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昼夜模式与血压波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观测6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24h动态血压,研究其血压波动性(BPV)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经计算机实时和脱机分析后可得到SHR的24h、白昼、夜间等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其波动性(SBPV、DBPV)等参数。大鼠的生理节律与人相反,夜间活动增多,血压上升,故将白昼SBP比夜间SBP下降≥1.33kPa(10mmHg)者定义为构型(dippers)血压,反之为非构型(non-dippers)血压,本实验中非杓型血压SHR占46%。比较杓型与非杓型血压SHR的血压值及BPV,结果表明非杓型血压SHR白昼SBP明显高于杓型血压SHR;非杓型血压sHR白昼长期SBPV、DBPV及夜间短期SBPV明显高于杓型血压SHR。非杓型血压SHR的BPV较高可能是其靶器官损伤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压力反射敏感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动脉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改变及二者间相关性。方法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测定SHR及对照WKY大鼠24小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其各自变异性的改变;单次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μg/kg)以测定压力反射对心率的控制功能(BRSHR);化学切除自主神经阻断压力反射传出通路后,比较静注去氧肾上腺素后的升压曲线下面积差异,测定压力反射对血压的控制功能(BRSBP)。结果SHR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显著高于WKY大鼠,BRS明显降低;BRS与SHR和WKY大鼠的BPV呈负相关,其中BRSBP与BPV的相关系数高于BRSHR与BPV的相关系数;BRSHR或BRSBP与心率及心率变异性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压力反射敏感性与血压变异性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BRSBP为反映压力反射功能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波动性与靶器官损伤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研究6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血压波动性(BPV)和靶器官损伤(TOD)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监测地SHR进行24h、白天、夜间等不同时间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动周期及血压波动性(SBPV、DBPV)、心动周期波动性等参数。动物处死、取大脑、心脏、肾脏等靶器官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和Verhoeff弹力纤维染色。参  相似文献   

4.
陈定 《高血压杂志》1998,6(2):116-118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老年人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odsenOB40型电子纯音听力计测定6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老年人40人纯音听阈。高血压组作动态血压(ABPM)检查,并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听力损伤与否,分组作组间比较。结果发现老年人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与健康组比较,高血压组在0.25~2kHz时差异明显(P<0.05)。在4~8kHz时更明显(P<0.01)。高血压患者中昼夜节律异常组听力更减退,差异明显(P<0.05);听力损伤组24hSBP、SBP负荷较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是老年人听力损伤的病因之一,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24hSBP、SBP负荷高者老年人听力损伤更严重。降压治疗,控制24hSBP与SBP负荷及恢复昼夜节律应有利于减缓老年人听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万华  刘斌 《高血压杂志》1997,5(4):303-304
探讨老年人24h动态血压(24hABP)波动规律,波动范围及正常值。方法采用BP-50型无袖带式ABP监测仪观察健康体检和非高血压住院的老年人24hABP变化。结果老年人24hABP波动规律呈峰谷变化和昼高夜低的特点。以均值±2个标准差为正常值,其均值范围为(1)24h平均血压109~135/68~83mmHg;(2)夜间下降率7.0%~11.8%(SBP)/1.2%~4.4%(DBP);(3)血压负荷6.8%~12.8%/3.7%~6.5%。结论上述三项指标可作为老年人24hABP判定标准,大于正常可诊断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肝硬化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MAP)和心率(HR)的变化,尤其是昼夜节律的变化,采用24h动态血压仪(ABP)对221例肝硬化病人和21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在白天,硬化组在血压低于对照组,夜间血压二组基本接近,而心率无论在和夜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血压和心率从白天和夜间均逐渐下降,硬化组血压下降的幅度低于对照组,提示肝硬化病人的昼夜血压调节有一定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对无症状的气道高反应性(BHR)者发生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以随机、双盲对照法比较59例BHR学生,年龄12~18岁,吸入倍氯米松干粉剂(BDP,600μg/d)或安慰剂1年对气道反应性及哮喘症状的作用。结果试验1年后哮喘BDP组气道高反应性(使FEV1较基础值下降20%的累积吸入组胺量的对数lgPD20-FEV1)显著下降(分别为0.385±0.424、1.187±0.603μmol组胺,P<0.02),只有30%哮喘者仍有喘息,而对照组则有86%仍有喘息(P=0.076);无症状BHR学生的lgPD20-FEV1在BDP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BDP组不出现喘息症状,而对照组则有3例出现喘息(15%);BHR者吸入BDP组的累积症状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0±2.54分、5.58±6.22分,P<0.01)。结论BDP能降低哮喘患者的BHR及减轻其症状,且可能有预防无症状BHR者发生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态血压监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血压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方法(ABPM)观察166例高血压患者及60例血压正常人自然早餐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表明:①高血压老年组餐后血压升高、下降发生率各占50%左右。血压平均下降率、下降幅度以SBP、MAP明显,与老年前期、青中年组差别非常显著(P<0.01)。老年组SBP、DBP、MAP平均增加幅度大于老年前期、青中年组(分别P<0.05、P<0.01)。②正常组老年人餐后SBP、DBP、MAP下降发生率占70%~90%,显著高于老年前期、青中年组及高血压组。③餐后三种血压平均上升、下降幅度高血压老年组大于正常老年组(分别P<0.05、P<0.01)。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这种改变可能与机体昼夜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心率与血压变异性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告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记录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变异性(BPV),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的变化,了解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TO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不同体质对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体重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623例老年人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超重、正常及消瘦4组,检测血压、空腹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肥胖及超重组较正常体重及消瘦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增高(均为P<0.05),主动脉径(AoD)、左房径(LAD)、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EDD及ESD)及心肌质量(LVM)增加(均为P<0.05)。SBP、DBP均与体重、BMI、TC、LVM及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与EPFV)之比值(A/E)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或0.001),DB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LVM、APFV及LAD均与BMI呈正相关(均为P<0.01),EPFV与BMI呈负相关(P<0.05);射血分数(EF)、年龄、BS与SBP呈正相关(P<0.05、0.001及0.01),与DBP呈负相关(P<0.05或0.001)。结论体重是影响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重要因素;EF、年龄、BS是分别影响SBP及DBP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电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了莲心碱(Lile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生长因子PDGF-B、bFGF及其相关癌基因c-sis和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Lien在降低SHR血压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3H]TdR掺入量,并能逆转VSMC增殖对PDGF0B、bFGF抗  相似文献   

12.
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性心血管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性心血管改变的机理。方法:给10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饮水中加入依那普利10周,观察SHR的收缩压(SBP)、左心室肥厚和肠系膜小动脉的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收缩压:20 周龄时,SHR 治疗组(SHRen)的SBP:120 ±12 m m Hg,较对照组SHR(SHRc)的血压(196±13m m Hg)显著回降(P< 0.05);(2)LVH的指标变化:1)左心室胶原含量:SHRen 为4.06±0.04 m g 和SHRc(5.84±0.03m g)比较明显下降(P< 0.05);(2)左心室重/体重之比率(LV/BW):SHRen 组为2.22±0.02 比SHRc组(3.32±0.04)显著降低(P< 0.05);(3)SHRen 肠系膜小动脉的病理性组织结构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依那普利能逆转SHR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肠系膜小动脉的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性猝死危险性预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4项非创伤性检查指标对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心性猝死危险性的预测价值。方法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死79例,分为猝死组(22例)和非猝死组(57例),对比分析两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猝死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明显低于非猝死组(P<0.01),而QT离散度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VPBs)>30个/小时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是预测心性猝死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如以LVEF45%为界分组,LVEF<45%组的VPBs>30个/小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VEF>45%组(P<0.01),HRVI明显低于LVEF>45%组(P<0.05)。结论老年人心肌梗死伴左心功能不全者易发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性猝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A组)者的心室晚电位(VLP)、心率变异(HRV)检测,与40例正常人(B组)进行对比。结果 A组HRV(SDNN)较B组明显缩小(P〈0.001),VLP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室性心律失常(VT)事件组(A1组)与非事件组(A2组(的2项指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并且HRV特异性同。结论 2者同时监测可增加预测指标的特异性、有效性及相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人动态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摘要)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内科白梅郭春风张琳王红宇动态血压(ABP)的水平及幅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有关。而心率变异性(HRV)减低是近年来被认为高血压病人预后不良的一项无创性指标。为了探讨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患者t—PA及其抑制物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法及放免法检测了47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的抑制因子(PAI)、空腹血浆胰岛素(In)及血糖(G),分析了胰岛素敏感性(IS)与纤溶活性、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H患者血浆PAI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PA活性、IS明显低于对照组;ISG民BMI、PAI、BP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连续48h心电记录,并重复长程心电图HRV时域及频域分析,以了解房性早搏(APB)、室性早搏(VPB)对HRV重复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APB与VPB之和达5次/h为界划分Ⅰ组(早搏<5次/h,n=32,24h内APB31.5±33.9次、VPB11.3±20.2次)及Ⅱ组(早搏≥5次/h,n=15,24h内APB103.8±151.6次、VPB153.1±257.2次),按常规方法进行HRV各指标比较分析。结果总体上两组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均具有重复性。Ⅰ组反映高频心率波动的指标,如单位时间内连续的窦性RR间期差的均方根、单位时间内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ms所占的百分比(PNN50)、高频带(HF)(r分别为0.76,0.73,0.89),以及低频带与高频带比值(r=0.93)重复检测相关性明显较Ⅱ组高(r分别为0.34,0.59,0.64,0.30)。Ⅰ组除单位时间内连续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数、PNN50外各时域指标相对误差(RE)均值(0.10~0.18)及频域指标RE均值(0.20~0.34)均低于Ⅱ组。Wilcoxon检验两组各项指标重复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A(ETA )拮抗剂BMS-182874 对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和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的影响。  方法:研究于1997 年1月~5 月完成。4 周龄大鼠设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BMS-182874(SHR+ B组)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2周。  结果:SHR+ B组与SHR组比较,收缩压、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冠状动脉外径大于100 μm 的冠状动脉管壁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积与内径比、平滑肌细胞的宽度及最大冠状动脉流量均无显著差异;冠状动脉外径小于100 μm 的冠状动脉管壁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积与内径比,SHR+ B组较SHR组显著下降。血浆和心肌的ET含量:SHR组与WKY组无显著差异,SHR+ B组显著下降。  结论:ETA 拮抗剂BMS-182874治疗能部分预防SHR外径小于100 μm 冠状动脉管壁的增厚,但对SHR大鼠高血压的形成、左心室和外径大于100 μm 冠状动脉管壁的增厚及平滑肌细胞的肥大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有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细胞核内原癌基因c-fos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高血压模型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观察在高血压所致LVH的不同阶段,收缩压(SBP)、左室重/体重比(LVW/BW)及左心室c-fo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SHR在8-10周龄时已有明显的高血压和LVH,其SBP与LVW/BW均显著高于对照的WKY大鼠,  相似文献   

20.
沈法荣  李郁 《高血压杂志》1997,5(2):137-14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副反应。方法3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共8周,评价对随诊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收缩压(SBP)无明显降低(P>0.05),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01),8周SBP、DBP均明显降低(P<0.001),随诊血压降压有效率分别为54.1%(4周)及67.6%(8周),24h动态血压曲线8周时呈明显下降,除咳嗽外未发现其他严重副反应。结论培哚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