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体短缺是当前世界各国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在美国,尸体器官移植例数逐年下降,活体肾移植已占肾移植例数的50%以上,而在日本,近80%~90%的肾移植供体来自活体供者(通常为父母或配偶)。但有时,仅有的活体供者虽然愿意捐赠器官,但其ABO血型与受者不相容,此时医师通常建议受者等待尸体器官移植或与其它家庭进行交换以获得血型相容的器官。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blood group incompatible renal transplantation,BGICRT):日本、欧美等国家相继报告,虽然BGICRT近期预后略差,但远期预后与ABO血型相容者相似。近5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其近期预后也有明显提高,Takahashi等。报告124例BGICRT1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96%。这不仅让人们在欣慰于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思考:既往认为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容易发生ABO血型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是移植的绝对禁忌证,为何远期效果竞可等同于ABO血型相容的器官移植,又是哪些措施改进了近期预后,免疫抑制方案加强以后,并发症是否显著增多?本文就近年国外BGICRT的进展作一综述,其防治体液性排斥的经验颇值得国内移植界借鉴。 相似文献
2.
3.
近来随着术前预处理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深入研究,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KT)已成为缓解肾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然而,ABOi-KT术后受者仍面临感染、出血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等问题,影响肾移植受者/移植肾的长期预后。目前有关ABOi-K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更有效的术前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的合理防治。本文以现有的术前预处理方案及对ABOi-KT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为切入点,并结合最新研究,探讨未来ABOi-KT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肾移植受者和移植肾远期存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郑挺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5,4(1):60-61
乙型肝炎临床病型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郑挺猷(福州铁路中心医院传染科福州350000)病毒性肝炎临床各型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除了入侵病毒数量、环境因素、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外,尚应考虑遗传因素的作用。国内、外有报道急性黄疸型肝炎与ABO血型...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MN血型系统不规则抗-M抗体和抗-Mur抗体干扰ABO血型定型困难或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较为常见.分析2018-2019年间中心检验科及各级医院临床科室送检43例由MN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导致ABO血型定型困难或疑难交叉配血的样本检测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病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安丘市白求恩医院(262100)王守义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斌为探索溃疡病与ABO血型的关系,我们对406例溃疡病患者的ABO血型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溃疡病组406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04例,胃溃疡9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0例胃癌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分析其ABO血型;比较前后5年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分析后5年患者的一般情况、首发症状、病理特点。结果与前5年比较,后5年A型血检出率明显减少(41.5%vs 23.5%,P<0.01),O型血检出率明显增多(27.5%vs 42.5%,P<0.01),B型、AB型血无统计学差异。后5年中,各血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以上腹痛、腹胀、纳差、体质量下降为主;B型血低分化腺癌患者明显高于A型血患者(68.1%vs 36.1%,P<0.05),70.7%浸润深度达全层,且66.4%有淋巴结转移;累及周围组织的AB型血患者明显高于B型血患者(61.5%vs 25.5%,P<0.05)。结论前后5年胃癌患者的ABO血型分布发生了变化;提示非遗传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逐渐增强,血型可能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欧阳天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9,(10)
患者男,45岁,人。因双下肢淤斑反复发作伴头昏、乏力3个月于1987年10月27日入院。体查:体温36.8℃,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可见散在淤斑,以右下肢为著,直径1~4cm。眼睑结膜,口唇粘膜、甲床稍苍白。胸骨下段轻压痛,肺正常。心率90次/分,律齐。腹平软,肝肋下2cm,质 相似文献
10.
血型具有遗传特性,一般认为一个人的血型终身不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血型抗原可发生改变。国外于50年代就有血型抗原改变的报道。至今此种改变仅属表现型的改变,未见有基因型的变异。我们报告2例血型抗原的改变如下。例1 患者男,39岁。1995年3月始全身皮肤暗红色,间断皮肤黏膜瘀斑,伴乏力、纳差,无其他部位出血;6月中旬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有低热,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血象:Hb95g/L,血小板(Plt)45×109/L,WBC78.9×109/L,发现大量幼稚细胞;骨穿,骨髓增生极… 相似文献
11.
金玉弟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9):829-830
目的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角度,探讨ABO血型鉴定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2005年本院120例Du患者资料,与本院门诊30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血型分布的差别。利用快速尿素酶及C^13呼吸试验确定Du组不同血型者Hp感染并进行比较。结果Du组O型血占58.3%,明显高于O型血在正常人群中分布(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型血者是Du患者的高危人群,临床上应重视O型血患者Hp感染情况,及时诊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与ABO血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0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夫妇二人)为实验组,210对顺娩健康活婴者(夫妇二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夫妇ABO血型是否相容分为ABO血型相容和ABO血型不相容两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中夫妇ABO血型相容有264对,占38.8%,ABO血型不相容有416对,占61.2%;对照组中夫妇ABO血型相容有102对,占48.6%,ABO血型不相容有108对,占5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妇ABO血型不相容与反复自然流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正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血型定型错误会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轻者无效输血,重者威胁生命[1],正确鉴定血型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最佳实验设计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能节省宝贵的时间和减少实验误差,提高输血安全。2014—2017年我院应用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对103例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标本进行了分析处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定型方法对已知ABO血型进行验证和ABO正反定型不符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对20例已知ABO基因的DNA标本进行基因定型,证实文中的ABO基因定型方法可靠;对3例ABO正反定型不符血型基因定型,结果与血清学所定表型完全符合。结论:ABO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应用于ABO血型疑难样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保障输血安全。方法:对正反定型不一致、血型鉴定结果不符合遗传规律、血型鉴定结果与以往记录不符、凝集强度减弱导致血型难以正确鉴定的血液标本270例。进行分析和血型血清学试验验证。结果:影响ABO血型鉴定的因素中不规范标本采集和实验室人员操作不当为主要原因占62.3%,患者生理和自身疾病影响占30.7%,临床治疗的影响占7.0%。结论:要获得正确的血型鉴定结果,合格的血液标本是前提,且要结合患者临床诊断才能准确定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ABO疑难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对盐水介质正、反定型不合者用人血清鉴定,采用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状态,以准确判断ABO疑难血型。结果:成人2例被定为A3和Ax亚型;13例白血病抗原性减弱和3例异基因骨髓移植者在显微镜下鉴定为弱抗原A型(9)和B型(6)及AB(1);高效价冷抗体3例,排除干扰后被定为AB(2)和O型(1);心脏手术患儿血型抗体未形成30例,出生7d~3岁,分别被定为无抗体O型(16),A型(8),B型(6)。51例患者经盐水介质和Polybrine配血后输注,未发生溶血反应。结论:用微柱凝集、吸收放散和血型物质的检测,排除干扰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能准确及时判断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18.
19.
陈明初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1):656
患者男 ,3 7岁 ,血型A型。因误输B型血约 15 0mL而致心悸、呼吸困难、腰背部剧烈疼痛 10min ,于 2 0 0 0 -0 7-0 5急转我院。患者因单采血浆回输红细胞错误而致寒战、高热、心悸、胸痛、腰背部剧烈疼痛、头痛、呼吸困难 ,尿呈酱油色。入院查体 :体温 3 9 0℃ ,脉搏 5 2 /min ,呼吸 3 2 /min ,血压 14 /4kPa,神志清楚 ,精神极差 ,大汗淋漓 ,呼吸运动急促。咽无充血、颈软、肺呼吸音正常 ,心率 5 2 /min ,律齐 ,无杂音 ,心音低而弱。肝、脾未扪及 ,双肾区叩击痛 ,肠鸣音正常 ,肌张力、肌力均减弱。辅助检查 :WBC 7 2× … 相似文献