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导致输血后肝炎和急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感染常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尚没有治疗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疫苗。本文对HCV的感染与免疫及HCV蛋白疫苗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heptitis cvirus,HCV)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是催化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都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从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等三方面,介绍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这对该酶抑制研究和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酶切分型及其在干扰素治疗中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与对干扰素应签效果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133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CV5’端非编码区基因片段扩增,对116例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型。并了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1对其中51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5A的研究表明,NS5A在HCV转录,复制及细胞信号转导中有重要作用,NS5A影响干扰素(IFN)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但日本和欧洲对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王海林,金冬雁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TV)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1]。众所周知,HCV主要是经血和血制品传播的。据最近美国CDC国际监督系统的一项调查表...  相似文献   

6.
丙肝病毒(HCV)吸附靶细胞是感染的前提,其机制的研究对病毒受体以及后续预防、治疗措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了几种能介导HCV吸附的靶细胞胞膜分子,本文就介导HCV吸附的机制和参与的膜分子结构与分布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免疫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HCV感染中的作用及来自病毒方面的并分析了小鼠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RNA病毒,属黄病毒属。自从1989年ChOO等采用分子克隆技术首先克隆和描述了HCV基因组后,对于HCV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病毒颗粒的特性: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球形外壳病毒,直径约50纳米。由血源感染的急性期患者和实验感染的黑猩猩中获得的HCV在蔗糖中的浮力密度约为1.069八m3,而复制后细胞培养所获得的HCV在蔗糖中浮力密度为1.129/cm3。血清中病毒的低密度与其中所含低密度脂蛋白有关,这种脂蛋白的出现与HCV有密切联系。这些脂蛋白使HCV更容易通过细胞摄粒作用进人肝细胞内。慢性肝炎患者中获…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病原之一。HCV属于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基因组长度约9.6kb,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一个由约301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白。到目前为止,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有抗-HCV检测、HCVRNA核酸扩增检测、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三种类型。现就HCV实验室检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致病机理的研究及抗HCV药物的开发和疫苗的研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血清HCVRNA含量的关系及其对干扰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荧光PCR(Amplisensor-PCR)技术检测了135例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另对其中77例进行干扰素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HCV-Ⅱ型感染血清HCVRNA水平(107.8±3.4拷贝/ml)显著高于HCV-Ⅲ型感染(106.3±2.5拷贝/ml)(P<0.01),Ⅲ型感染的应答率(7/13,53.8%)显著高于Ⅱ型感染(20/64,31.3%)(P<0.05)。应答组治疗前血清HCVRNA含量(106.8±2.7拷贝/ml)显著低于无应答组(108.3±3.2拷贝/ml)(P<0.01)。HCVRNA含量低于106.5拷贝/ml者,无论何种型别HCV感染均应答较好,而HCVRNA高于108.0拷贝/ml者则应答极差。结论HCV基因型及病毒血症水平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且后者比前者意义更大。Ⅱ型感染病毒血症水平较高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是人类常见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原.全球感染者约有2亿,我国抗HCV阳性检出率达3.2%,预计HCV感染者也在4千万以上[1].HCV感染能引起多数受感染个体的持续性感染,并进一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2,3],因此危害极大.依赖于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HCV治疗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唯一手段,但治疗结果并不能解除大部分病人的病毒感染和愈后复发问题.许多研究证明,HCV有拮抗IFN诱导的抗病毒应答能力,这涉及到病毒、宿主和IFN诱导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IFN抗病毒机制和HCV与IFN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进目前的IFN治疗方案和开发针对HCV感染的新型治疗手段.本综述主要讨论了IFN抗病毒应答和HCV拮抗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光玲  李侃  李彬 《医学信息》2009,22(10):2069-207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实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621例同时做抗-HCV和HCV—RNA的丙型肝炎患者检测。结果621份标本中有115份HCV—RNA含量高于1000拷贝/ml,124份抗-HCV阳性。经统计分析,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血清抗-HCV与血清HCV—RNA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抗-HCV检测和HCV—RNA检测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FN—α抗HCV的作用机理及了解ISG20是否参与介导IFN-α对HCV的抑制作用。方法:用RT—PCR法及融合PCR法分别获得野生型及突变型ISG20cDNA,并将其克隆到真该表达载体pcDNA3.1上,转染含HCV复制子的Huh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Northern blot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CVRNA及NS5A蛋白水平,研究表达ISG20对HCV复制子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野生型及突变型ISG20真核表达载体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得到证实,并且发现表达野生型ISG20对HCV复制子RNA有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及表达了ISG20,并对其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提示ISG20可能介导IFN-α对HCV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工是对HCV进行基因和血清分型的靶基因区,核心区存在quasispecies,这可能是HCV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而选择性突变的结果,在HCV致病机理中,细胞免疫反应的损伤机理可能比病毒的直接作用更重要,核心区也是从基因水平上治疗HCV感染和进行疫苗研究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众多,其命名和分型标准已渐趋统一,一般采用Simmonds命名系统。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地理差异明显,我国以1b、2a型最常见,南北差异可能不大。现有的HCV基因分型法有多种,PCR和血清学两类方法各有其局限性,相应也出现多种改进及新方法,主要是针对PCR法的改进。近几年新兴的DNA芯片技术也开始应用于HCV基因分型,很可能提供一种更敏感、快速、高效的HCV基因分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HCV基因组的变异与干扰素治疗应作的关系以及干扰素治疗后患者体内病毒株的发迹和变异。方法 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给予干扰素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口才血清,扩增其血清中HCV非结构基因5b(NS5b)区cDNA,克隆后,每例患者换取6个克隆,测定重组子中NS5bcDNA序列。结果 4例患者在治疗后血清中HCV阴性,为干扰素反应组,另4例于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HCV RNA持续阳性,为非的  相似文献   

19.
1974年Prince首先指出:大部分具长潜伏期的输血后肝炎与乙型肝炎无关,对输血后肝炎的控制需要首先弄清另一种肝炎病毒。许多研究者试图检测这种病毒及其抗原,仅Bradley领导的实验室就做了4万次以上的血清学分析,均归失败。直至1989年,美国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  相似文献   

20.
日本学者首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NS5A区存在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可预测干扰素疗效。但随后西欧学者的多项研究并不支持此观点,本文对ISDR与干扰素疗老头儿 ,病毒滴度,准种选择性的关系以及ISDR的体外研究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