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者121例,在使用地塞米松、阿与匹林片治疗的基础上,其中52例(A组)采用静脉用IVIG1g/(kg.d),69例(B组)采用静脉用IVIG0.4g/(kg.d)。连用2d,比较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预防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急性期症状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及阿司匹林片基础上相对小剂量静脉用IVIG[0.4g/(kg.d)]与大剂量静脉用IVIG(1g/kg)治疗川畸病的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2.
两种方法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江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26-7626
目的评价两种方法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K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IVIG0.4 g/(kg.d),连用5 d;B组为IVIG1.0 g/(kg.d),连用2 d;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0 g/(kg.d)连用2 d静脉注射,是一种更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两种剂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两种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治疗川崎病(KD)的临床对照,探讨一种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达到良好疗效的最合理的IVIG剂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年-2006年收治的KD患儿60例病历,根据IVIG治疗情况分为总剂量1g/kg·d^-1单次应用(1g组)和2g/kg(2g组)(包括2g/kg·d^-1单次应用或2g/kg分2次)两组,每组30例,均于发病10d内给予IVIG,两组对比IVIG应用后的退热时间、总热程、C反应蛋白及血沉恢复正常时间,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数据对比后,IVIG应用后的退热时间、总热程、C反应蛋白及血沉恢复正常时间指标P值均〉0.1,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用药前1g组有2例出现左侧冠状动脉扩张;2g组有2例左侧冠状动脉扩张,1例双侧冠状动脉扩张,1例表现为双侧冠状动脉管壁增厚毛糙。治疗后两组冠脉损害病例随访2年内冠状动脉均恢复,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别;其余病例亦未见异常,但远期冠脉的预后情况正在随访观察中。结论早期给予IVIG治疗KD,可预防冠脉损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本项对照研究提示,临床上采用2g/kg剂量的IVIG治疗KD并不能较1g/kg的剂量更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反而增加医疗负担,其价值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但由于本组样本量少,而且有关冠状动脉病变(CAL)的恢复率及预防CAL的发生率2年以上的随访资料正在建立中,故目前认为,IVIG 1g/kg和2g/kg治疗KD的疗效在KD发病后2年内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确定国内治疗KD合理、经济、有效的最佳IVIG剂量,尚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进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三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晶  陆燕华  董海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667-2668
目的:探讨3种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方案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川崎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对89例川崎病小儿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A组为IVIG 0.4 g/(kg·d),连用4~5d;B组为IVIG 1.0 g/(kg·d)单次静脉滴注;C组为1.0 g/(kg·d),连用2 d,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川崎病发病10 d内IVIG 0.4 g/(kg·d)(连用5 d)、IVIG 1.0 g/(kg·d)单剂和1.0 g/(kg·d)(连用2 d)均能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B组的疗效优于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均能有效治疗小儿川崎病,采用1.0 g/(kg·d)单剂静脉滴注是一种更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8):1228-1229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1999- 0 2~2 0 0 3- 0 6川崎病(KD)患儿39例,均符合第3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年龄6月龄~7岁,平均2岁6月龄。随机分成两组,在年龄、性别、入院时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2 0例,男13例,女7例,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用法:2 .0 g/ (kg·d) ,单日1次;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IVIG用法:0 .4 g/ (kg·d) ,连用5 d。两组均同时口服阿斯匹林5 0~10 0 mg/ (kg·d) ,热退减至5 mg/ (kg·d)。1.2 方法 所用KD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作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 Tn I)检查。…  相似文献   

6.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KD)约20%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常规用药阿司匹林(ASP)有抗炎抗凝功能,但没有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病变(CAD)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亦有人提出用1g/kg剂量可以发挥其满意疗效。现将我院单用ASP与IVIG+ASP治疗本病进行对比研究,了解1g/kg剂量IVIG临床疗效及预防CAD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1 g/kg×1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方案与2 g/kg×1次方案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及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5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字分为A(43例)、B(42例)两组。两组均给予IVI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使用1 g/kg×1次方案,B组使用2 g/kg×1次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治疗7 d后采外周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imm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出院后3个月检查超声心动图,判定冠脉病变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 A、B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结(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儿治疗7 d后ESR、PLT、D-dimmer、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冠脉病变发生率(14.0%vs.11.9%)及损害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9,P=0.778;Z=-0.272,P=0.786)。结论IVIG 1 g/kg×1次与2 g/kg×1次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KD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作用相当,IVIG 1g/kg×1次用药方案在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必要性及不同剂量IVIG、无反应型KD应用激素的疗效。方法:72例KD急性期患儿,均于起病10d内给予IVIG治疗,按治疗剂量不同及是否联合激素分为3组,A组(31例)用IVIG400mg/(kg·d),连续5d。B组(23例)用IVIG2g/(kg·d),单次静脉给药或1g/(kg·d),连用2d。C组为IVIG无反应组(18例),起病10d内给予IVIG2g/(kg·d)(单剂给药)无效,再次应用IVIG2g/(kg·d)无效,再予以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3组疗效及冠状动脉受损情况。结果:在热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B组患儿均短于A组(P<0.05)。治疗前及热退1周,3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的(CRP)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沉(ESR)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B、C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在冠状动脉并发症方面,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1个月,A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D)6例(19.4%)。其中5例为冠状动脉扩张,1例为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IVIG 2 g/kg单次和400 mg/kg多次静脉注射,观察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和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总热程、住院时间、冠状动脉扩张(CAD)发生率及恢复情况。结果单次2 g/kg IVIG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400 mg/kg IV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g/kg IVIG组治疗后随访1年内无一例发生CAD,而400 mg IVIG组治疗后随访中有6例发生CAD,但在随访至1年时CAD均消失。结论 IVIG 2 g/kg单次静脉注射KD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降低CAD发生率,与IVIG 400 mg/kg多次静脉注射比较具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将 3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 (n =15 )和对照组 (n =15 ,常规治疗组 )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内径。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IVIG治疗组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川崎病的复发率为 0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预防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剂量和多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住院 14 3例未破裂异位妊娠病例 ,随机分为单剂量组 (A组 )及多剂量组 (B组 )治疗 ,A组甲氨蝶呤 5 0mg/m2 +生理盐水 10ml分两侧臀部深部肌注 ,单次用药 ;B组甲氨蝶呤与甲酰四氢叶酸交替应用 ,分别按 1mg/kg、0 .1mg/kg计算两者的用量 ,于d1、d3 、d5、d7用甲氨蝶呤 ,d2 、d4、d6、d8用甲酰四氢叶酸解毒 ,8d为 1个疗程。比较两组一个疗程结束后d7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80 .2 8% ,97.2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愈率分别为 5 6 .33%、91.6 7%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治疗后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 18.31%、2 5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多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疗效较单剂量好。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86例 ,按随机抽样法分对照组和大剂量IVIG组 ,大剂量IVIG组 ,每次IVIG 1 0g/kg ,连用 2天 ,观察疗效 ,病愈后对其随访。结果 :大剂量IVIG组的临床症状、吸氧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随访 76例 ,发生反复哮喘 ,大剂量IVIG组占 3 0 5 % ,对照组占 5 6 8%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大剂量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并能减少病愈后反复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的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剂量为1g/kg,对照组剂量2g/kg,通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改善时间比较(P0.05),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22.86%,与观察组的20.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疗效确切,1g/kg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达到2g/kg剂量的临床效果,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类似,临床可选择1g/kg作为丙种免疫球蛋白首选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急性炎症期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48例KD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治疗组(20例),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1g·kg-1·d-1,连用2d,阿司匹林(ASA)30~50mg·kg-1·d-1;激素治疗组(28例),用甲泼尼龙5~10mg·kg-1·d-1,连用3d,IVIG1g·kg-1·d-1,连用2d,ASA30~50mg·kg-1·d-1。对两组炎症控制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体温、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PLT)恢复正常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能缩短病程,并可有效减少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儿童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儿童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和B组(15例),两组均在抗病毒、地塞米松、20%甘露醇等治疗的基础上予总量相同的IVIG静脉滴注治疗,A组IVIG用法:1g/(kg·d),连用2d;B组IVIG用法:0.4g/(kg·d),连用5d。统计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所需的治疗时间、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观察患儿在使用IVIG中有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所需的时间比较,A组所需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IVIG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均无出现任何毒副反应。结论IVIG治疗儿童乙型脑炎(尤其急性期时)需要短时间、大剂量冲击治疗方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理性海水喷雾剂治疗婴儿鼻炎的疗效。【方法】将门诊3~12个月婴儿鼻炎患几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头孢克洛口服,20mg/(kg·d),每日3次,连服3日,生理性海水喷雾荆(鼻朗)喷鼻,每次4喷/每鼻孔,3次/天,连用3日。B组,单用头孢克洛口服,20mg/(kg·d),3次/日,连服3日。3日后两组病例之间相互对比疗效。【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97.5%,B组的有效率为8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性海水喷雾剂治疗婴儿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引发恶心呕吐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在治疗顺铂所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4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于化疗前1d开始给予盐酸托烷司琼(5mg/次,1次/d)或格拉司琼(3mg/次,1次/d),连用7d,同时观察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安全指标。【结果】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和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在治疗顺铂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方面以及安全性指标检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引起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与国产盐酸格拉司琼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短期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疗效。方法:将35例HSP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纽(n=20)用大剂量IVIG1g/(kg.d),连用2天;对照组(n=15)用常规量IVIG400mg/(kg.d),连用5天。两组总量一致,均同时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症状控制后改强的松口服。根具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判断两组问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皮疹、血尿消退,关节及胃肠道症状缓解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短期复发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短期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早产儿感染性肺炎患儿93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加用IVIG 0.4 g/(kg·d)×3 d;治疗组2加用IVIG 1.0 g/(kg·d)×1 d。结果:(1)治疗组1、治疗组2在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2)治疗组1与治疗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VIG单剂应用佐治早产儿感染性肺炎是更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氯胺酮 (Ket)对坐骨神经结扎 (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 (CCI处理 ) ,Ket 2 5mg/kg治疗组和Ket 5 0mg/kg治疗组。采用热辐射法和vonFrey细丝法分别测定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 (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结果】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 ,对照组大鼠在术后d3 开始TWL差值明显减小 ,MWT明显降低 ,并持续至术后d14 (P<0 .0 5或 P<0 .0 1) ;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 ,Ket 2 5mg/kg治疗组和Ket 5 0mg/kg治疗组大鼠分别自术后d5、d3 和d9、d5开始TWL差值明显减小 ,MWT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d14 (P <0 .0 5或P <0 .0 1)。【结论】超前腹腔注射Ket 5 0mg/kg能延缓CCI大鼠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过敏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