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丹  刘金娥 《全科护理》2016,(2):195-197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1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开展Seminar教学法,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程序考核成绩和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实践行为方面,观察组在运用专业知识、自我导向的学习行为、应用护理程序3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有很高的热情,其中有88%~96%的护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扩大知识面和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等。[结论]Seminar教学法能提高儿科临床带教质量,改善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在肿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4名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人,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的肿瘤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肿瘤护理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9.60±4.73)分和(94.68±2.7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各项护士核心胜任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护理临床带教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联合微格教学法,能提高护生肿瘤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对护生的护士核心胜任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和个性化辅导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人和干预组35人。干预组在人际沟通培训教学中运用Seminar教学法和个性化辅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案例举例)进行教学。干预前后,运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评估两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并对干预组进行教学反馈的调查。结果干预前,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干预组为(71.66±6.44)分,对照组为(71.24±6.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7,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分为(88.18±4.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7±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2,P<0.05),且除确认患者问题和传递有效信息两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94.29%。结论 Seminar教学法和个性化辅导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干预,能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适应临床护理高速发展的需求,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临床沟通教学,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本研究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某高校本科护理专业护生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名在传统带教基础上采用Seminar教学作为试验组,其余60名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法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在临床沟通能力的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问题、验证感受4个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行为能力评分中教学/合作、人际沟通两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一定程度影响了护理行为,用于临床沟通教学切实可行,为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级106名护理专科生分为12个轮转组,每个轮转组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延续性护理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及教师对护生实践能力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普遍认为延续性护理模式教学效果好,观察组在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临床处置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心理素质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产科实习教学中起重要作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病房实习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1班护生54名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2班护生50名为对照组。两组护理管理学均在第3学年第2学期完成,学时、授课教师、考核方式完全相同,对照组与观察组理论教学进度一致,教学中期(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章节)对照组按照惯例制作护理人员排班表,观察组采用Seminar教学。采用考核法与问卷调查法评价教学效果,包括考试成绩、教师对护生表现的评价以及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论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教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表现评价较高,观察组护生认为在Seminar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能力、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沟通能力。[结论]Seminar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7.
叶艳胜  崔文香  玄英哲 《护理研究》2009,(12):3103-3106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在135名本科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90名护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名。实验组护生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开展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其临床实践行为。[结果]在实习6个月时实验组护生在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护理程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艾务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Seminar教学能有效地改善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网络平台和课堂教学,将案例情景模拟联合Seminar教学法应用在精神病护理教学,探讨其对成人教育护生核心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成人教育2013级护生170人,分成对照组98人和观察组7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案例情景模拟联合Seminar教学法,采用理论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和平时表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应用自设问卷调查表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精神病护理期末考核总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师生间互动和课堂气氛、占用过多课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案例情景模拟联合Seminar教学法能对护生的临床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有利于成人教育护生核心胜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讨会(Seminar)、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三位一体对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校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实习的67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实习的69名护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护生实施课堂灌输式教授方式,研究组护生实施Seminar、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学习改善情况和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生学习效果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三位一体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评分,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结合模拟教具演练在助产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产房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情景教学结合模拟教具演练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对两组护生助产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培训后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助产相关知识的理论、技能操作成绩及对助产实践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科室其他助产士对研究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教学结合模拟教具演练模式运用于助产实践教学中能有效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增强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了助产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导-探究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于儿科实习的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实习时间分为观察组42名和对照组4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患沟通能力(采用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判性思维[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科时观察组GSES评分、护患沟通评分、CTDI-CV评分均高于入科时及同期对照组(P0.05,P0.01);出科时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科实习护生中实施引导-探究教学法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了解其对护生护理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进入我院外科进行护理学临床见习的本科护生122人,将其分为试验组(59人)与对照组(6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见习模式完成见习计划。见习结束后采用见习质量评价表了解两组护生对不同见习方式的评价,同时采用护理标准化病例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对见习教学形式、促进临床思维、培养应用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促进知识理解与掌握6个条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结合案例情境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护理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护理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民族高校本科护生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某民族高校2010级~2012级本科护生107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人)和对照组(53人),两组临床见习分别采用Seminar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分别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和团队凝聚力问卷评估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见习结束后,分别用自行设计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表和Seminar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198.2分±20.7分)和沟通能力(66.0分±5.1分)评分高于对照组(183.7分±14.6分、63.8分±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护理综合基本能力考核成绩(78.2分±8.4分)高于对照组(72.5分±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护生对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Seminar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法,适用于民族高校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专业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 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技能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生认为此教学法提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 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实习护生护理非技术技能培训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1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实习的61名护生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观察培训方案改进后的非技术技能各项指标得分、临床患者对两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评价、临床指导带教老师对两组实习护生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的各项非技术技能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患者对研究组实习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导师对研究组实习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对实习护生护理非技术技能的培训方案进行改革,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非技术技能各项评分、临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指导带教老师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Seminar教学对本科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艳胜  崔文香  玄英哲 《护理研究》2009,23(34):3103-3106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在135名本科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90名护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名.实验组护生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开展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其临床实践行为.[结果]在实习6个月时实验组护生在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护理程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Seminar教学能有效地改善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儿科临床护理应用多维度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12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多维度教学法,实习结束时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并自行设计问卷,对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维度教学法应用于儿科临床实习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武晓娟 《护理研究》2014,(13):1640-1641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专业10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临床技能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生认为此教学法提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可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晓红  何婷  戴妙霞  李鸿   《护理与康复》2018,17(1):99-101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生按学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4学年6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法;2015学年60名护生为观察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等。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除沟通能力外)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设问案例教学法对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71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85人和对照组86人,观察组采用设问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总分及专业理论、护理技术操作、评估判断能力、实施能力、沟通能力及教学能力的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问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