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甲襞微循环中输入枝→袢顶→输出枝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①正常管袢沿流线方向压力和速度的变化较为平稳。异常管袢中当管径改变时压力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速度分布较为复杂:当输入枝管径变细时,袢顶的流速最快,而输出枝变细时,袢顶的流速低于其下游的流速。②同一截面上的压力和速度以靠近管壁缘的变化稍大一些,轴心处较为平稳,在流线方向改变时外缘的变化较内缘更为剧烈。③短路枝开通后压力和速度曲线较开通前要平滑得多,被短路的管袢中压力略有增加,速度略有降低。④甲襞管袢内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主要受管径改变的影响,而对管袢形状、构型的改变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分析了甲襞毛细血管图像的特性,据此提出了甲襞毛细血管的软件自动跟踪窗口技术:即在时序图像上以视频速度搜索定位甲襞毛细血管,然后实施采样存贮。在计算机及图像输入设备给定的情况下,采样及存贮毛细血管图像窗口(其尺寸恒定)所需时间恒定,因而为了以视频速度跟踪甲襞毛细血管就必须将搜寻毛细血管所花时间降至最小。采用了两条措施来降低搜寻毛细血管的时间。第一条措施是,建立了甲襞毛细血管自动跟踪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了f函数,这种模型易于检测及搜索。第二条措施是,设计了最佳搜索算法,保证以最短时间搜索到毛细血管。最终实现了甲襞毛细血管的自动跟踪。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我们研制的一种无损伤的甲襞毛细血管测压仪,测压仪由透明簿片、弹簧、压力刻度盘,加压旋钮和推进器等组成。它是通过局部加压阻断毛细血管血流的原理测量毛细血管压。测量时将测压仪放在体视显微镜下,找到需测量的毛细血管,将透明簿片放在毛细血管表面的皮肤上,调好零点,用旋钮加压,直到阻断毛  相似文献   

5.
<正> 血压是血液流动力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病,休克等都会影响血压,改变机体功能状态。通常所测血压为肱动脉压,而肱动脉压与微血管压并不完全相关。毛细血管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场所,其压力改变直接影响组织细胞功能。因此测量微血管压力对于研究微循环生理、病理以及临床诊断疾病,观察疗效,评估预后等都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5例不同浓度血红蛋白的正常人和贫血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统计学显示随着血红蛋白浓度上升,平均毛细血管直径也逐渐增大,并求得回归方程,从而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们采用局部加压阻断毛细血管血流的原理研制的甲襞毛细血管压无损伤测量方法测定了79例健康人和肝炎肝硬化病人的甲襞毛细血管压的变化。同时用指套式血压计及袖套血压计测量指动脉和臂动脉压的变化。20例健康人甲襞毛细血管压平均为25/6±5.6mmHg,指动脉压平均62.0±7.5mmHg,臂动脉(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为指再植后甲襞毛细血管襻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检测60例68个断指,分别于再植术后6、12、24h,3、5、7、14d观察断指甲襞毛细血管襻的状况。结果:断指再植术后顺利的病例,术后3d以后才能观察到2-5条甲襞毛细血管襻出现,7d后甲襞毛细血管襻(NFC)数量和襻内血流状况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的病例,均于术后12h内观察到较多粗大、无有形物流动的甲襞毛细血管襻;动脉危象则始终不能观察到甲襞毛细血管襻。结论:甲襞毛细血管襻的检测是观察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压与血压及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创性弹簧压片法,加压阻断毛细血管血流测量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毛细血管压,并同步观测甲襞微循环和上肢节段性血压。结果发现:治疗前后毛细血管压值分别为8.77±2.47、7.46±1.91kPa,治疗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同时发现高血压病人的毛细血管压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呈正相关(r=0.51,P<0.05);与肱、桡动脉压呈正相关(r=0.597、r=0.563,P<0.05);与指动脉压相关性差(r=0.297、P>0.05)。  相似文献   

10.
阻断手指血供后甲襞毛细血管襻的动态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伟  刘钦铭  陈信 《中国微循环》2000,4(2):109-11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健康交通警察甲襞微微循环的观察,探讨职业因素对交通警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86例健康交警及92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计分、比较。结果交警组的甲襞微循环总积积分值及管襻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足甲襞微循环(FootNailfoldMicrocirculation,简称FNM)的影响。方法;采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图像处理系统,对52例健康儿童(1~12岁)和52例健康成人(18~30岁)左足甲襞微循环进行观测,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儿童组FNM清晰度低于成人组,管标长度短于成人组,直径小于成人组,血流速度慢于成人组,乳头下静脉丛出现率较成人大,真皮乳头平坦者较成人多,汗腺导管数较成人明显少。结论:儿童与成人FNM存在明显差异,临床检测FNM时,儿童和成人应该有各自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观测100例健康儿童足甲襞微循环,得出儿童足甲襞微循环十七项指标的正常数值,提出了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检测方法;将该组儿童足与手甲襞微循环比较,指出足甲襞微循环的特点,为儿童足甲襞微循环的临床应用提供观测方法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谢波  邓有安 《中国微循环》1998,2(4):244-24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甲襞微循环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WX-753B型微循环显微镜和WIS-Ⅱ型血流测速仪,对65例再障患者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再障甲襞微循环管襻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和总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型再障上述各积分值均显著高于慢性再障;肾阴虚型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最高,肾阴阳两虚次之,肾阳虚最轻;证型转化时甲襞微循环也随之变化;再障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外周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再障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与中西医分型、病情变化、外周血细胞数、药物疗效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一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或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相对增加,引起物质代谢障碍,特别是糖代谢障碍,严重者亦引起蛋白质、脂类代谢障碍,从而导致微血管的改变。观察甲襞微循环变化是研究和探讨糖尿病人病情发展、转归和治疗的前提。我们对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白鼠用药组及对照组,临床用药前后观察氟尿嘧啶对小白鼠肠系膜及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氟尿嘧啶能扩张微血管、增加渗出及红细胞逸出,使血流减慢、肿瘤组织中药物经血管交换增多,并能造成肿瘤细胞乏氧,增加增敏剂的疗效,增加某些抗癌药的细胞毒性作用。说明氟尿嘧啶在抗癌及影响肿瘤组织微循环的同时也影响正常组织微循环。通过化疗药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有助临床联合用药及多方式治疗,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化疗方案,以减少化疗药对正常组织微循环生理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940例6类病人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145例有白微栓的出现。白色微栓的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脑供血不足时其出现率为70%,脑拴塞,:均%,冠心病,3.0%。白微栓出现较多的病组血小板数日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8.
甲襞微循环的方法现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很多疾病的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微循环障碍。小儿重症肺炎时,由于感染、中毒、酸血症、低氧血症、离子紊乱等,致全身各系统微循环障碍,这一点临床早已证实。而在一般小儿肺炎时,甲襞微循环观察尚不多。我们通过对30例肺炎小儿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全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仍是较常见、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几年来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愈率明显提高。为此考虑到破伤风是否存在着微循环障碍的情况,故对60例破伤风患者进行了甲经微循环(NFM)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1990年到1996年收住院的破伤风患者。男42例,女18例。年龄16~70岁,平均41·8岁。均为农民。病前均有明确外伤史。潜伏期短者24小时,长者27天,平均为821天。临床表现较典型,如全身不适、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预项强直、角弓反张、抽搐等。伴发热者15例(25%),…  相似文献   

20.
中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军微循环专业组所制定的临床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观察了75例脑中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发现甲襞管袢内血液流态的变化出现较早且较明显。62例患者甲襞管袢内血流呈粒流,粒缓流(积分值为0.64±0.43),6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聚集(积分值为0.58±0.49),血浆柱亦较明显。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