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丽明  杜蕾  窦娜  张敏  李淑杏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16,(10):3672-3673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院后6周-8周的脑卒中病人283例进行自主参与问卷(IPA)、中国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测评。[结果]283例脑卒中病人IPA总分(40.94±24.68)分,存在一定的社会参与功能障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是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功能,应重视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促进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石云琼  陈雯  郑午林 《中国康复》2006,21(2):113-11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综合组同时配合针刺、康复训练及心理指导。治疗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小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和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 AIS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时,应用改良 Rankin 评分(mRS)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轻症组(mRS 评分≤3分)和重症组(mRS 评分>3分),两组分别纳入202例和98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中的 Hcy、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分别为38.8%和9.4%,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 <0.05);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其血浆 Hcy 水平(r =0.453,P <0.05)、血压水平(r=0.461,P <0.05)、胆固醇水平(r=0.385,P <0.05)、血糖水平(r=0.059,P <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 Hcy 水平的上升可能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关的因素,高血浆 Hcy 水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均是与 AIS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相关关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轻到中度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80例轻到中度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的系统治疗、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和卒中后3月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估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硬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分无差别(p〉0.05),卒中后3月研究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2个月末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病后2个月末NIHSS评分、MBI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亢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29-1329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者42例,患病率49.4%,出院时为29例(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了 8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8分者 42例,患病率 49.4%,出院时为 29例( 24.1%),后者明显低于前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有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患者.提示抑郁情绪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脂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病程〈24小时的274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水平,斯堪的纳维亚卒中评分(S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胆固醇(TC)平均值分别为(4.30&#177;1.16)mmol/L、(4.90&#177;1.15)mmol/L,甘油三酯(TG)平均值分别为(1.37&#177;0.72)mmol/L、(1.52&#177;0.94)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01);219例低TC患者SSS平均(32.76&#177;18.63)分,TC≥6.0 mmol/L者SSS平均(44.83&#177;14.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177例低TG患者SSS平均(29.21&#177;18.25)分,TG≥2.0 mmol/L者SSS平均(45.95&#177;13.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缺血性卒中患者且病情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6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和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康复组在人组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改良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人组时和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逐渐降低,但只有1个月与人组时、3个月与1个月时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在发病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且在各次评定之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入组时和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照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逐步增高,但只有在1个月与入组时、3个月与1个月时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次评定之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身体功能状况对脑卒中患者自主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9月,对28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状况调查表、自主参与问卷(IPA)、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SS评分、MMSE评分及肢体障碍情况是脑卒中患者自主社会参与功能的影响因素(t2.513,P0.05)。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症、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卒中后抑郁的起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02-07/2004-08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然后连续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定期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筛查。住院期间由主管医师负责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出院后随诊医师负责患者的随访,定期上门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对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0分者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查(评分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抑郁组,其余编入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在性别比例、发病时间、缺血灶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7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无失访者。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22.9%(36/157)。②起病时间为脑卒中后11~40d,平均(22.43±7.2)d。③男性93例中发生抑郁17例(18%),女性64例中发生抑郁19例(30%),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χ2=14.53,P<0.05)。④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9.32,18.57±12.46,t=4.31,P<0.05)。⑤病变部位在脑左、右侧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女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男性高,考虑与女性本身的性格因素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大脑病灶发生在左右半球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2-09~2004-06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96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男107例,女89例,年龄39~78(平均64.6)岁.脑梗死125例,脑出血71例.有意识障碍、痴呆和其他脑器质性疾病,既往有精神障碍及阳性家族史者除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无家属陪护,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于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病人的社会功能情况,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病人自知力及精神症状。[结果]出院时观察组PSP评分和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和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有助于增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茂脑卒中后抑郁的起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2002—07/2004—08北京市丰台区右外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57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分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然后连续观察6个月,在此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定期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筛查。住院期间由主管医师负责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出院后随诊医师负责患者的随访,定期上门协助患者进行筛查,对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0分者采用17项版本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查(评分8~17分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抑郁组,其余编入对照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在性别比例、发病时间、缺血灶的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7例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观察,无失访者。①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22.9%(36/157)。②起病时间为脑卒中后11-40d,平均(22.43&;#177;7.2)d。③男性93例中发生抑郁17例(18%),女性64例中发生抑郁19例(30%),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x^2=14.53,P〈0.05)。④抑郁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7.54&;#177;9.32,18.57&;#177;12.46,t=4.31,P〈0.05)。⑤病变部位在脑左、右侧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性别有关,女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男性高,考虑与女性本身的性格因素有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重,抑郁发生率越高。没有明确证据显示大脑病灶发生在左右半球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卒中是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呈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据研究显示,本病导致的死亡率已经大大下降,但致残率高达80%以上[1]。本病多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从而影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知觉和认识障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目前对该病的防治已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而针刺治疗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感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11月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中心随访的326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参与感受量表(PE)、活动量问卷(ACS)、社会环境量表(SES)进行调查。结果:326例脑卒中病人PE总分为(84.24±12.72)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S总分、SES总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家庭人均月收入、脑卒中相关并发症进入回归方程(P<0.05),解释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感受总变异的74.9%。结论:脑卒中病人社会参与感受状况不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自理能力较差、脑卒中相关并发症较多、社会参与活动量较少、脑卒中严重程度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高的病人社会参与感受较差;社会环境正面态度或行为感受较多,病人社会参与感受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康复组接受三级康复治疗,护理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级康复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在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NIHSS评分、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末与6个月末的NIHSS评分、MBI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实施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AD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卒中护理单元护理更能体现专科护理特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脑梗死病人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