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山茶籽醇提取液对去卵巢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山茶籽醇提取液防治雌激素缺乏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月龄健康雌性大鼠分成对照组、AD模型组、山茶籽治疗组和雌二醇治疗组。各实验组第4、8、12周分别取大鼠,称重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再麻醉大鼠取左心血5 ml,处死取大脑。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的大脑组织片用显微镜观察;右侧大脑用低温匀浆提取液进行Aβ分析。结果:AD模型组经水迷宫实验证明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海马CA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Aβ沉积明显增加,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脑组织Aβ_(1-40)电泳带光密度值明显增加,山茶籽治疗组和雌二醇(E2)治疗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Aβ沉积和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脑组织Aβ_(1-40)电泳带光密度值明显变小。结论:山茶籽醇提取液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减少AD模型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沉积,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对去卵巢AD模型大鼠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样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1型受体(CRFR1)的影响,并探讨CRFR1在CS引起的AD样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AD模型(AD)组和AD给予CS(AD+CS)组,每组7只。用侧脑室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长期腹腔注射D-半乳糖(每天1次,共6周)的方法制备AD样学习记忆损伤模型大鼠;AD+CS组大鼠在D-半乳糖注射的后4周,每天随机给予一种应激原刺激。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Aβ1-42的表达;ELISA检测DG区CRF的水平;Western blot法观察DG区CRFR1表达。之后,AD大鼠DG区注射CRFR1阻断剂R121919,观察其对CS条件下的AD样模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与CON组比较,AD样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且海马区Aβ1-42沉积增多;而给予CS可缓解AD样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并探讨其与海马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对海马CA1区微量注射Aβ25~35造成AD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记忆水平;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凋亡。结果:GLP可明显提高Aβ25~35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水平,显著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结论:GLP对AD大鼠的保护作用与降低海马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再连续7 d脑室内给予硫氢化钠。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认知功能,断头取脑行HE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结构变化。结果:海马内注射Aβ25-35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可见海马细胞排列紊乱,核边聚、碎裂。脑室内给予硫氢化钠可显著改善大鼠认知功能,减轻海马神经元病变。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内海马退行性变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
Liu RY  Gu R  Qi XL  Chen J  Liu JL  Guan Z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3):184-189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g)和胆固醇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学进程和神经型尼古丁受体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经侧脑室注射Aβ1-42(1mg/ml,5μl/只)来建立类似AD动物模型,并饲以5%胆固醇饮食。采用银染、免疫组织化学、水迷宫、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实验动物脑组织形态学、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表达水平等方面的改变。结果Aβ侧脑室注射引起大鼠脑组织中AB沉积;高胆固醇饮食造成大鼠明显高胆固醇血症(血胆固醇浓度较对照组增高21%~24%);Aβ侧脑室注射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力降低,导致尼古丁受体α3、α4和α7亚单位蛋白水平降低(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6%、39%及51%),并引起酊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升高41%-73%;高胆固醇饮食能够明显增强Aβ引起的脑组织中Aβ沉积和星形胶质细胞增多、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及尼古丁受体表达改变。结论Aβ能明显引起大鼠大脑病理学改变,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影响神经型尼古丁受体的表达;高胆固醇饮食可增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对尼古丁受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模型海马内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与学习记忆损伤的元素。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D模型组。AD样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Aβ1-40/Al Cl3双干预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刚果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跳台实验的反应时间、基础错误次数和错误次数均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AD模型组大鼠海马可观察到明显的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中则观察不到。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PSD-95在AD样大鼠海马表现为病理性低表达,并且这种病理性低表达很可能与AD样学习记忆损伤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表达影响及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Wistar雄性成年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白藜芦醇组。采用线拴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β42和p-Tau在海马CA1区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β42、Tau,p-Tau在海马CA1区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脑缺血组较假手术组相比脑组织含水量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减少,并且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可显著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改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下调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及学习记忆障碍,这种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海马CA1区Aβ42和p-Tau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林玲  杨丽娜  高丽 《解剖学杂志》2019,42(4):376-381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mg/kg剂量组,每组18只。侧脑室微量注射5μl 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前额叶皮质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从第2实验日开始,模型组大鼠逃避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能够明显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西红花苷-Ⅰ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Wnt3a、β-catenin的表达,对AD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ovariectomy,OVX)、OVX+苯甲酸雌二醇组(estradiolbenzoate,EB),每组8只。于海马注射Aβ1-42建立AD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用ELISA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 E)的活性,用免疫组化分析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并测定其OD值。结果:与OVX组比较,OVX+EB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原平台象限活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雌激素作用还提高大鼠脑组织SOD、ACh E和n NOS活性,降低MDA活性(P0.05)。结论:研究表明雌激素可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提高脑组织SOD、ACh E和n NOS活性,降低M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脑组织Akt、NF-κB、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在大鼠脑海马内注射Aβ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法检测Aβ1-16标记部位和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Aβ1-16在假手术组中无表达,而在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二者间Aβ1-16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kt的表达在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TanⅡA可降低模型鼠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上调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行为学改变及星形胶质细胞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β-淀粉样蛋白 2 5 -3 5片段 ( Aβ2 5- 35)诱导老年性痴呆 ( AD)大鼠动物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变化与大鼠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 ,在大鼠双侧海马内注射不同剂量 Aβ2 5- 35( 2 .5、5、10和 2 0 μg)制作大鼠 AD模型 ,注射一周后采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免疫组化染色、NOS组化染色及 NOS组化和 GFAP双重染色分析大鼠海马 GFAP与 NOS的表达。结果发现海马内注射 Aβ2 5- 35剂量≥ 10 μg时 ,模型组大鼠出现学习记忆减退 ,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 ,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 ( P<0 .0 5 ) ;海马 NOS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 P<0 .0 5 ) ;并出现 NOS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参与Aβ神经毒性导致 NOS阳性神经元损伤 ,间接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在 AD模型大鼠早期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对阿尔茨海默症(AD)大鼠前额叶皮层突触后致密物蛋白95(PSD-95)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rk 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Aβ_(25-35)处理组(Aβ)。Aβ_(25-35)+西红花苷组(Aβ+crocin)。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右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大鼠模型,Aβ+西红花苷组从次日开始每天于固定时间腹腔注射西红花苷(40 mg/kg),连续注射14 d。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前额叶皮层PSD-95、BDNF、Trk 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 0. 01)。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逃避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增加(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1)。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β组海马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显著性减少(P 0. 05);与Aβ组比较,Aβ+西红花苷组PSD-95、BDNF、Trk B的表达明显增加(P 0. 05)。结论:西红花苷可以通过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增加前额叶皮层BDNF和Trk B的表达,使学习记忆相关蛋白PSD-95的表达增加,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Aβ1~40)1μl(10g 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水迷宫潜伏期、长时程增强(LTP)、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APK的蛋白表达,并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两者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AD模型组Aβ注射2周后,水迷宫潜伏期与模型组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及高频刺激增加的幅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CA1区、CA3区NMDAR mRNA及MAPK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AD模型2周后LTP检测的结果与NMDAR mRNA的表达及MAPK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β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和降低NMDA受体磷酸化状态,导致大鼠海马LTP降低和学习记忆功能减低,参与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根制剂对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微量注射凝聚状态Aβ1-40诱导AD大鼠模型。测定白花丹参根制剂干预前后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Ach含量、Ch AT和Ach E活性,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以及海马区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站台次数和第三象限游泳时间减少,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内Ach含量减少,而Ch AT和Ach E活性升高,同时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增加,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Bax比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和第三象限活动时间增加,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内Ach含量升高,而Ch AT和Ach E活性降低,同时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Bax比值升高。结论:白花丹参根制剂可有效提高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室注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Hcy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大鼠模型,2 h后同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Hcy(3μmol/L)。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化学定量法检测血浆中Hcy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Aβ42、β-分泌酶(BACE1)在海马CA1区神经元中的共定位;免疫印迹检测Aβ42、BACE1在海马CA1区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均减少,并且Aβ42和BACE1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y脑室注射后显著增加Aβ42和BACE1表达,明显加重脑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结论:Hcy可以导致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CA1区Aβ42和BACE1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β(1-40)及192-IgG-saporin联合应用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锥体细胞及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采用Aβ(1-40)和192-IgG-saporin侧脑室内注射方法建造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2周后,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观察海马区形态学变化。结果Y迷宫结果显示联合组,Aβ(1-40)组及192-IgG-saporin组学习记忆能力与正常组均有下降(P<0.05)。刚果红染色阳性结果证明Aβ(1-40)以及联合组海马区内有类老年斑样物质沉积.尼氏染色表明,与正常组和192-IgG-saporin组相比Aβ(1-40)以及联合组,海马区锥体细胞数量均出现减少(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与正常组以及Aβ(1-40)比较,192-IgG-saporin以及联合组胆碱能纤维数量均出现明显减少(P<0.01)。结论 Aβ(1-40)及192-IgG-saporin联合应用制造的AD模型能够更全面的模拟AD病理特征,是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链脲霉素(STZ)单次侧脑室注射诱导的大鼠AD样空间认知能力损伤与早期病理改变。方法:SD大鼠侧脑室单次注射STZ(3 mg/kg),恢复2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表达。结果:单次STZ侧脑室注射可诱导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但未能诱导Aβ的异常聚集及其前体蛋白APP的异常表达。结论:结果提示,脑内胰岛素信号异常的状态可能诱导动物空间认知功能的损害和及脑内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相似文献   

18.
Aβ海马注射的AD大鼠模型海马MAPK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 itogen activated prote in k inase,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s d iease,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beta-amyloid peptide,Aβ)1~401μl(10μg/μ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AD模型组Aβ注射2周后,模型组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及高频刺激增加的幅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CA1区、CA2区磷酸化的MAPK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Aβ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导致大鼠海马LTP降低,参与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Aβ1~40,1μL(10μg/μL)立体定位SD大鼠单侧海马内注射建立AD动物模型,二周后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制备去卵巢大鼠模型后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ERT),最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ERT组AD动物模型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比OVX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雌激素具有改善AD大鼠模型认知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制作AD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EPO处理组。Aβ1-40大鼠海马内注射造模,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生理盐水,EPO处理组则行脑室立体定向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观察手术后7 d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变化,及缺血造模后4周大鼠学习和记忆力的变化。结果:EPO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细胞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减少(P<0.01),EPO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EPO可以抑制Aβ1-40诱导海马CA1区细胞凋亡,保护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