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岭  沙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28-48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结直肠癌患者配偶进行心理干预。在干预后第6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效果。结果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心理干预后,结直肠癌患者配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轻结直肠癌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对其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1—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就诊的500例围绝经期女性,采用自制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围绝经期女性社会支持得分为(40.36±8.37)分,处于中等水平。客观支持(8.86±3.77)分及支持利用度(7.45±2.04)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主观支持(24.04±5.20)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围绝经期女性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F=6.240,R2=0.441)。结论围绝经期女性社会支持有待提高,且受到婚姻状况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护理干预,须侧重于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及自费患者的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鼓励围绝经期未婚女性结婚、离异及丧偶女性再婚,发挥家庭对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德鑫 《护理学报》2007,14(6):86-87
目的探讨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SCL-90),于入院后、出院前进行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同时给予心理干预。结果 42例患者入院时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均分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患者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症状均分及各项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降低。结论 对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患者,辅以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可矫正患者的不良认知,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均联合应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及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护患共同参与的心理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卫生宣教,帮助其正确认知围绝经期的心身反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连续治疗3个月。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2组抑郁程度;围绝经期症状评分(KMI)评分评价围绝经期总体症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E2、FSH及LH浓度;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再次HAMD评分及KMI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和3个月时2组HAMD及KMI评分、FSH及LH浓度明显下降,E2则明显上升(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显著(P〈0.05,0.0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与70.7%,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HAMD及KMI评分观察组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辅以心理护理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病与其内分泌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应激性事件、社会支持、性格、家庭经济状况等也是抑郁症的易患因素。本文对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激素水平及社会、心理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一般资料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876例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量表测评后,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居住状况、经济状态等因素均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研究,重视围绝经期妇女群体的心理指导,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交通事故致脑外伤患者的配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入组时及心理干预6个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两组入组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干预6个月末,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对照组仅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或0.01),研究组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脑外伤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时间,表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生殖能力的终止,呈渐进性发展^[1]。由于体内雌激素的缺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常见为潮热、多汗、心悸、眩晕、胸闷、日间潮热和夜间出汗)、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1].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性激素水平波动及减少,可能诱发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一系列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行为可能有利于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抑制围绝经期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命质量。目前国内尚缺乏围绝经期女性健康饮食行为相关研究,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围绝经期女性饮食管理及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围绝经期门诊咨询治疗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两组女性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并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均显著降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显著降低,而睡眠维持率则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妇女运动对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不孕不育女性在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中负性情绪的治疗作用,在改善情绪的同时提高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方法选取来自湖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试管婴儿助孕(IVF-ET或ICSI-ET)治疗的不孕不育女性163例,分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组和对照组,其中前者为研究组有35例,对照组128例。研究组除接受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干预外与对照组一样于进入试管婴儿周期前、采卵前、胚胎移植后第3天、移植后第12天进行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比较两组不同时期的SAS和SDS分值,并将两组的受精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在进入试管婴儿周期前、采卵前、胚胎移植后第3天、移植后第12天4个时期的SAS和SDS评分数值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受精率和妊娠结局上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后虽可降低SAS、SDS评分,但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与研究组病例数少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的时间短等因素有关,尚待扩大样本量和研究时间来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情感心理障碍妇女的影响。方法:对144例围绝经期情感心理障碍妇女实施心理干预2个月,观察干预效果。结果:本组妇女干预后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心悸、失眠明显缓解(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WHO生活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情感心理障碍妇女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2012年2~9月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500例围绝经期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分析比对检查结果。结果阴道pH≤4.5者297例(59.4%),pH〉4.5者203例(40.6%);微生态正常者262例(52.4%),失调者238例(47.6%)。围绝经期女性阴道pH值升高,阴道微生态失调比例较大,该时期阴道炎在治疗的同时,也应关注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绝经期女性焦虑状况,分析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7月—11月,通过偶遇抽样法选取325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325名女性中,民族为汉族的148(45.54%)例,其他少数民族177(54.46)例。“常做噩梦、睡眠不好”、“容易衰弱和疲乏”和“因为头疼、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被认为是更年期焦虑的主要症状,分别占73.85%、65.85%和59.38%。被调查女性HAMA量表得分(12.08±7.64)分。汉族和少数民族女性均认为“子女成长、升学、工作等问题”是造成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状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在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基础上,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保健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100例围绝经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合个体化理性情绪疗法的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CL-90,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结合常规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紧张不安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使患者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其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0.
大豆异黄酮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妇产科门诊围绝经期女性60例,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倍美力组、安慰剂组,分别给予大豆异黄酮、倍关力、安慰剂服用3月,观察药物对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的影响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改善程度。结果 服用大豆异黄酮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并能使FSH、LH下降,PRL、E2上升,与倍美力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使FSH、LH下降,PRL、E2上升,从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望成为雌激素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