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手术也是屈光手术,随着手术技巧不断完善,尤其波前像差理论引入视光学,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客观视力好,却主诉视物模糊,尤其夜间视力差、眩光、重影、变色等都是由于像差的存在。人眼全部光学缺陷应该用像差描述,包括低阶像差(传统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瞳孔条件下视觉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Tecnis全光学面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体(Tecnis ZMB00 MIOL)植入术的24例患者(30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和3个月时,检测裸眼和矫正后的远、中、近视力,3 mm、5 mm孔径下的散射光值、波前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值。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周和3个月裸眼和矫正的远、中、近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 mm孔径下,术后3个月散射光值、球差均低于术后1周,术后1周和3个月散射光值均大于3 mm孔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5 mm孔径下,术后3个月各空间频率的MTF值显著优于术后1周,20 cpd空间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3个月5 mm孔径下散射光值明显减小,球面像差明显降低,MTF值升高,说明Tecnis ZMB00 MIOL植入术后3个月夜间视觉质量较术后1周有...  相似文献   

3.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 SN6AD3)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对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5只眼)(试验组)与植入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 10L SN60D3)患者40例(56只眼)(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远视力,70 cm中距视力,近视力)、焦点深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形式调查视觉不良症状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0%(20/35)、82.9%(29/35)、45.7%(16/35),对照组分别为76.8%(43/56)、80.4%(45/56)、39.3%(2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8.6%(31/35)、91.4%(32/35)、54.3%(19/35),对照组分别为81.5%(49/56)、91.1%(51/56)、42.9%(24/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D,-1.50D和-2.50~-3.50D调节范围内,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94.3%(33/35)、97.1%(34/35)、85.7%(30/35),对照组分别92.9%(52/56)、94.6%(53/56)、83.9%(4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Zemike常数项中两组的Z(4,0)、Z(4,2)、S3+S4和S总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Zernike常数项、三阶像差和四阶像差各指标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眩光症状,对照组有3眼诉有光晕症状,试验组仅有1眼诉有光晕症状,满意程度较高.结论 AcrySof IQ ReSTOR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中、远全程视力,该人工晶状体具有产生负球差的非球面设计,可平衡角膜的正球差,从而降低了术后总体像差,提高了术眼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全面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眼波前像差及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96人(104眼),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植入不同类型直径的人工晶状体)。术后分别于1W与4W及12W观察术眼波阵面像差及其他相关变化。结果不同光学结构的人工晶状体均存在单色光像差,其中球差的影响最明显。Z4、Z9、Z12和Z24值在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RMS1~6、RMSg、RMSh值术后较术前均呈显著性下降(P<0.001)。折叠人工晶状体的类型(三片、一片)与术后RMS 3(r=-0.319)、RMS 4(r=-0.475)、RMS 5(r=-0.304)和RMSh(r=-0.408)值呈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波前像差技术可以帮助揭示术后出现相关视觉问题的原因。白内障术后各阶像差较术前均显著性减小,光学成像质量提高,具特征性的改变是三叶草形的像差和四阶球差;三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小于一片式折叠人工晶状体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的视觉质量.方法 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30例30眼植入AcrysofIQ非球面人工晶状体,30例30眼植入普通人工晶体SN60NT人工晶体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视力、眼内像差.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敏感视力、高阶像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能够抵消老年人角膜的正球差,从而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在颞侧10点钟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在角膜上方12点钟位行手术切口.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37±0.32)μm、(0.98±0.35)μm,Z(4,2)分别为(0.03±0.02)μm、(0.08±0.0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77±0.26)μm,B组(1.14±0.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19±0.03)μm、(0.97±0.39)μm,Z(4,2)分别为(0.03±0.03)μm、(0.08±0.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56±0.17)μm,B组(1.37±0.6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上方12点钟位切口,颞侧10点钟位切口的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波前像差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获得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人(120眼),分别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HQ-201HEP组,n=40)、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Sensar AR40e组,n=40)或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al SN60AT组,n=40);另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人40眼作为对照组.应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测量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鹰视波前像差仪测定高阶像差,比较各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各级高阶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三组患者间总高阶像差(RMSh)、三阶(RMS3)、四阶(RMS4)、五阶(RMS5)、六阶(RMS6)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差(C12)、次级球差(C24)、RMSh、RMS3、RMS4、RMS5和RMS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功能和各级高阶像差无显著差异,视网膜成像质量无明显区别.植入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可部分恢复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功能,但尚未达到正常同龄人水平.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患者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所获得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人(120眼),分别植入肝素表面处理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HQ-201HEP组,n=40)、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Sensar AR40 e组,n=40)或蓝光滤过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al SN60AT组,n=40);另选取年龄相近的正常人40眼作为对照组。应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测量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鹰视波前像差仪测定高阶像差,比较各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以及各级高阶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三组患者间总高阶像差(RMSh)、三阶(RMS3)、四阶(RMS4)、五阶(RMS5)、六阶(RMS6)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球差(C12)、次级球差(C24)、RMSh、RMS3、RMS4、RMS5和RMS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三种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功能和各级高阶像差无显著差异,视网膜成像质量无明显区别。植入单焦球面人工晶状体可部分恢复白内障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功能,但尚未达到正常同龄人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变化.方法:应用Allegretto Wave Analyzer 波前像差仪观察本科室27例(31只眼)人工晶状体眼的波前像差改变,并与21例(23只眼)同龄晶状体透明眼的波前像差比较. 结果:31只人工晶状体眼均被测出高阶像差,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为(0.3858±0.13849)μm,而同龄晶状体透明眼中能测出高阶像差的仅有16只眼,RMSh为(0.2040±0.04620)μm,其余7只眼未测出高阶像差,两组高阶像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光学系统会发生重大变化,其中高阶像差的出现可能是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若设计能克服波前像差的波前像差人工晶状体,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和AcrySof Natural折叠式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64眼),分别植入ReSTOR折叠式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观察组,30眼/24例)和AcrySof Natural折叠式球面单焦点人工晶体(对照组,34眼/27例)。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随访,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拟调节力、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4.7者占93.3%,裸眼近视力≥4.5者占86.6%;对照组最佳矫正远视力≥4.7者占73%,术后裸眼近视力≥4.5者占11.1%;两组间最佳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裸眼近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拟调节力为(-3.14±0.91)D,对照组为(-1.03±0.33)D,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波前像差检查显示:小瞳孔时两组均方根值和Z04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球面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72眼)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植入的IOL不同将其分为620H组(球面IOL)和970C组(非球面IOL)。比较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术后6个月瞳孔6 mm的高阶像差、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和高阶像差包括四阶球差(Z40)、四阶球差均方根(RMS4)、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和四阶彗差(Z7、Z8)。结果:970C组Z40、RMS4、RMSh均明显低于620H组,在6.3°、4.0°视角的CS及GS均明显大于620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Q值和IOL偏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术。  相似文献   

13.
陶雪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38-39,6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眼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干眼症状、眼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逐渐缩短,干眼症评分逐渐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共4眼,占11.11%(4/36),虹膜脱出2眼,占5.56%(2/36),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共5眼,占13.89%(5/36),前房出血2眼,占5.56%(2/36),人工晶体偏中心1眼,占2.78%(2/3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具有较好的恢复作用,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虽然对眼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术中注意改进手术方式,尽量减轻对眼表上皮组织的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其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峥峥  樊映川  王丹 《四川医学》2010,31(8):1085-108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Tecnis Z9003、Acrsof IQ人工晶状体术,两组患者术后在正常瞳孔(直径3mm)及暗光下(直径5-6mm)祼眼视力的关系。客观评价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视功能情况。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46眼),分为Tecnis Z9003组20例(27眼)及Acrysof IQ组15例(19眼)。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记录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1周在正常瞳孔(直径3mm)及暗光下(直径5-6mm)裸眼视力。询问夜间视功能状况。采用SAS8.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Tecnis Z9003组4.167,Acrysof IQ组4.1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1周在正常瞳孔(直径3mm)下平均裸眼视力:Tecnis Z9003组4.896,Acrysof IQ组4.8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后1周在暗光(直径5-6mm)下裸眼视力Tecnis Z9003组4.914,Acrysof IQ组4.9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询问患者术后夜间视物无特殊不适。结论在正常瞳孔下及暗光下,Tecnis Z9003组及Acrysof IQ组视力无区别。两种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均能较好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 方法 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的患者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变化情况。 结果 43眼术后2~10h的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10h的平均眼压高于21mmHg;术后24h的平均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比术前高;术后48h的眼压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缩瞳剂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有5例(5/28,17.9%)术后出现30mmHg以上的高眼压,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无一例眼压高于30mmHg。 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个别患者眼压高于30mmHg。术中使用缩瞳剂不能完全预防术后眼压升高,但能减少出现30mmHg以上的过高眼压。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的患者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43眼术后2~10h的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10h的平均眼压高于21mmHg;术后24h的平均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比术前高;术后48h的眼压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缩瞳剂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有5例(5/28,17.9%)术后出现30mmHg以上的高眼压,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无一例眼压高于30mmHg。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个别患者眼压高于30mmHg。术中使用缩瞳剂不能完全预防术后眼压升高,但能减少出现30mmHg以上的过高眼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减少儿童人工晶体后发障的发生。方法采用CCC和PCCC双撕囊为10例儿童白内障植人人工晶体,随访1年以上,观察其疗效。结果10例中8例裸眼视力在0.5以上,9例视轴区无后发障。结论CCC和PCCC双撕囊将10L挟持在后囊口之下,确保视轴区(5×5mm)无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化生、移行的界面,而有效的防止后发障发生。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波阵面像差是衡量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近来也被用做评价视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文就近年来波阵面像差技术在人眼视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