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癜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肝肾不足型白癜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试验组内服中药1次/d;对照组外用肤轻松软膏,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皮疹情况.同时试验纽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作统计.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78.38%;对照组总有效率56.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增高.结论 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好,可能与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癜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1-3].为探讨儿童白癜风与免疫的关系,我们检测了208例儿童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刘汉绂,孔宪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110003)临床资料发疹期患者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0.5岁),病期6个月~20年(平均3.5年)。健康体检者30名(...  相似文献   

7.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PAAP法和双缺本夹心ELISA技术检测150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1)寻常型白癜风外周血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活性显著性高于节段型白癜风和正常人(P〈0.01);节段型白癜风CD4^+、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减少(P〈0.0  相似文献   

8.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 5 2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及 32例正常人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 ,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人相比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 + T细胞明显减少 ,CD8+ T细胞增加 ,CD4 + CD8+ 值降低 ,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②各类型白癜风中 ,泛发型CD8+ T细胞增加明显 (P <0 .0 0 1)而局限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失调 ,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支持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学说。  相似文献   

9.
白塞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塞病(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D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CD16^+/CD56^+水平。结果BD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D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T淋巴细胞亚群可能参与白塞病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及皮损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系统和局部皮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21例初发CA患者、18例复发CA患者及23名正常人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皮损进行CD4+/CD8+淋巴细胞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初发CA和复发CA两组CD4+与CD8+细胞比值(1.04±0.50和1.01±0.59)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51±0.66,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CA局部皮损CD4+/CD8+比值(0.87±0.75和1.51±0.96)均明显降低(P<0.05),且复发CA组CD4+/CD8+比值也明显低于初发C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女性患者不同部位皮损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在CA的复发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分析,探讨患者系统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对CA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0例C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0例CA皮损中CD4^+和CD8^+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及皮损中CD8^+细胞百分率增加,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且皮损中的尤为明显。结论: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CA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贺伟,马元龙,李兰英,邬鲜林,李治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010050)采用单克隆抗体及碱性磷酸酶一抗碱性磷酸酶(A-PAAP)技术检测了54例复发性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25^+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明显升高,CD4^+/CD8^+、CD25^+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扁平苔藓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男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殖器疱疹(GenitalHerpes,GH)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国外已成为生殖器溃疡性疾病(GenitalUlcerDisease,GUD)最常见的原因[1]。目前认为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潜伏以及由此引起的GH经常性复发同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有关。由于GH患者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的报道较少,本文对28例复发性GH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复查,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 28例均为男性,年龄20~52岁,平均28岁。复发频率最少2次/半年,最多8次/半年,平均为半年发作3次。所有病例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病毒分离培养或(和)PCR…  相似文献   

16.
17.
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对它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4例梅毒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梅毒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D8^+则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活动期梅毒外周血CD4^+/CD8^+比值低于恢复期(P〈0.05),单纯使用抗梅毒治疗的  相似文献   

18.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黑素细胞的破坏在白癜风的病理中占主要地位。现认为白癜风的发病主要有自身免疫、遗传缺陷、氧化过激、微量元素失衡等有关[1],免疫机制是导致白癜风发病的重要因素[2]。T细胞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皮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导致黑素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白癜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07例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异常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CG-PSN治疗组(A组)36例,常规中药治疗组(B组)36例,联合治疗组(C组)35例,治疗前后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碱性磷酸酶链接法(S.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A组总有效率38.8%,B组总有效率33.3%,C组总有效率61.1%。各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降低(P<0.01),CD8升高(P<0.01,P<0.05),治疗后A组C组CD3、CD4升高(P<0.05,P<0.01)。结论BCG-PSN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与中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