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连江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60-18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律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加用中药养心安神汤剂口服.结果 治疗组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心悸、喘憋、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均大于90%;治疗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基础心率、6min步行试验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搏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资白玉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4+36-34,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孙媛 《吉林中医药》2005,25(6):32-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均分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党参、淡附子、茯苓、猪苓、桑白皮、葶苈子等),对照组单纯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0.63%和40.62%,对照组分别为71.88%和31.25%(P<0.01);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沦: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服用倍他乐克加益阴助阳、益气解毒、活血利水中药,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同期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爱国  姚卫海 《北京中医》2007,26(9):585-5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规范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加用中药养心安神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心悸、喘憋、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均大于90%;治疗组心衰改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地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尼莫地平、洋地黄、普萘洛尔、缬沙坦、依那普利,试验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boston积分、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改变等。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毅  范平 《江苏中医》1998,19(9):22-23
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在西药结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强心合剂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陈辉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70-167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4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8例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和临床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4例,两组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依那普利、替米沙坦、安体舒通、地高辛等,治疗组加用益心通脉汤,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提高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合用强心汤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76%,对照组为53.8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王平军 《光明中医》2012,27(7):1470-1471
目的 研究观察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寻找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所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非常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时,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数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心力衰竭 ,此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是心排出量下降 ,组织血管灌注减少 ,肺、体循环静脉瘀血 ,这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急重症。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72例患者 ,均符合 1987年 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标准。根据随机的方法 ,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对照组。治疗组 36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7例 ;年龄 45~ 83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6例 ,肺原性心脏病 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