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明  周志强  刘智 《当代医学》2014,(24):37-38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1例(23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随诊及回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此外,所有患者术后1周及1年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以及腰背痛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该四项术后1周与术后1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效果稳定。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一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操作安全,术后病情恢复效果满意,脊柱固定可靠,弯曲正常,无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
金永利 《中外医疗》2013,32(11):63-64
目的探讨发生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钉进行内固定的效果,并分析该手术方式的适应症。方法收集该院进行治疗的25例发生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钉进行内固定的方法来治疗。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分级,包括A、B、C、D、E五级,各为3例、9例、5例和2例和6例。手术前脊柱后凸角为27度,伤椎前缘的平均高度为36%。结果在手术后对患者随访0.5~3年,25例患者在手术后A、B、C、D、E五级,各为1例、1例、5例和9例和9例。手术后脊柱后凸角为3.3°,伤椎前缘的平均高度为98%。经过手术,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没有发生松动,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手术后疼痛明显降低(P<0.05)。结论发生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钉进行内固定的效果良好,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伤椎置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62例分为两组:跨伤椎传统4钉手术组35例,伤椎置钉手术组27例;分别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伤椎高度、矢状位Cobb’s角、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率、术后硬膜横截面积的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术式相比,伤椎置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固定在治疗胸腰椎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患者均属于胸腰椎与爆裂骨折,且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方案进行治疗,对全部患者的随诊以及回访结果进行记录并作临床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在1年内定期接受随访。手术后1年病椎前缘高度、椎管狭窄程度分别为95%和96%,明显优于手术前,患者手术后1年病椎前缘高度和椎管狭窄程度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的Cobb' s角以及腰背疼痛VAS评分为(5.1±0.9)o和(1.1±0.5)分,全部优于手术前,该两项指标在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即在一侧或者双进行固定的方案来治疗胸腰与椎爆裂骨折的手术,不但操作非常安全,而且手术后患者病情进行恢复的效果非常满意。因此,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与椎爆裂骨折手术,非常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两组,不置钉组(5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置钉组(56例)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Cobb's角,生活质量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结果:置钉组与不置钉组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提高,Cobb's角明显下降,且置钉组与不置钉组在伤椎高度比和Cobb's角上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SF-36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置钉组在仅躯体疼痛这一项,评分明显高于不置钉组.随访12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固定方式更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术后2周、5个月、10个月患者的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及神经功能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伤椎置钉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伤椎置钉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对比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损伤及腰痛情况。结果术后,患者伤椎椎体前后缘比值较术前高(P0.05),末次随访无明显变化;后凸Cobb角经手术治疗恢复至(11.00±1.40)°,与术前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与术后接近。术后腰痛分级由全部P5级降低至P3、P2、P1。结论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伤椎生理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维持良好,腰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8.
应用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伤情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四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治疗组采取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回访对比两组远期疗效,以客观评定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矫正后Cobb′s角为(9.56±1.73)°,后凸角为(11.09±1.81)°;治疗组矫正后Cobb's角为(6.68±1.55)°,后凸角为(7.52±1.59)°;术后1周治疗组Cobb′s角与伤椎后凸角矫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可有效矫正伤椎椎体前后缘的高度,并可更稳定地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伤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89.1%,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93.7%.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采用伤椎置钉术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伤椎上下邻椎置钉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上下邻椎置钉加经伤椎置钉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3.2±6.1) min显著长于试验组(126.8±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中出血量方面来看,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12.4±3.2)mL显著多于试验组(4.3±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切口的长度方面来看,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12.5±3.6)cm比实验手术切口长度(12.1±3.2)cm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来看,对照组住院时间(8.12±4.2)d显著比试验组(4.85±3.9)d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比传统伤椎上下邻椎置钉术更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刘沛  肖少雄  熊伟 《微创医学》2014,(6):711-713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施行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88例,以纠正伤椎的后凸畸形和移位,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37个月,术前术后Denis腰痛分级,定期复查脊柱正侧位X光片,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前伤椎椎体压缩率(55.1±10.2)%,Cobb角(17.0±7.8)。术后6个月伤椎椎体压缩率(15.5±5.9)%,Cobb角(5.5±6.1);术后1年伤椎椎体压缩率(19.3±7.7)%,Cobb角(7.2±5.3);术后18个月伤椎椎体压缩率(20.5±8.7)%,Cobb角(8.5±5.4)。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伤椎置短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和骨折的愈合,改善固定强度,防止断钉和脱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手术治疗的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8例,按伤后接受手术时间(72 h以内及72 h以后)将患者分为A、B两个治疗组,进行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比较。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伤椎高度恢复、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按ASIA2000标准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6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8例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均获得明显改善;组间比较,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损伤恢复结果提示,A、B两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A组患者的恢复程度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伤后手术时间越早,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在全身情况允许时,对脊髓损伤患者尽可能在早期行内固定减压手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方法 :采用后路间接椎管扩大、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对 6 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依据手术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和晚期手术治疗两组。 结果 :6 7例中无神经损伤 32例 ,椎管侵入 (37.16± 15 .15 ) % ;合并神经损伤 35例 ,椎管侵入(4 8.5 9± 16 .89)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早期手术组 2 9例 ,晚期手术组 38例 ,术前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4 3.97± 12 .90 ) %、(4 1.5 2± 16 .15 ) % (P >0 .0 5 )。治疗后早期和晚期手术组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2 0 .6 9± 15 .93) %、(2 7.37± 12 .89) % ,早期组椎管矢状径平均改善 2 3.2 8% ,晚期组为 14.15 % (P <0 .0 5 )。 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引起的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影响椎管廓清的重要因素 ,早期手术能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52例患者随访18—46个月,平均22.5个月,发现术后受伤胸腰椎明显恢复,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椎体高度丢失,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亦获得较大改善。结论胸腰椎骨折严重损伤脊柱的稳定性,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通过复位、固定和减压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脊髓神经功能,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程度与脊髓损伤的关系以及后路手术的效果。方法:对66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并按椎管正中矢状径〈40%、40%~59%,〉59%依次为Ⅰ、Ⅱ、Ⅲ度,同时按ASIA神经功能分级法记录脊髓损伤程度,比较椎管狭窄程度之间与脊髓损伤的关系,以及后路手术前后椎管正中矢状径、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Ⅱ、Ⅲ度两组与Ⅰ度组的脊髓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度两组的脊髓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前后椎管正中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高度恢复理想。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程度与脊髓损伤有相关性,但不能反映脊髓损伤程度。后路手术是创伤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禹  段荣华  高波 《中原医刊》2011,(5):60-61,63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以来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植骨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伤椎前、后缘高度术前为(35±8)%、(68±15)%,术后恢复至(94±6)%和(98±6)%。手术前后Cobb角由260±60矫正为4.6°±1.5°。2例神经完全损伤,神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外,其余不完全损伤患者ASAI分级较术前均有Ⅰ级或Ⅰ级以上的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发挥了手术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临床疗效满意,骨性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严伟 《安徽医学》2010,31(8):920-921
目的评价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基础上经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至椎体内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术前、术后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结果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杜绝异体骨植骨的排异反应,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全部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4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与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7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8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并采用钛网内固定术,B组90例,行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并采用钛网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分级。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B组评分[(2.20±0.24)分]显著低于A组[(3.31±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年复查显示,B组Cobb角[(6.46±0.85)o]明显大于A组[(5.82±0.7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较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手术能更有效减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痛苦,对术后肺功能影响小,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汪红  刘跃洪  刘树平  周宇  徐巍 《西部医学》2012,24(8):1479-1480,1483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并对患者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h,平均失血量800ml,平均住院时间10d。平均随访18个月,脊柱稳定性好,序列好,未出现螺钉松动、钛网下沉等并发症,植骨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恢复1~3级。结论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固定效果好,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