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16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窒息112例,重度窒息48例。统计功能不全器官的比例,分析窒息程度与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68例(42.5%)患儿并发MODS,重度窒息患儿MODS发病率(75%)和病死率(38.9%)高于轻度窒息患儿MODS的发病率(28.6%)和病死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患儿心脏损伤的发生率(68.8%)最高,其次为肺(35.0%)、肾脏(31.9%)、脑(21.3%)。结论 窒息新生儿常合并MODS,窒息程度与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赵青云 《中原医刊》2007,34(10):52-53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及其与窒息程度、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11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60例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为54.5%,且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组为82.56%,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脑损害发生率为55%,肺损害39.58%,心脏损害34.58%,胃肠损害22.92%,肾损害23.75%,血液损害2.53%,多脏器官损害的病死率亦与窒息程度有关,重度窒息组病死率23.3%,轻度窒息组病死率8.1%,随着功能不全器官数的增多,病死率增高,5个器官功能不全者病死率达100%,窒息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与胎龄、出生体重密切相关。结论积极作好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保护多脏器功能,防止损害,对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降低MODS的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69例窒息新生儿MODS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窒息后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依次为脑(53.8%)、肺(45.6%)、心(30.2%)、肝(18.3%)、胃肠(13.0%)、肾(11.2%).(2)重度窒息致MODS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3)MOD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围产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分娩前严密监测,加强产儿合作,及时合理复苏和重视复苏后监测是降低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不同器官受损的发生率、发生顺序、及其与窒息程度、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128例窒息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8例窒息新生儿中70例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其发生率为54.68%,其中重度窒息组发生率为83.09%,轻度窒息组为40.6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病死率28.57%,轻度窒息组病死率11.62%,说明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与窒息程度有密切关系;(2)小于胎龄儿并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72%,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86.67,说明胎龄及出生体重也是导致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因素;(3)受累器官发生顺序依次为脑(47.65%)、心脏(42.97%)、肺(34.37%)、肾脏(27.34%)、代谢(22.66%)、消化道(17.97%)、肝脏(14.84%).结论 积极做好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法复苏,保护多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86例窒息新生儿MODS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窒息后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依次为脑(71.7%)、肾(35.3%)、肺(32.5%)、心(26.2%)、胃肠(7.O%)。(2)重度窒息致MODS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3)MOD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围产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止早产,预防窒息,推广新法复苏及监护,是降低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异常与窒息程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监测60例确诊为窒息的足月新生儿生后12h、60h的血糖水平.结果 生后12h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率(53.85%)显著低于重度窒息患儿(95.24 %);生后60h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率(10.26%)也显著低于重度窒息患儿(47.62 %);重度窒息与轻度窒息在血糖异常种类上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 P 均<0.01).结论 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血糖持续高水平的窒息患儿预后不良.对窒息患儿生后要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应把血糖的变化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海延 《广东医学》2003,24(11):1262-1262
新生儿窒息可因缺氧缺血及再灌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 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新生儿窒息伴发SIRS和MODS的情况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1 997年 1月至2 0 0 1年 1 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窒息儿共 1 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pgar评分标准 :生后 1min评 4~ 7分者为轻度窒息 ,0~ 3分或 5min评分 <5分者为重度窒息。分为轻度窒息组 1 33例 ,重度窒息组 5 1例 (0~ 3分 38例 ,5min评分 <5分1 3例 )。 1 84例患儿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s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窒息后24h之内入院的足月新生儿89例,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测3d,同时作肝功、肾功、心肌酶、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及心电图和头颅Cr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统计窒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 syndrome 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其疾病的转归情况.结果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危重病评分、SIRS和MODS发生率以及多器官损伤的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好组相比,预后差组SHRS和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生儿室怠可导致SIPS和MODS的发生,与窒息程度和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灌注指数(PI)、乳酸、pH、碱剩余(BE)值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足月窒息患儿为窒息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3例肺炎新生儿、17例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动脉血1 mL,应用ABL90FLEX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记录血乳酸、pH和BE值;于入院时及治疗6、24、48 h,应用Masimo Radical-7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检测PI值。根据1 min Apgar评分将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n=68)和重度窒息组(n=38);按器官损伤程度将窒息新生儿分为单器官损伤组(n=77)和多器官损伤组(n=29)。比较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与对照组及单器官损伤组、多器官损伤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血PI、乳酸、pH和BE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患儿血PI与血乳酸、pH、BE值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患儿血pH、BE值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  相似文献   

10.
98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 98例新生儿窒息 (以下简称窒息 )临床分析 ,以求找出预防措施 ,提高产科质量 ,规范儿科复苏方法 ,加强产、儿科进一步合作 ,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进行分析 ,生后 1min评分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1.2 发病率及病死率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我科抢救窒息患儿共 98例 ,其中重度窒息为 2 4例 ,占2 4 .4 9% ,轻度窒息为 74例 ,占 75 .5 1%。 98例中死亡6例 ,病死率为 6 .12 % ,其中 3例死于HIE ,2例死于肺出血 ,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