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AMI患者采用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静脉再通溶栓治疗,并与68例AMI患者的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尿激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6.2%和16.2%,两组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降低死亡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梗静脉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冠脉再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患者50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T波变化而分成T波倒置组和未倒置组,比较二组患者冠脉再通的指标异同。结果T波倒置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未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后24小时内T波倒置可作为判断冠脉再通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月 《现代保健》2010,(18):29-30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0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另5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再通情况。结果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为68.6%,对照组为1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88例AMI患者采取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收治的85例行常规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87.4%,对照组再通率为64.7%,两组血管再通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6h内再通率达到59.1%,表明溶栓开始越早,再通率越高。结论尿激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疗效可靠,再通率高,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行尿激酶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超急性期(发病后溶栓开始时间为<3h)和急性期(发病后溶栓开始时间为3~12h)2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h内溶栓再通率81.825%,3~12h溶栓再通率51.85%.冠脉再通患者病死率3.7%,冠脉未通患者病死率12.5%.未见严重出血副作用.结论 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且发病时间越早溶栓再通成功率越高,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1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再通情况。结果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率为78.69%。结论早期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且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入院前溶栓组)50例和对照组(院内溶栓组)38例。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LVEF值、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该病起病急,早期临床多采用溶栓治疗。我院循环内科对早期(6h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溶栓前后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溶栓病人冠脉再通成功率,降低AMI死亡率。现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7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急诊静脉溶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比对照组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通立(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尹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52-1953
目的 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9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40例进行常规治疗,另40例采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的显效率为31.24%,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显效率为4.96%,总有效率为38.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康银玲 《现代保健》2014,(22):86-8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本院急诊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A、B两组,每组各70例。A组患者使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B组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溶栓后6 h和12 h的冠脉再通成功率分别为80.00%和91.43%,显著高于B组的62.86%和68.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有8例并发出血,发生率为11.43%,B组并发出血20例,发生率为28.57%,A组出血发生率小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死亡、休克、心力衰竭和再梗死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具有冠脉再通成功率高,并发出血发生率低的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SR)的影响因素。方法 77例首次发作AMI且未经静脉溶栓及其它再灌注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分成自发再灌注组(TIMI≥2级)与无自发再灌注组(TIMI 0~1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对SR影响有意义的因素。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率为41.6%。②梗死前心绞痛(OR=7.077,95%CI:1.810,27.669)、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的长短(OR=0.124,95%CI:0.048,0.326)与SR的发生有关。结论未经静脉溶栓及其它再灌注治疗的老年AMI患者存在一定的自发再灌注率,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使SR的发生可能性增大;起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延长,使SR发生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无溶栓禁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应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30min静脉滴完,溶栓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结果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8.0%;再通率与发病距溶栓的时间有关,发病距溶栓〈6h再通率达75.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确切,仍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血管再通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血管再通率。结果对照组护理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9例,心力衰竭12例,再梗死10例;观察组护理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2例,再梗死6例,观察组严重心理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39例,占78%;观察组血管再通14例,占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静脉溶栓治疗时实施针对溶栓的特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重组链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24h,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41)比26.8%(11/41),63.4%(26/41)比39.0%(16/41)](P< 0.05).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对老年AMI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为不愿或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嚼服阿斯匹林0.3g,尿激酶150万U用100ml生理盐水溶解,30min内滴入,6h后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结果治疗后再通229例(70.03%),未通98例(29.97%)。死亡21例(6.4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应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70%以上,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但同时应注意及时防治各种并发症、合并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