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瑜  梁瑞景 《河北医药》2011,33(13):1945-1946
目的评估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儿童l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程度和疗效。方法选择在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儿科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CGMS+CSII组(C-C组)和非C-C组(除CSII之外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N组),每组30例,3个月后应用CGMS监测72 h,比较患儿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平均血糖浓度、白天和夜晚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事件和高血糖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2组治疗均可使血糖逐渐稳定,C-C组24 h平均血糖浓度较N组明显降低(P〈0.05);C-C组HbAlc较N组明显下降(P〈0.05);C-C组白天及夜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及高血糖发生次数均明显少于N组(P均〈0.05)。结论 CGMS监测发现,CSII和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均可使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下降,但CSII治疗具有血糖控制理想、24 h昼夜血糖变化小、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次数少等优点,依从性更好,是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糖监测(特别是指尖血糖监测)具有可靠、易行、操作方便、易于标准化、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糖尿病的可靠指标,是控制糖尿病的一项重要部分,是调整治疗的可靠依据。由于血糖是不断地变化,所以血糖监测应反复多次进行。  相似文献   

3.
比较3种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慧  郭宏  杨荣  郭公慧 《中国医药》2007,2(12):736-738
目的观察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治疗组(A组)、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组)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C组)。强化治疗3个月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数值(846±122)个。主要观察指标:3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最高值及最低值、血糖漂移最大幅度、餐前及餐后平均血糖值,血糖漂移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结果①3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FBG、PBG2h和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3组患者间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患者日内血糖最高值、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两组患者血糖漂移于3.6~8.0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联合强化治疗,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方面,优于诺和灵R和诺和灵N联合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方法对5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或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CSII与MSII相比,能较快地达到目标血糖,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较少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可在短时间内理想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糖尿病治疗中对血糖监测的可靠性临床应用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126例,由专职护士应用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用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CBG)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病人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情况的差别。结果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HBA1C、达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GMS监测血糖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视化的手段,为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助于血糖达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β细胞功能后,给予每日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空腹C肽与空腹血糖的比值。结果共有30例患者完成试验,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血糖均达到理想控制,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FCP,PCP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很快控制高血糖,改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王华明 《淮海医药》2001,19(6):516-517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在血糖严密监测下,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或用Novo INS笔皮下注射。结果:Ⅲ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BG,HbAlc,24h尿微量白蛋白差异均有非常显性(P<0.01),Ⅳ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BG,HbAlc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尿总尿白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饮食疗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洁 《药品评价》2009,6(4):149-152
目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遵循“五驾马车”方案,即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而饮食治疗被誉为“驾辕之马”。由于糖尿病治疗主要通过降低血糖来延缓病情的发展,而血糖来源主要是食物摄入,因此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Novo Nordisk公司说最近的临床试验显示,其治疗糖尿病药物NovoMix 30(biphasic insulin aspart)(Ⅰ)和二甲双胍联用比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控制血糖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的作用。方法观察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38例,严格控制饮食,监测个体化营养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变化。结果个体化营养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骨病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田成功 《江苏医药》1996,22(6):393-394
通过对12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应重视糖尿病骨骼系统的病变。只要正规病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并辅以相应的外科措施,许多病变是可以纠正的.提出:(1)糖尿病骨量减少发生率较高,早斯症状虽不典型,但后果严重,骨量的监测应常规进行。(2)糖尿病骨折是糖尿病时骨骨量减少及脆性病变不可逆的结果,治疗时应严格适应证,防止进一步的共发症出现。(3)注意糖尿病足坏疽病人“健康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应用饮食控制,轻体育锻炼,服用降糖药物,中医活血化瘀通络,血糖尿糖监测以及合并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对60岁以上26例老年糖尿病经过1~6个月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不同程度控制,其中20例空腹血糖下降到5~6mmol/L,6例空腹血糖下降到7mmol/L左右,尿糖降至(±)~阴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群糖尿病达标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蕙 《药品评价》2008,5(3):112-113
有关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结果和有关2型糖尿病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根据这些结果,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内分泌临床医师学会(AACE)、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IDF—WPR)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各自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将血糖控制目标定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或≤6.5%。  相似文献   

14.
王砚  薛元明 《药品评价》2009,6(7):287-289
根据2005年ADA低血糖工作组的定义,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HO为低血糖。DCCT和UKPDS研究充分显示强化降糖治疗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随着血糖控制达标,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也有所增加。UKPDS研究中强化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传统组增加了3倍,62%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经历过低血糖发作。我科曾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1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低血糖发生率为37.23%,日平均血糖(MBG)控制越低、日内血糖差值越大,低血糖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并结合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监测血糖,治疗周期为12 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方法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4 d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给予CSII治疗结合CGMS动态监测血糖后,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控制良好,并且无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发生(P〈0.05)。结论CSII结合CGMS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监测与治疗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监测、治疗,了解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实行GDM监测前的GDM孕妇28例,和加强监测后GDM孕妇37例。给予饮食调整和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比较两组孕妇的围产结局。结果:利用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DM检出率为2.77%。加强监测后,GDM孕妇妊高征、酮症的发生率较监测前明显下降(P<0.05),胎儿窘迫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强对GDM的监测与治疗,对改善围产结局有利。  相似文献   

17.
姜烜星  王涛  陈晓琴  赵岩  公洁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72-1972
糖尿病(DM)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常用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尿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Ale)等。但许多研究表明,单纯的血糖测定波动较大,它只能代表即时血糖水平,均属短期血糖控制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我血糖监测(SMBG)可以客观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评价治疗效果,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是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指导和调整胰岛素用法、用量的主要依据。2008年4月至11月我院对85例患糖尿病的老干部自我血糖监测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向绍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19-119,12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并记录各患者餐前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餐后2h血糖平均值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观察组餐前血糖平均值由治疗前的(11.4±1.5)mmol/L,降至治疗后的(4.8±0.8)mmol/L,餐后血糖平均值由治疗前的(19.1±1.6)mmol/L,降至治疗后的(6.0±0.5)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值由治疗前的(7.5±0.1)mmol/L,降至治疗后的(4.4±0.2)mmol/L。治疗前后血糖平均值变化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能降低糖尿病的再发率与住院率,提高了自救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控制血糖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即饮食、运动、患者教育、血糖监测和治疗,一样不可或缺。药物治疗由医生来掌握,患者应该掌握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部分。其中,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误区最多,现就常见的误区作一些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