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估超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癌灶下缘距离齿状线≤2cm的直肠低位肿瘤进行术前评估,对其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病情平稳。术后患者主诉控便能力较差,但是对保留了肛门非常满意,并且3~6个月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有较好的控便能力。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对早期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治疗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aTME治疗的7例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无中转开腹,3例用管型吻合器行结-直肠端端吻合,经腹经肛门同时手术6例,序贯进行1例,手术时间平均(205. 7±104. 8)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5. 7±31. 1) m L;保肛率100%(7/7); 3例患者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均于术后3个月行回肠还纳。拔除骶前引流管时间(5. 4±3. 0) d,术后(9. 6±2. 4) d出院;吻合口漏2例,无死亡、吻合口狭窄、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淋巴结检出数平均为(10. 4±2. 8)枚,阳性淋巴结(0. 7±1. 7)枚。结论:taTME技术治疗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患者施行ISR的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为3~32个月,中位随访23个月,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出现远处肝转移。总存活率100%,无瘤存活率89.2% (25/28)。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结论 经内外括约肌切除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4.4%),吻合口狭窄4例(2.2%),吻合口出血1例(0.5%)。局部复发5例(2.7%)。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手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按直肠全系膜切除(TME)原则进行直肠癌切除手术,吻合器或手工吻合断端肠管。结果:患者术后1周内5例发生吻合口瘘,肛门狭窄4例,吻合口复发6例,盆腔复发3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72%。结论:按TME原则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应用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经过术前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及盆腔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检查进行评估,筛选出本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顺利施行pure-TaTME联合ISR手术:利用肛门牵开器充分显露肛管,直视下完成ISR手术。然后建立经肛手术路径,完全经肛完成pure-TaTME手术,并创建肠道的连续性。结果手术时间35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切除标本长约18 cm,远断端切缘1.0 cm,直肠系膜完整。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高级别锯齿状腺瘤,局灶黏膜内癌变,远近断端及环周切缘阴性;检出淋巴结32枚,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为p T1N0M0。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术后3d肠道功能恢复,开始进流食,术后第5天进半流食,无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至今随访24个月,大便控制功能良好,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完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pure-TaTME)联合括约肌间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这为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选择,但远期效果还需要更多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来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及肛门失禁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肛门功能满意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肛门失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提高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满意率,降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肛门失禁评分,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健宝 《医学综述》2012,(19):3309-3310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及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6月~2006年4月收治的32例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5cm、肿瘤下缘远端2~3cm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患者肛门便排及控制排便功能半年后接近正常。全组随访1.5~2年,出现1例复发,再次行Miles氏术。结论:TME技术应用吻合器解决了盆腔深部进行低位吻合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即TME术,运用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超低位Duk9B、C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排便控制性较差.随访6-12个月,无一例患者死亡,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7例,1例出现肝脏转移,2例出现局部复发.无1例出现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结论 在TME解剖理论基础下行直肠癌根治术能够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减少了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问题,并为更多的直肠癌患者,解决了保肛的难题,在TME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 分析2000年至2008年我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46倒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8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井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4例.37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8(24~96)个月.4例(10.8%)吻合口复发,其中2例死亡;2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0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 8、2 6个月死亡;2例因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分别于术后14、17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30例直肠中下段肿瘤经腹骶手术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方法及临床观察结果。本手术在直视下行超低位直肠肿瘤切除,能完好地保留肛门括约肌。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直肠中下段肿瘤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腹会阴联合切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留有巨大的骶前和会阴缺损,常使创口延期愈合,我们于1935年11月~1986年5月应用带蒂大网膜经左腹膜后作骶前间隙填塞术治疗低位直肠癌7例,使会阴创口一期愈合率为59%。带蒂大网膜吸收和抗感染能力强,易与周围组织迅速建立侧支循环,同时又保留胃网膜血管弓,可任意裁剪延长,是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消灭骶前和会阴残腔的理想自身填充材料。感染与血供障碍易影响本术的创口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4.
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吻合器技术行中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 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1例 ,经保守治疗痊愈 ;术后 5个月局部复发1例 ,行横结肠造口术。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结论 熟练掌握吻合器技术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法缝合不易或难以完成的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 ,方法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用改良Park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3例,近期疗效比较满意,肛门排便功能良好,并对手术方法,适应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艾恒为主的联台化疗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低位直肠癌保肛后患者38例.分为2组.对照组16例.保肛手术后用传统化疗方案(5FU CF)化疗6个周期;艾恒组22例.在传统化疗方案上加用艾恒。观察两者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艾恒组有效率和3年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副作用较轻。结论艾恒与氟脲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的联合应用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较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卫民 《海南医学》2008,19(1):35-36,19
目的 探讨对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姑息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科14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从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两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从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后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改善分析,积极的选择姑息手术的方式是可取的.结论 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中采取积极的选择姑息手术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第2次电切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市新华医院自2005年起对39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了第2次电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丝裂霉素2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再次入院进行第2次TUR。第2次TUR的范围包括第1次TUR以及其边缘1cm,同时行基底部和可疑膀胱黏膜处活检。进而分析第2次电切的病理标本。结果第2次TuR标本中共有5例(12.8%)患者病理证实有残存肿瘤存在;第2次TUR术后标本提示为肌层浸润性肿瘤2例。而且G3患者残存肿瘤阳性率高达50%。T1患者中也有第2次TUR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虽然第2次电切发现肿瘤残存阳性率并不高,而且只改变了少数患者的治疗计划,笔者仍然推荐对于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第2次电切。尤其是对于G3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