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GF-ⅠR信号通路在西妥昔单抗抗HepG2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浓度递增的西妥昔单抗(5~500)m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5~250)μmol/L及其抑制剂aIR3(2.5~25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IGF与aIR3对西妥昔单抗抗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72 h后,单药西妥昔单抗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西妥昔单抗联合aIR3组增殖抑制率在相应浓度下均显著高于同浓度的西妥昔单抗组(均为P<0.01),IGF(10~250)μmol/L与西妥昔单抗(20~500)mg/mL联合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低于相应浓度的西妥昔单抗组(均为P<0.01)。结论 IGF-ⅠR通路可影响西妥昔单抗抗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肝癌细胞株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单独或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以期为肺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用药顺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妥昔单抗和LY294002,分析单药及不同浓度和联合作用方式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值和CI值,分析药物联合作用的效应是协同、相加抑或拮抗。结果单独作用时,西妥昔单抗与LY294002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7.3±6.2)%、(56.2±6.0)%;联合作用时,LY294002→西妥昔单抗序贯给药(CI=0.41)比同步应用(CI=0.73)可增强疗效,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9±7.5)%和(79.0±7.3)%。结论两药对A549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LY294002→西妥昔单抗序贯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对人肠癌HCT-116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Sanger测序法检测肠癌HCT-116细胞株的K-ras基因有无突变;塞来昔布、西妥昔单抗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CT-116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值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HCT-116细胞株K-ras基因12位点为野生型、13位点发生突变;塞来昔布及西妥昔单抗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两药联用可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用药组均能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能力,而西妥昔单抗对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塞来昔布组及联合用药组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0/G1期阻滞(P<0.05)。结论塞来昔布与西妥昔单抗单药可抑制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意义? 【方法】 浓度递增的cetuximab和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泰素?伊立替康四种化疗药物分别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于HepG2和Bel-7402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给药序贯的药物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生物学软件Calcusyn计算不同给药序贯时cetuximab和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计算其作用的协同系数(CI)? 【结果】 Cetuximab和化疗药物联用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受给药序贯影响:cetuximab先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但是CI值均大于1,两者之间为拮抗效应;cetuximab后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更为明显,且CI值均小于1,两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协同效应? 【结论】 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用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较佳的给药序贯是化疗药物先于cetuximab给药,能获得明显的协同效应,这有助于临床用药时降低药物剂量,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序贯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合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浓度递增的cetuximab和表柔比星、奥沙利铂、泰素、伊立替康四种化疗药物分别按照不同给药序贯联合作用于HepG2和Bel-7402细胞,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给药序贯的药物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生物学软件Calcusyn计算不同给药序贯时cetuximab和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变化,计算其作用的协同系数(CI)。【结果】Cetuximab和化疗药物联用对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受给药序贯影响:cetuximab先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但是CI值均大于1,两者之间为拮抗效应;cetuximab后于化疗药物给药,两者的IC50较单用时降低更为明显,且CI值均小于1,两者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协同效应。【结论】Cetuximab与化疗药物联用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较佳的给药序贯是化疗药物先于cetuximab给药,能获得明显的协同效应,这有助于临床用药时降低药物剂量,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观察芦荟大黄素(AE)、阿霉素(ADM)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AE、ADM单独和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计算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检验两药联合协同性.结果 两药单独作用48h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均相应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48h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较同剂量单独用药亦有相应增加;CDI分析显示两药联用在相应浓度下具有协同性,而且两个联合用药组表现为协同性显著.结论 芦荟大黄素、阿霉素单用及联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的作用,且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氟尿嘧啶对结直肠癌细胞术前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结肠癌细胞系RKO给予4种不同方式干预,2Gy放疗.氟尿嘧啶联合2Gy放疗.西妥昔单抗联合2Gy放疗.氟尿嘧啶及西妥昔单抗联合2Gy放疗,对各组细胞行CCK8检测不同干预后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48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比例,统计分析不同干预方式对RKO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利用RKO行裸鼠成瘤,对成瘤裸鼠同样给予4种不同方式干预并评估干预结果。结果 西妥昔单抗及氟尿嘧啶各自单独联合放疗均提高了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氟尿嘧啶联合西妥昔单抗与各自单用比较对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不明显,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妥昔单抗与2Gy放疗联合明显降低了G1/G0期肿瘤细胞的比例(P<0.05),而氟尿嘧啶与2Gy放疗联合则导致细胞周期检测出现一个明显的凋亡峰。裸鼠成瘤实验显示2Gy+氟尿嘧啶组,2Gy+西妥昔单抗组瘤体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显示2Gy+氟尿嘧啶组瘤体重量明显低于2Gy+西妥昔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提高放疗敏感度主要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减少引起对放疗损伤逃逸的G1/G0期细胞的比例,而氟尿嘧啶提高放疗敏感度主要通过增加细胞凋亡,氟尿嘧啶与西妥昔单抗比较增加放疗敏感度更加显著。氟尿嘧啶.西妥昔单抗各自单药均明显增加了2Gy放疗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但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没有提高氟尿嘧啶单药对放疗敏感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法替尼(afatinib)联合Mithramycin A(MIT)对人肝癌 HepG2 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以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fatinib与MIT单独或联合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并运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以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药物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定量测定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p1?Sp3以及增殖?凋亡相关因子 Cyclin-D1?Cyclin-E2?Bcl-2?Caspase3?Caspase9和p53的表达变化?结果:afatinib与MIT均能有效抑制肝癌HepG2 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能明显增加抑制率(P均 < 0.05);联合用药48 h后,可诱导HepG2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诱发凋亡,抑制作用及凋亡率均较单药组增高(P均 < 0.05);另外,给药72 h后,单药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D1?Cyclin-E2?Bcl-2 mRNA 表达量下降,并伴有Caspase3基因上调?单用afatinib组同时出现Caspase9和p53的表达上调,MIT组检测到EGFR?Sp1和Sp3的同步减少,联合用药组以上改变较单药组明显(P均 < 0.05)?结论:afatinib联合MIT能有效抑制肝癌 HepG2 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这可能与药物作用后Cyclin-D1?Cyclin-E2?Bcl-2下调以及Caspase3?Caspase9和p53的表达上调相关?此项研究可能为以EGFR为中心的肝癌联合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对西妥昔单抗及其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对肺腺癌A549细胞杀伤的影响。方法 以肺腺癌A549细胞作为靶细胞,NKTm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将pEGFR-EGFP质粒用核转染技术导入A549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组与野生组A549细胞表面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西妥昔单抗以及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转染后A549细胞与野生组A549细胞的体外杀伤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野生组A549细胞EGFR表达呈弱阳性,而转染后的A549细胞EGFR表达呈强阳性。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转染后高表达EGFR的A549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P<0.05),而西妥昔单抗单独作用时,转染组与野生组间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表面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能够影响西妥昔单抗介导的ADCC作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而对西妥昔单抗本身的杀伤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曲妥株单抗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生长抑制及凋亡情况。结果 (1)顺铂(DDP)、曲妥株单抗及DDP+曲妥株单抗合药均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同一作用时间下,DDP组的抑制率高于曲妥株单抗组,DDP+曲妥株单抗组的抑制率高于DDP组;3组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抑制作用增强(P〈0.05)。(2)DDP、曲妥株单抗及DDP+曲妥株单抗3组的凋亡率均较对照组高,且3组的凋亡率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同一作用时间下,DDP组的凋亡率高于曲妥株单抗组,DDP+曲妥株单抗组的凋亡率高于DDP组(P〈0.05)。结论 DDP、曲妥株单抗及其联合DDP均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联合DDP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影响。方法  选择BALB/c裸鼠24只为研究对象,均复制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及对照组,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2 ml,西妥昔单抗组腹腔注射1 036 μg/ml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顺铂组腹腔注射3μg/ml顺铂注射液,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腹腔注射1 036 μg/ml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3 μg/ml顺铂注射液,连续4周后,脱颈处理裸鼠。比较瘤体生长情况、COX-2与MMP-7表达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  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瘤体体积及瘤重均低于对照组(P <0.05),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瘤体体积、瘤重低于西妥昔单抗组与顺铂组,抑瘤率高于西妥昔单抗组及顺铂组(P <0.05);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裸鼠肿瘤组织COX-2、MMP-7及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0.05),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裸鼠肿瘤组织COX-2、MMP-7表达及mRNA表达低于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P <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有助于抑制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COX-2与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Cetuximab、PTX及Cetuximab与PTX不同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法及RT-PCR法检测PTX组和对照组细胞的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与PTX不同的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抑制强度不同,先予PTX再予Cetuximab可见明显的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增加,但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TX组细胞的EGFR蛋白、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敏感;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和PTX联用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etuximab组、PTX组、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Cetuximab、PTX及Cetuximab与PTX不同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法及RT-PCR法检测PTX组和对照组细胞的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与PTX不同的联合给药方案对MCF-7细胞的抑制强度不同,先予PTX再予Cetuximab可见明显的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增加,但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TX组细胞的EGFR蛋白、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敏感;PTX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etuximab和PTX联用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二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和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索拉非尼单独或与吴茱萸碱联用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与吴茱萸碱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细胞凋亡率较单独用药组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应用时,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单独用药组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索拉非尼联合吴茱萸碱可通过协同作用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反应(UPR)调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西妥昔单抗(Cetuxmab)耐受的机制,明确Cetuxmab的体内外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方法:将实验分为SiRNA组和对照SiRNA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表达量,研究西妥昔单抗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荷瘤裸鼠移植模型研究西妥昔单抗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RNA干扰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非干扰组;而RNA干扰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于非干扰组。表达率越高,抑制率越低。结论:体内外试验均表明西妥昔单抗对三阴性乳腺癌有治疗作用,但受到内质网反应的调节,GRP78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HGF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CF)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溴脱氧尿核苷(BrdU)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实验观察HGF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p27、p21和p18基因的表达.将反义p27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p27低表达HepG2细胞,观察HGF对该转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HCF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HGF明显促进HepG2细胞p27蛋白和mRNA表达,但对p21和p18的表达则无影响.HGF对反义p27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无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HGF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p27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l478联合塞来昔布能否增强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胃痛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及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变化.结果 AG1478及塞来昔布单独使用时,只有在较大浓度(10、100 vmol/L)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IC50分别为69.69 Ⅰmol/L及70.98μmol/L.不同浓度的AG1478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时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单药组增强(P<0.01).胃癌细胞中PCNA的表达因AG1478、塞来昔布及两者联合的干预而下调,其PCNA指数分别为26.24%、38.16%、9.08%,与对照组(56.5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10 μmol/L AGl478可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7.88%vs.3.54%,P<0.01).与5 μmol/L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时,凋亡率达14.90%(P<0.01).AG1478单用及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均可降低胃癌细胞p-ERK的表达(P<0.01).但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均对ERK的表达无影响.结论 AGl478联合塞来昔布能通过共同下调p-ERK水平,增强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尼妥珠单抗(h—R3)、西妥昔单抗fC225)分别联合X线照射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NE-2细胞表面EGFR表达情况;采用PCR—DNA测序技术筛选K—ras野生型CNE-2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拟合细胞存活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在调节CNE-2细胞克隆存活及凋亡方面,C225联合X线照射组的作用优于h—R3联合x线照射组俨〈0.05);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方面,h—R3联合X线照射组与C225联合x线照射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h—R3与C225均能提高X线照射对CNE-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C225对该细胞株杀伤作用略优于h-R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噬菌体12肽库进行生物淘洗,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原模拟表位。方法 以抗EGFR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西妥昔单抗及尼妥珠单抗为靶分子,在噬菌体12肽库中淘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原模拟表位,经过3轮淘选后,选择可与西妥昔单抗及尼妥珠单抗有不同程度结合的噬菌体,对阳性产物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 发现17个和21个阳性噬菌体分别与西妥昔单抗及尼妥珠单抗不同程度地结合;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分别获得了3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结论 初步利用西妥昔单抗及尼妥珠单抗可从噬菌体展示的随机肽库中筛选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5,7-二甲氧基白杨素对 HepG2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为寻找有开发前景的肝癌治疗活性新化学实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测定观察对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和人胚肝(L-0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评价其对人肝癌细胞作用选择性;细胞计数法观察活细胞及死细胞数,计算细胞存活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MTT 比色法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的 dMChR 分别处理 HepG2细胞48 h,其IC50值为3.22μM,其中16.0μM的dMChR作用 HepG2细胞48 h 的相对抑制率达79.59%,而相应浓度的 ChR 和5-FU 的抑制率分别为35.28%和74.01%。且对 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选择指数达21.03;细胞计数显示:不同浓度的 dMChR、5-FU 和 ChR 均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效价高于 ChR(P 〈0.05),而与5-FU 类似;绘制生长曲线发现dMChR显著抑制 HepG2细胞的生长,呈时间依赖性,其抑制作用强于先导化合物ChR,而与5-FU相似。结论:dMChR抑制 HepG2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强,对L-02细胞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弱,其抑制 HepG2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具有相对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