向。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于该领域是目前研究主流,且持续性可观。结论 近1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肺癌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中医药治疗肺癌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图谱初步直观展现了该领域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近20年中医药治疗崩漏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崩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01~2020年中医药治疗崩漏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7R2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2259篇文献,核心作者138位以陈莹为代表;研究机构519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代表;11个关键词聚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年龄阶段治疗、辨证分型治疗、中药复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及名医经验的用药规律总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于该领域是目前研究主要趋势。结论:中医药治疗崩漏研究热点集中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名老中医用药规律挖掘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探索方剂的制方要素,总结方药证治规律,找到对其中药理起关键作用的核心药/药组,为方剂配伍理论研究、药性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用药研究提供新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方法从《中国方剂数据库》和《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获取治疗中风病的方药文本数据源,经预处理、信息抽取后构建方药矩阵,引入双向聚类方法对方-药两方面数据同时聚类。结果预处理后得到有效记录648首,共计6913味药,生成了100×648“方-药”矩阵,最后得到4组聚类指标,高描述度代表方共8首,总结出针对不同证型配伍用药特点及各证型辨证论治的治则治法及各型常用药对药组。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方-药知识发现,可有效抽取所需方药信息,梳理出方药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凌艳  李认书  孙鹤 《中草药》2010,41(5):851-853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被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中医药信息的特点,并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文献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中药谱效关系、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以及新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采用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知识的获取研究,从而带动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是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建库至2019年的中医药治疗房颤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临床常用中药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89首复方,核心中药28味,聚为5类,药物配伍组合20个。常用核心药物有炙甘草、麦冬、五味子、丹参、黄芪等,核心药对有麦冬-炙甘草,炙甘草-五味子-麦冬等。结论:中医药治疗房颤配伍规律多以益气养阴、活血安神为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探究哮喘临床效方用药规律。经过纳入标准,收集哮喘效方176首,涉及162味中药,累计用药1666频次。处方标准化后,采用Aprior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讨哮喘临床效方的组方规律。对核心药物分析,确定哮喘临床用药常以补益药、清热药、化痰药及平喘药为主。得到常用二项配伍药物16组,三项配伍药物12组,四项配伍12组,结合专业知识,发现4类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哮喘临床效方规律的挖掘,得出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为临床用药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赵艳青  滕晶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0):2042-2046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频次统计、证型分布、组方规律、新方分析。通过对治疗抑郁症的358首方剂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22首。研究表明,现代文献数据库中收录治疗抑郁症的方剂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活血补血、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开窍醒神、安神定志、滋阴补肾等功效为主,药性多偏于温平,药味苦甘辛,体现了抑郁症"理气开郁,调畅气机,移情易性"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Apriori算法与系统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方剂治疗血液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梳理常用的药物种类,总结药物间的配伍规律和关联规则,为临床血液病治疗的药物组方选择和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以"血证""虚劳""急劳""温病""热劳"5个病证作为关键词筛选治疗血液病的方剂,同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血液病"与全文"中药"进行高级检索,筛选1979——2019年有关中药治疗血液病的文献。根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对治疗血液病的中药方剂的高频次中药、配伍规律、核心中药组合、相互关系网络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获得100个方剂和中成药制剂,涉及中药64种,总用药频次772,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25味,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是丹参、人参、党参、黄芪和地黄;治疗血液病的中药药性以温(频次291,37.79%)、寒(频次228,29.61%)为主,药味以甘(频次486,41.82%)、苦(频次362,31.15%)为主;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包括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熟地黄-当归、桃仁-当归等7个药对组合和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当归、红花-川芎-当归等24个3药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了16种具有潜在配伍关系的白血病治疗药物组合,其中提升度4.7以上的药物组合有4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频使用的单味药物之间,具有关联性的药物组合有8组;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表明,当归-白芍、当归-茯苓药对和当归-白术-黄芪3药组合间的联系密切。结论治疗血液病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中以补虚药、活血药和清热药为主,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和清热凉血为中医药血液病的主要治法,为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痈方剂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更好地继承古人用药经验,指导当代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乳痈病的方剂及其药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乳痈的方剂从单味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  相似文献   

15.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整理收集含海洋中药的文献,分析古代文献记载的含海洋中药方剂用药规律,了解海洋中药方剂的概况,为挖掘海洋中药用药规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海洋中药的药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华海洋本草》、《中华本草》、《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相关文献,筛选含海洋中药方剂,抽取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初步分析挖掘含海洋中药方剂的相关信息和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16 715 首含海洋中药的方剂,包含144 014 条数据,涉及海洋中药218 味,汤剂是最常见的剂型,明、清两朝代的海洋中药方剂数最多;每首方剂中海洋药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1-3 味,全部由海洋中药组成的方剂占8.065%,其他的都是与陆地中药进行配伍,其中各占一半的达到7.754%,所有方剂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海洋中药是牡蛎,海洋中药方剂中最常见的陆地中药是甘草和当归。结论:含海洋中药方剂数量庞大,配伍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特色,可以为海洋中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药新药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是新药研究的起始,是决定主治功效及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本文分别从依据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应用的民间药材、少数民族药材、及其新的药物资源;以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有效提取物等方面,组成中药新药制剂。依据中西医药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组成中西药结合新制剂;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及类似物合成,研制新制剂;通过中药各种成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形成新的络合物,研制中药新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处方来源、组方用药及相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新药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处方配伍及组方用药是新药研究的起始。是决定主治功效及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本文分别从依据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辨治用药经验;结合现代病因病理认识及中药药效学研究成果;应用的民间药材、少数民族药材、及其新的药物资源;以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有效提取物等方面,组成中药新药制剂。依据中西医药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组成中西药结合新制剂;运用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或修饰以及类似物合成,研制新制剂;通过中药各种成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形成新的络合物,研制中药新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处方来源、组方用药及相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张伯礼教授专家门诊处方数据,筛选心悸病处方,分析用药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张伯礼教授临床治疗心悸的处方进行整理和筛选,运用关联分析方法,挖掘老专家组方思路与配伍规律,通过社区探测算法对组方进行模块化分析,从而构建组方配伍网络,总结处方内在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43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常用中药186种,得出各种药的药对89对(按有向统计),挖掘出用药频次超过20次以上的药物48种,探测出6个组方网络模块,分析出常用组方链路组合。[结论]张伯礼教授治疗心悸的方剂配伍多以活血化瘀为主,体现了他"痰瘀互生,病重之源"的观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组方配伍规律,总结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膝骨关节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5年治疗膝骨关节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归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263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归经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4首新处方。结论:膝骨关节炎常用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阳药、祛风湿散寒药等,具有补肾、活血功效的药物是主要组成部分。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肾两经。治法主要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有助于处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