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tsA58H质粒转化人胚腱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经ptsA58H质粒转染的转化人胚腱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瘤性。方法 体外培养转化人胚腱细胞,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超微结构及一般特征的观察。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软琼脂培养,植入鼠体内观察有无致瘤性,Brdu标记细胞,检测细胞植入体内的转归及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 转化人胚腱细胞能4长期传代,增殖能力强,在软琼脂中不生长,接种裸鼠不致瘤。且在裸鼠体内细胞存活,增殖能力旺  相似文献   

2.
猿肾病毒40大T抗原基因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构建永生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为转基因细胞移植镇痛提供细胞载体。方法 采用差速粘附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利用脂质体将含有猿肾病毒40大T抗原(SV40Tag)基因的质粒pCMVSV40T/PUR转染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经嘌呤霉素1.5μg/ml筛选后,挑选阳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并连续传代。PCR、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细胞克隆中SV40Tag基因的整合情况及其表达,并对传代细胞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获得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表达;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连续传代培养近50代;PCR、RT-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558bp处有一特异性扩增条带,与阳性对照条带相同,而未转染pCMVSV40T/PUR的细胞无扩增条带,回收片段经测序、比对与SV40Tag的基因序列一致(100%);同时转染的阳性细胞克隆SV40Tag和GFAP免疫染色阳性。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SV40Tag基因永生化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SS)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3d内的SD大鼠的新生鼠的大脑制成细胞悬浊液后,应用含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通过摇床和逐渐传代纯化星形胶质细胞,通过PBS缓冲液代替培养基模拟缺营养模型3h后即刻应用甲基强的松龙(10umol/1),然后继续培养3d,免疫荧光技术鉴定星形胶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PCR技术测定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星彤胶质细胞摇床后传至第三代,经鉴定其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以上;缺氧3h后部分细胞形态变圆甚至死亡漂浮在正常细胞表面;正常组和损伤组分别加入MPSS 3d后,损伤组细胞活性与GFAP表达均明显升高,但是正常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适当剂量的MPSS对缺营养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对正常的星形胶质细胞无显著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对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24 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处死,分离、培养和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取本室构建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根据培养条件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24孔,对照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O2 17%-CO2 5%-N2 78%);共培养组取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孵育24 h后接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培养条件同对照组;低氧/复氧后共培养组取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先置入低氧培养箱(O2 2%-CO25%-N2 93%)中孵育12 h后,恢复正常培养条件12 h,再接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3组以相同密度接种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1×104/cm2),隔天半量置换培养基,培养时间为6 d.共培养6 d后每组取6孔,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共培养后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情况,计算其增殖倍数、神经元阳性率和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和共培养组相比,低氧/复氧后共培养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倍数升高(P<0.05),神经元阳性率和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可促进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增殖,但对其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大鼠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体外增殖、分化的生物学活性以及植入体内后存活、分化和迁移的情况。方法 对GFP转基因大鼠的胚胎脊髓NSC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并应用特异性抗体分别对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建立F344大鼠胫神经切断的动物模型,将体外稳定传代的GFP-NSC单细胞悬液移植于胫神经远侧段。移植12周后取材,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神经干细胞体内的存活、分化和迁移情况,并对胫神经冰冻切片行神经元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 通过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了稳定传代的GFP-NSC,体外诱导分化形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GFP-NSC体内移植后,部分分化为神经元,并发出轴突样的结构向远端生长。结论 GFP-NSC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体内移植后可以分化为神经元,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及治疗其他神经元损伤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无支架软骨膜片为模型,研究冻存对人耳软骨细胞的细胞活力、增殖和体外/体内软骨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耳畸形患者术中废弃的残耳软骨,以胶原酶消化、分离,得到原代软骨细胞。将软骨细胞扩增至第1代(P1)后,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Exp)以含有FBS和DMSO的冻存液,经程控降温仪和液氮冻存1个月后复苏,高密度接种,制备软骨膜片及可注射软骨;对照组(Ctrl)不经冻存继续扩增至第3代(P3),高密度接种,制备软骨膜片及可注射软骨。通过光学显微镜、CCK-8、活/死细胞染色、HE和阿利新蓝染色等,检测细胞形态、活力、增殖能力及软骨特异基质(ECM)的表达能力。通过每组体外软骨膜片的湿重、体积及生化成分定量检测,确定软骨细胞的体外成软骨能力。将每组软骨膜片制成新生软骨颗粒(可注射软骨),注射至裸鼠皮下(n=5),8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和生化成分定量检测,比较每组软骨细胞的体内成软骨能力。结果两组细胞的形态、活力、增殖能力和软骨特异的糖胺聚糖(GAG)形成能力无明显差异。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体外再生软骨的湿重及总胶原表达升高;但体内软骨再生能力两组亦无明显差异。结论细胞冻存复苏对人耳软骨细胞的细胞活力、增殖和体外/体内软骨再生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体外增殖与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特性。方法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取大脑皮层细胞行原代培养,第9~10天时分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继续在化学条件培养基内生长。通过光、电镜及免疫化学技术研究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原代培养第9~10天时混合胶质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分层,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散布于星形胶质细胞表面。分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呈Oligo2、PDGFR-α阳性,能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且表达MBP。MTT法检测显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结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继续保持定向分化及增殖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量生产髂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培养及保存方法,观察髂骨生长板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软骨作用,为生长板组织工程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取二周龄兔髂骨生长板软骨,经机械剪切和化学消化作用后,接种、培养及液氮保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并通过甲苯胺兰、碱性磷酸酶染色及Ⅱ型胶原染色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签定。将生长良好的第二代细胞注入裸鼠背部,于第四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细胞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并在六代内无明显反分化,但缺乏向肥大细胞进一步分化的能力。冷冻复苏细胞存活率为92%。注射的细胞悬液可在裸鼠体内形成软骨组织,并进一步向肥大细胞转化。结论 成功建立了髂骨生长板细胞的培养及冻存方法,证明髂骨生长板细胞可在体内进一步形成软骨组织并向肥大期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胃癌羟喜树碱(HCPT)耐药细胞系SGC-7901/HCPT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SGC-7901/HCPT,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分别接种至裸小鼠,待肿瘤长径达1.0cm时,将其切下剪成直径为0.1~0.2cm小块,再接种至第2代裸鼠皮下进行传代,重复至第4代。对第4代移植瘤光镜下的组织学形态、电镜下的超微结构及生长特点进行观察,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裸鼠皮下移植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可见丰富的血管网。光镜下见亲代细胞移植瘤的细胞大小基本一致,排列较整齐,细胞核的大小较一致;而耐药细胞移植瘤的细胞形态较不规则,排列紊乱,细胞核的大小差异较大。电镜下见亲代细胞移植瘤细胞的细胞核无肿胀,线粒体及内质网基本正常;耐药细胞移植瘤细胞的细胞核略肿胀,核异染色质凝集,线粒体及内质网肿胀较明显。与亲代细胞第4代移植瘤相比较,耐药细胞第4代移植瘤对HCPT的耐药指数为9.02±0.78,对阿霉素、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及依托泊苷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24±0.09、1.31±0.17、0.96±0.12和1.07±0.16。结论本实验建立了稳定的人胃癌HCPT耐药细胞系SGC-7901/HCPT裸鼠移植瘤模型,耐药细胞对HCPT的耐药性保持稳定,且对其他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可用于下游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肾癌病人肾切除新鲜瘤组织,经过体外细胞建株及培养,通过记录其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当色体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透射电镜观察,人肾透明细胞癌PCC-949细胞系,在体外连续传82代,历经8个月,细胞生长和传代稳定,群体倍增时间18小时,具有超二倍体核型,染色体众数为71,集落形成率为24%,PCNA检测提示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具有良好裸鼠致瘤效率。结果说明,PCC-949细胞系符合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iR-181a-5p对HOS骨肉瘤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FOB1.19成骨细胞和HOS、U2OS、MG63骨肉瘤细胞系中miR-181a-5p及HOXB4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miR-181a-5p mimics和miR-181a-5p inhibitor分别转染至人骨肉瘤HOS细胞中(分别为过表达组和抑制剂组),并设置miR阴性对照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划痕愈合实验以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变化。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181a-5p的靶向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及Western blot验证靶向关系。结果:与成骨细胞hFOB1.19相比,miR-181a-5p在骨肉瘤细胞HOS、U2OS和MG63中低表达(P<0.05),而HOXB4在骨肉瘤中高表达(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81a-5p抑制骨肉瘤HO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且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高转移和低转移前列腺癌株细胞与血小板体外粘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外肿瘤细胞-血小板粘附方法,观察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用噻唑蓝比色法分析法优于直接计数法,可用于观察肿瘤细胞-血小板粘附差异及影响因素;血小板铺板前体外滞留过程中发生激活反就而与肿瘤细胞粘附增强,血小板铺板后用固定液固定不影响其与肿瘤细胞粘;高转移前列腺癌细胞株细胞和血小板粘附作用随血小板活化而增强,而低转移前列腺癌细胞株细胞无此现象,实验结果提示血小板可能促进高转移肿瘤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3.
肝外胆管癌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为研究胆管癌生物学特性,我们建立了国内首株人肝外胆管癌细胞系,命名为QBC_939,组织学上与源癌组织相似。观察结果:QBC_939细胞具有较多的微绒毛、微管、微丝及细胞连接,细胞质和细胞膜存在角蛋白和桥粒蛋白等上皮来源特征,且生长速度快,群体活力高,独立生存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致瘤性;该细胞系呈现明显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频繁发生断裂、移位、缺失和插入等,多倍体癌细胞比例甚高。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建立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成体小鼠卵圆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喂饲2-乙酰氨基芴(AAF)加2/3肝切除方法诱导肝脏卵圆细胞的增殖。经门静脉灌注消化法和等密度离心法分离卵圆细胞,并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免疫荧光和免疫双标法对培养的卵圆细胞加以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卵圆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稳定传代并已培养至3个月。免疫荧光和免疫双标法证实培养的细胞为卵圆细胞,并显示该细胞具有分化潜能。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稳定的成体小鼠卵圆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肝脏干细胞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缺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活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A.hy926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常氧组常规培养,缺氧组细胞充入混合气体(含体积分数94%N_2、5%CO_2、1%O_2)后置于37℃缺氧培养1、3、6、12 h。提取两组细胞总蛋白,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以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培养1 h VEGF 表达增高,6 h 达高峰,12 h 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常氧组;培养3 h 时细胞 PCNA 蛋白表达开始升高,6 h 达峰值并持续至12 h。培养1、3 h,缺氧组细胞活力较常氧组明显增高(P<0.05),6 h 开始下降,至12 h 时低于常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组细胞培养1、3、6 h,G_0/G_1期细胞均较常氧组少,S 期和 G_2/M 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各为(43±9)%、(39±11)%、(40±11)%,均高于常氧组(32±9)%,其中3、6 h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 时 PI 为(27±4)%,降至常氧组水平以下(P<0.05)。结论缺氧早期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但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将受抑制。  相似文献   

16.
强骨宝方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强骨宝方提取液直接添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2只1~2日龄SD乳鼠颅盖骨中分离出成骨细胞,鉴定细胞并传代培养后,分为对照组与4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用终浓度为100、50、10、5μg/ml的强骨宝方提取液加入成骨细胞培养体系,对照组用不含强骨宝方提取液的培养基培养,应用MTT比色法、ALP含量测定、矿化结节形成等分别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100、50及10μg/ml浓度的强骨宝方提取液均具有促进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的作用,以100μg/ml与50μg/ml促进作用最强。结论:每毫升含生药2g的强骨宝方提取液,pH=7.0,50μg/ml的添加浓度可能最适合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的数量及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法洛四联症及单纯室间隔缺损病人各10例,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添加牛脑垂体提取物和胎牛血清的M199培基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培养.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行EPC表型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133+/KDR+细胞;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MTT比色法,观察EPC的迁移、黏附及增殖能力.结果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增多[集落记数(14.7±3.1)/100倍视野对(8.2±1.3)/100倍视野;DiIAcldl+/UEA-Ⅰ+细胞数(72.2±9.73)/200倍视野对(51.2±3.83)/200倍视野;CD133+/KDR+细胞百分比(0.66±0.20)%对(0.18±0.08)%,P<0.01],其迁移能力[(140.6±9.24)/200倍视野对(91.84±8.58)/200倍视野]、黏附能力[(149.00±11.58)/200倍视野对(112.6±7.02),200倍视野]及增殖能力(OD值0.34±0.02对0.27±0.01)增强(P<0.01).结论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增多,其迁移、黏附及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8.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demand has increased for research on polymeric materials, which can be used as substitutes for injured tissues and organs or to improve their regeneration.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poly(L-lactic acid) (PLLA) membranes, a resorbable biomaterial, which were either dense or had different pore diameters (less than 45 microm, between 180 and 250 microm, and between 250 and 350 microm), in relation to stimulation of cell adhesion,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in vitro. We used Vero cells, a fibroblastic cell line, as the biological model of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cells attached slowly to all PLLA membranes studied. On the other hand, once the adhesion occurs, the cells are able to grow and differentiate on the different polymers. The cells grew to form a confluent monolayer and were capable of producing collagen Type IV and fibronectin on different PLLA membranes. This behavior indicates that cells try to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to stimulate their growth. This also indicates that Vero cells alter their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nce they are produc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related to epithelial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以胫骨骨膜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细胞,完全培养基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锥虫蓝染色计数法检侧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分析细胞表面抗原.随机分为3组,成骨实验组和成软骨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的定向培养剂,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Von Kossa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指标. 结果 骨膜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呈贴壁生长,细胞生长曲线证实骨膜细胞传至第9代仍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细胞表面抗原CD90及CD105呈阳性;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证实成骨实验组分化后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钙结节呈阳性,成软骨实验组分化后细胞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呈阳性,对照组各项指标均生阴性.结论 骨膜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良好的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潜能,其定向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均具有各自明显的细胞功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