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居家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护理需求和养老意愿,从而科学地分配老年护理资源,提高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的3个社区,每个社区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300位居家老年人,共计900位老年人,对其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及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意愿调查。[结果]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总分为(16. 79±3.28)分,老年人综合健康状况与年龄、疾病状况和居住类型相关,躯体健康、年龄是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躯体健康、年龄、居住类型是老年人综合健康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2.
袁畅  代亚丽  赵洪军 《护理研究》2014,(15):1816-1818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乌鲁木齐市8所养老机构的48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得分为(27.62±7.68)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身体状况、收费;医疗护理需求得分为(16.75±5.33)分,其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退休工资、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休闲娱乐需求得分为(8.18±3.09)分,其影响因素为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种数;精神心理需求得分为(8.81±2.89)分,其影响因素为民族、身体状况和被探望次数。[结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各维度需求均较高,提示社会、家庭及养老机构需重视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关怀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认知状态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养老机构老年人关怀行为评价量表,对郑州市20所养老机构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6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关怀需求总分为(110.99±10.09)分,条目均分为(3.96±0.36)分,其中满足情感需求维度得分最高,为(4.39±0.61)分,给予信心和希望维度得分最低,为(3.56±0.58)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退休前职业、居住方式、医保类型、ADL状况、服务满意度及入住时间是影响其关怀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关怀需求总体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人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其关怀需求,多角度、针对性地提供安全、专业、全面的关怀照护,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长期照护服务系统软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表、长期照护需求调查表对泰安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220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总分为(55.71±10.51)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医疗保健服务;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与慢性病患病数量、能力等级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与经济来源的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数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和能力等级是长期照护需求的正向影响因素,居住情况和经济来源是长期照护需求的负向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能力等级和居住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以失能老年人需求为向导,根据需求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阳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运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对益阳市4所养老机构的10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58.15±10.18)分,自我护理能力较低者占81.19%;生活质量总分为(103.25±18.13)分,处于中等水平者占75.25%。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其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及总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福州市闽侯5个村镇的121名农村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及护理服务需求评定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单身独居的老人(简称独居空巢老人)和老年夫妇二人家庭中的老人(简称夫妇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需求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总分为(54.11±8.14)分,物质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分别为57.06±11.73、54.47±10.61、55.10±6.75、54.91±10.69;独居和夫妇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在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总分上没有差别,夫妇空巢老人比独居空巢老人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调查的空巢老人中,认为社区护理对其很有帮助的占5.3%,认为有帮助的占37.2%,认为一般的占49.2%,认为没有帮助的占8.3%;独居空巢和夫妇空巢老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总分和各维度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居空巢老人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较夫妇空巢老人低,社区护理应在这些方面多给予关注;空巢老人总体上对社区护理服务的认同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健康照护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问卷对广西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97名空巢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总分为(19.15±4.79)分,呈中等水平,需求排在前5位的条目依次是陪伴服务、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社区紧急事故救护、指导其改善居住环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空巢方式、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自理能力是影响空巢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空巢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应结合本地实际资源和需求,提供优质的健康照护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城镇社区独居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健康照护需要问卷,对某城镇社区186名60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城镇社区独居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中以生理需求的"在家中安装紧急救援通报系统"(x-x=4.35分)最高;而以社会需求的"社区有日间照护中心需求"(x-x=3.69分)最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社会需求呈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城镇社区独居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以提升社区独居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价值、自我护理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咸宁市7个城乡结合部社区养老机构28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价值和自我护理能力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价值总分为(7.45±1.45)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00.25±22.56)分,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的老年人健康价值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价值相关(r=0.52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价值、婚姻状况和年龄是自我护理能力的预测因素。[结论]城乡结合部老年人健康价值越高者自我护理能力也较高,可采用"知信行"模式,通过改善其健康价值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南娥  陈宇  黄菲 《护理研究》2013,27(14):1328-1331
[目的]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结构现状及养老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等比例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2 004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养老相关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相关知识总分为(18.15±4.07)分,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生活照料知识(3.18分±0.90分),得分最低为道德法律知识(2.20分±0.94分);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对养老护理知识掌握有影响(P<0.05),护龄、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月薪与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制定养老护理培训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护龄、月薪、职称、聘用方式、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出合理的分级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7—11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保定市10家养老机构的508名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问卷、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影响因素问卷对其长期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采用AMOS 24.0进行模型拟合、路径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总分为(105.04 ± 21.68)分;个体内、人际、个体外因素得分分别为(16.93 ± 5.20)、(10.51 ± 3.39)、(19.80 ± 6.24)分。个体内因素、人际因素、个体外因素及照护需求两两均呈正相关(r值为0.222~0.645, 均P<0.05)。个体内、人际和个体外因素均能直接影响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β=0.455、0.527、0.403);个体内、人际因素在个体外因素与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间的单独中介及个体内因素-人际因素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2011年9月—2012年6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对15所养老机构中的31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106.50±20.46)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健康教育、教育水平、运动、慢性病、健康自评、饮酒、曾经从事职业。[结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对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应通过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更好地利用健康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梅娟  陈凌玉 《护理研究》2012,26(16):1469-1471
[目的]了解城市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评价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探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4个社区60岁以上280名独居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89.9%独居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42.4%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不好及以下,独居老年人对家政服务需求达到37.3%,健康咨询、体检需求分别为32.2%、42.4%,老年集体活动需求达到23.6%,心理咨询需求达到30.9%。[结论]居家养老是多数独居老年人的选择,老年人生活质量尚待提高,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预防保健性服务、社区文体活动及设施、心理支持服务等需求迫切,应根据老年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健康照护需求,了解社区老年人养老健康照护需求的关键问题。[方法]2016年10月─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泉州市社区的200名老年人进行健康照护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养老健康照护需求问卷得分中,以日常生活需求最高,以身心社会需求最低;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与身心社会需求呈正相关。[结论]基于社区老年人健康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初步建立"家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物业中心"三位一体的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及身心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护理服务需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机构的照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福州市11家养老机构26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7.3%(175/26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存在缺陷;35.4%(92/260)存在抑郁危险,男性、年龄轻、文化程度低、无配偶、月收入低者抑郁危险较高(P0.05)。护理服务需求总均分为(3.95±0.28),其中安全需求得分最高(4.34±0.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是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较高,且受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应多关注机构中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层次低以及无配偶的老年人,提高照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城市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城市独居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评价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探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途径。[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4个社区60岁以上280名独居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以面对面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89.9%独居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42.4%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不好及以下,独居老年人对家政服务需求达到37.3%,健康咨询、体检需求分别为32.2%、42.4%,老年集体活动需求达到23.6%,心理咨询需求达到30.9%。[结论]居家养老是多数独居老年人的选择,老年人生活质量尚待提高,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预防保健性服务、社区文体活动及设施、心理支持服务等需求迫切,应根据老年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年群体对老年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老年护理核心能力需求问卷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10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护理核心能力需求问卷的总均分为(4.11±0.15)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人际关系能力需求(4.49±0.27分),其次为专科护理能力(4.36±0.34分),得分最低的是管理科研能力(3.29±0.24分)。[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群体对护理人员护理核心能力需求较高,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注重对老年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州市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福州市220名社区养老老年人为对象,采用SF-12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得分为53.3分±15.5分,心理健康得分为61.6分±15.1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自评、慢性病患病种类、性别是社区养老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较好,应加快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发展,为社区养老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居家养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3 个镇1 个街道的830 名居家养老老年人,采用ADL 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得分情况为:人均ADL 总分为(25.59±11.16)分,其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SMS)得分为(8.74±4.29)分,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得分为(16.85±7.53)分。830名老年人中,PSMS、IADL 受损或功能下降的分别占55.19%,79.64%。ADL 总分>16 分的有593(71.45%)人,≥22 分的有458(55.18%)人。结论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较差;影响居家养老老年人ADL 的因素有:是否每天外出散步、每月收入、是否患有脑血管意外、医疗保险、文化程度、糖尿病、对目前生活满意度、有无疾病、是否丧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咸宁市7个城乡结合部社区280名老年人进行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状况调查。[结果]老年人自护能力总分为(100.25±22.56)分,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状况的老年人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23.75±6.45)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状况及自护能力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护能力、婚姻状况和年龄是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城乡结合部老年人自护能力越强其生活质量越高,促进本区域养老机构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关心老年人的情感照料,促进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